思維的成長階段,如何發展思維。

作者: 杨大辉 | 来源:发表于2015-09-09 10:56 被阅读1682次

思維來自哪裡?

當我們剛出生時,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全新的機器,這個時候是全人類最彼此相似的時候,無論你是奧巴馬還是奧薩馬,剛出生時的行為幾乎都沒有兩樣。

這是因為我們是生而為人,是因為基因關係,我們只能像個人樣的呼吸,能大聲哭泣,而且,這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到思維真正發展了起來之前,我們對於這段時間完全沒有記憶。

到達一定歲數之後,我們逐漸能夠完好的思考,從孩提時期的單一思維模式,一個事情只有一個解釋,到青春期的看事情的二元論,一個事情有正面或反面,再到成人的邏輯形式,一個事情同時存在兩面,最後再到智者的多元論,明白到一切事情都是多面多元的結果。

這段成長時間裡,每一個人到達各階段的速度和程度都不一樣,你可能在青春期就到達邏輯形式,也可能一輩子都去不到邏輯形式,因為思維的成長不同於發育長高,但卻與長肌肉相似。

一個人從來沒做運動,從來不健身,自然身上也沒多少塊肌肉,同理,一個人從來不思考,從來不想像,自然思維也就成長不起來。

思維一開始來自你的基因,你在孩提時代有多聰明,幾乎是先天性決定的,但隨著你對你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性,思維的成長也逐漸改換了軌道,是追隨你的決定與環境衝突而成長。

這意味著,後期的你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如同健身般,將自己從瘦子煉成健美先生,將自己從單一思維變成智者。

若以此推論,除非你有先天障礙,物理上的神經障礙,否則你沒有理由成為不了愛因斯坦。

而事實是,你還真的成為不了愛因斯坦。

思維去哪兒?

除了自主性的鍛煉自己的思維之外,還有另一個主要因素影響了思維的成長——資訊的獲取。

同樣以健身為例子,如果你沒有吃營養早餐,喝蛋白質飲料,那你的肌肉成長速度會遠差於其他人。更甚的,如果你吃錯東西,你會倒地不起。

而思維的營養則是資訊,如果你吸收的資訊不對,那你的思維會開始倒退,你的思維依然活躍,但你思考的東西全部都是錯的。這樣說雖然有點恐怖,但你現在可以想像到在邊緣國家成長的人民是怎麼思考的了,還有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他人的思考不可思議。

你不可能成為愛因斯坦的原因就在這,你無法獲取和愛因斯坦所吸收過的一切資訊,你可以找到類似的,你可以成為愛因斯坦的30到50%,但你不可能完全成為愛因斯坦。你可能在學術和成就上超越他,但你就是不可能成為他。

選對好的資訊吸收很重要,但資訊的接收畢竟與健身不同,你如何確定自己的資訊是有益的?

答案是:很可惜,你無法確定。

你只能在不斷的吸收途中,慢慢讓資訊互相對照自證,交叉互證的資訊才能形成邏輯形式的成長,如果沒有,那就不能。

原始人的你可以確定石頭是堅固的,但沒有人會告訴你石頭的分子和水的分子形態不一樣,所以石頭是堅固的水則是可以變形的。

但這時卻有人告訴你那是神的產物,叫你這一點不要懷疑,你無法證明神的不存在,因為你沒有能夠對照的資訊,這一神的資訊就會扼殺你的思考,思維的成長也就胎死於腹中。

現在,你又可以想像到那些無法接受教育的人,為什麼會活在無知之中,而且無法自拔了。

NotThinking.gif

思維的吸收能力

資訊的接受隨著思維的成長階段而不同,因為在你10歲發生的事情,對於20歲的你來說影響不一樣,對於30歲的你來說影響也不一樣。

以一個杯子舉例,在思維的四種不同階段,從杯子吸收的資訊都會不一樣:

起初孩提時代的思維是單一的吸收資訊,媽媽說這個叫做杯子,我們就跟著叫杯子。

發展到二元論時,杯子不只是杯子,而是好杯子和我討厭的杯子。

發展到邏輯形式時,一個杯子沒有絕對好壞,好的杯子功能很好,但價錢可能略高,但劣質的杯子也不會太壞,至少它可能不用你付錢。

發展到多元論時,杯子的形狀各有不同,各有功能,各有所長,你甚至可以自創杯子的用途,讓杯子被重新定義,畢竟杯子有杯子的歷史,有他的成長和轉變,這個時候再進化轉變也無不可能。但杯子就是杯子。

我曾經在《盜賊·演員·進化人》裡提到過的獨立思考,其實也是思維提升後必然會獲得的一種習慣,從第一階段發展到第四階段:

第一階段——單一模型:
你還是個孩子,只能夠聽取一切大人所說的,這一階段的你自主性極少,幾乎只能任命運魚肉了,但隨著你的自主性增多,你可以將這一階段的一切糾正過來。

第二階段——二元論:
你還保留著上一階段的資訊,雖然你的自主性增加了,但你一開始也只能夠飢不擇食的吸收資訊,因為當時的你沒有足夠的資訊能自己辨認好資訊壞資訊,你沒有資訊對照,你只能盲信所有的東西。

而且,這個時候是最容易被思想病毒入侵的。

如果這時你遇人不淑,被灌輸了不正確的資訊,你可能會走歪,而且會越來越陷入進去這個錯的邏輯鏈條,慢慢的你會從盲目吸收變成選擇性吸收,只聽去你所相信的資訊而不管對錯,最終你也不會自動的清醒過來,你反而成為了這錯誤資訊的支持者,固守己見的在這錯誤的方向思考下去。

思想病毒
在NLP教練技術裡,這困境被稱為思想病毒,病毒已經造好了一個循環圈,在正反面中都找到自圓其說的解釋,一般介入是難以剷除的,舉個例子:

阿裡看了某個法則的書,開始相信只要靠想像美好情景,就能獲得許多他想要的東西,在一段時間和同好者的交流後,和其他人的見證後,他越發相信法則的存在,這時如果你告訴他,科學認為一切發生都只是隨機率的事情而已時,他會說:「科學不是萬能,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如果他遇到不好的事情,你反問他為什麼法則大大沒有幫助你,他會說:「人有時候會被環境影響了想像,可能是我最近不小心想像到不好的事情。」

如果他遇到好的事情,他就會立刻說:「法則靈驗了!我要和同好說說我的經驗去!」

如果想防範這種思想病毒的生成,你就得從一開始就自主多看不同領域的書籍,吸收不同角度的資訊,讓其他的資訊在你的腦裡引出反例,形成矛盾,促使你正視自己的錯誤,過濾出正確的資訊,形成良好的「資訊網」。

也有可能阿裡會遇到正確的資訊,形成了相對較好的思想病毒,但只要是封閉而不開放,無法接受更多不同的資訊的人,還是終有一天會遇到瓶頸,會撞牆的。

許多人的思維都會停留在這個階段至到老,但隨著資訊獲取的發達,大眾的智慧上升,部分的年輕一代都能輕易上升到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邏輯形式
如果你在第二階段就停止了閱讀,停止了學習不同的知識,你不會來到這一個階段。

生活雖然會給予你各式各樣的體驗,但你也只能處於被動的讓生活主宰你的成長。

邏輯形式的形成是獨立思考的前提,在邏輯形式形成之前,獨立思考是不可能出現的,這同樣是因為沒有足夠資訊對照的緣故。

二元論不會忽然間在一夜之間變成邏輯形式,這一過程是需要緩慢過渡的,需給自己耐心和時間。

邏輯形式形成之後,獨立思考有了前提,這時你是處於「不信」的境界裡(在我的書裡有詳細解釋何謂獨立思維),你遇到任何的資訊都會思考其合理性,你之前用功培育的資訊網會幫你過濾一切,吸納有助於你提升的資訊。

因為這時的你,已經有足夠的知識量可以分辨資訊的真假。

第四階段——多元論
多元論和邏輯形式兩者的分隔線已經越來越模糊,兩者本質上幾乎沒有太大區別,畢竟多元論是從邏輯形式過渡而來。

來到多元論時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你看見什麼東西都可以產生各種不同角度的聯想,像上面提到的,你看到的杯子不再只是杯子,他可以被改造,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用途,可以為你達成某個目標,可以成為你的產品,杯子和世界是關聯的,但杯子只是杯子。

來到這一階段的人,面對問題時,是最有能力想出不同解決方法的人,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中,他們都有屬於一套自己的看法,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能發現別人發現不到的事情。

與一般人想像的不一樣,我在閱讀一本好書時,通常都得花上好幾個星期才能讀完,因為好書的資訊量深厚而豐富,每一個資訊點都能激發起我的聯想,裡面的資訊會與我自己的資訊交融,形成新的資訊,或者實用的資訊,或者不同角度的資訊。

這些資訊會慢慢的充盈你的人生,促成你的個人哲學,你的生命會因此而獲益,因為你體驗一樣事情時,你比別人多出了三份體驗,但在這個階段的你卻會感覺孤獨。

那是多元論的初期,當多元論成熟了之後,聯想會沉澱下來,一切都達到一種新的平衡,達到一體的狀態。

最後杯子就只是杯子。

Now, Let's Design a Mind.

作者保留權利,著作权均归作者楊大輝所有,歡迎分享,禁止轉載。

相关文章

  • 思維的成長階段,如何發展思維。

    思維來自哪裡? 當我們剛出生時,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全新的機器,這個時候是全人類最彼此相似的時候,無論你是奧巴馬還是奧...

  • 心得分享:創新設計思維 - 01 組織創新轉型的緊迫性(上)

    創新思維,成長進階必備的能力 看到Nokia,看到Kodak,兩家大企業的沒落,創新,改革,已經是組織生存與發展的...

  • 自我發展#10 - 認識心智模式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10 認識心智模式:辨識防禦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關於它們...

  • 自我發展#12 - 如何正確地犯錯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12 突破僵固型思維:如何正確地犯錯? 人的能力究竟是怎麼成長的?能力的成長,來自於...

  • 《終生成長》有感~

    本週分享主要收穫是了解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兩種思維模式是同時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身...

  • 自我發展#21 - 思維是如何進化的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21 思維彈性:思維是如何進化的 承認我們了解的只是局部的知識,並探索其它的可能性。...

  • 發展的眼光

    理性思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工作,生活,人際。 從中得到的是否對未來有所幫助,如果能讓自己有所成長,忍忍又何妨。

  • 自我發展#15 - 人為什麼會陷入悲觀主義?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15 絕對化思維:人為什麼會陷入悲觀主義 三種防禦型思維 - 僵固、應該、絕對化...

  • 自我發展#14 - 對自我的應該思維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14 對自已的應該思維:為什麼我無法接納自已的情緒 應該思維是對自我的"暴政",讓我...

  • 20170406 阴天

    春季,套服+衬衫,舒适。 早起聽了《思維訓練課》,理性思維、感性思維、逆向思維……最近因為搬家,給自己設定的生活節...

网友评论

  • 博铭:概括就是两句话,一是平常经验积累促进逻辑思维形成,逻辑思维优化行为。
    杨大辉:@博铭 哈哈哈,我是说,只剩下躯壳的汽车发动不了~
    博铭: @杨大辉 也就是说我总结的除了简单点,大致没啥问题喽!
    杨大辉:@博铭 爱因斯坦还说过: 事情应该力求简单,不过不能过于简单。
  • ZCCZOEY:寫得很不錯,最近一直發现自己缺乏獨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想法簡單膚淺而邏輯性不強。一直想尋找途徑提升這一方面的能力,請問作者你是如何做的呢?
    杨大辉:@神奇宝宝 再简化的说法就是,多读各方面层次的知识,比如学习心理学时,你还可以看看哲学书,脑神经的书。当你拥有这三个有关联性的知识时,你会发现哲学说的东西有些和心理学有矛盾,心理学有些知识又无法得到脑神经学的知识支持。

    随着你慢慢解开这些矛盾,逻辑网会越来越完整,你的思考体系就逐渐成形了,到了某个时候,当你阅读某个文章,或者思考某个问题时,你的见解会自然而然的涌现,如果你读得不只是多,还有深度的话,那你还能够捉住关键点。
    ZCCZOEY:@神奇宝宝 好神奇,我想問問作者你目前進行到第幾次質變?
    杨大辉:@神奇宝宝 批判性思维是思考的拐杖,而不是思考的降龙十八掌。发散/敛聚性思维、归纳演绎思维,全部都是工具,而不是实力本身。
    那什么才是在思考中,真正的降龙十八掌呢?
    知识的量变,所引起的三次质变。
    当你拥有大量知识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矛盾会浮出水面(第一次质变),你会因此而不得不思考,到底哪个知识才是正确?
    而当你化解知识的逻辑矛盾时,你排除掉冗余的知识,和不正确的知识。这时你的知识库会得到净化。(第二次质变)
    纯净有品质的知识库,意味着逻辑清晰而完善。它会反过来影响你的思考,让思维得到提升(第三次质变)。
    第三次质变过后,知识中的逻辑与逻辑之间已经连接成型,形成了「逻辑网」。而「逻辑网」就是能让你在学习中过滤出简单的真相,于处事中,过滤出最可能正确的一个选择。
  • f84843651162:繁体看着好密密麻麻
  • 7feadd210d9f:这文写的不错

本文标题:思維的成長階段,如何發展思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cp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