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写作谈写作今日看点
读了那么多书,你真的有读完一本书吗?

读了那么多书,你真的有读完一本书吗?

作者: 王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13:17 被阅读1546次

正在备课,突然手机铃响。去年带过的学生发来一条微信:“老师,我有一个困惑,怎样才算是读完了一本书?”

看到这句话,我记起卡尔维诺说过,“经典的意义,就在于重读。”因为每一个时间段,对一本书的理解是不同的。当我们再次重读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本也不再是书本本身,它带有了你往昔的回忆和场景,读书似乎变成了读自己、读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2129ef59c25b:谢谢这么好的文章,给了我一个读书的指导!我一直喜欢读书,但从来不加以更多的思考!总以为读过了,知道了内容过程和细节,并且追踪它的结果!好像读书是为了结果和结局而来的!今天,我总算懂了——怎样才算读完一本书?深入思考是关键。谢谢!
  • 逆向思维的猫:其实,这和我学专业书是一样的,看一遍一种感觉。
  • 骄阳下的一朵莲:巴金读《古文观止》一百遍,茅盾读《红楼梦》一百遍,苏步青读《三国》一百遍。
  • 糖果和七月:阅读读出乐趣很重要呀,读多少不重要,读懂了多少才重要!
  • 方特罗伊:拜读前辈的文章使我豁然开朗,产生共鸣。

    王小麦: @方特罗伊 😀😀
  • b12c35c65b9b:温故而知新
    王小麦: @八七卯兔 嗯呢
  • 雅俗儿的手帐:陶渊明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你会说这是一种极其豁达的读书态度。可是别忘了,不求甚解并不是陶渊明读书的最终结果,它后面紧跟着的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太精彩了👍👍👍说出了阅读真正的乐趣所在
    王小麦: @雅俗儿 谢谢你😘😘
  • f7ca52d2f1e1:阅读的书,理解和运用得出来,有自己的观点就是你的,这是真读书。纯粹看看,好看那是休闲打发时间。
    王小麦: @志权V 是的呢
  • a2275dfc8025:我看完一本经常忘记开头的内容 总感觉自己记忆力不好 然后记笔记 可是读完笔记又觉得陌生 以为是自己太蠢 看了你的文章我发现我果然只是增加了量而没丁点质量 :sweat:
    王小麦: @雁晟 嗯嗯,细读很重要
  • 南漂作家:真正熱愛閱讀的人根本不需要這些提醒,會追求讀了多少本的人,要不是一種自律的方法,要不就真的只是盲目愛上'努力' 這形象。
    王小麦: @何銅鐵 是。但现在有太多假性阅读。
  • 逆行的水星:追忆似水年华,丰饶之海……佩服能读完这些长篇的家伙们

    哦不,是读懂才算
    王小麦: @逆行的水星 😂😂😂
  • 王小麦:也许,你们点进来,是想看怎么读完一本书。可我给你讲的,却是一本书是怎么也读不完的。而这,才是读书者的乐趣吧。
    逆行的水星: @逆行的水星 还没看文就发表言论了,看完后发现老师说的和我想的一样😂
    逆行的水星: @王小麦 沙之书告诉我们,没有一次阅读是相同的。任何书每看一遍总会出现新的思考
  • 般若若:小麦,这篇写得甚合心意,我以前也自诩读了很多书。前一阵还在跟先生自嘲,强迫性地囊括,那不过是假读书罢了,不如一遍遍真正读透一本,受用也是无穷。
    王小麦: @般若若 谢谢若若。让我们静心读书吧。
  • 35a5cbd28db7:写的真不错;看书往往会联想到经历的生活,思绪翻飞,需要慢慢沉淀
    王小麦: @逆风驰行 嗯嗯,谢谢你
  • 俗然:学习了
    王小麦: @俗然 😊
  • Perlin沛霖:谢谢点醒 还在初级阶段打滚 希望有一天能做到
    王小麦: @Perlin沛霖 一定会的
  • 木棉之秋:学习了。谢谢!就是所谓的“慢阅读,深阅读”了。
    王小麦: @木棉之秋 对呢
  • 驿路奇奇:心境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王小麦: @驿路奇奇 是呢
  • 王子魚:是的,经典在于重复。记得法国电影红白兰,我不下看了十几遍了,情节都已不重要了,它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了我生命的某一部分。这是经典。
    王子魚:@王小麦 😀😀😀
    王小麦: @王子魚 红白蓝三部曲我也超喜欢
  • 宋小小剑:是不是看经典电影也是一样的呢?
    宋小小剑: @王小麦 书也是。估计都得隔一段时间,等到把第一遍看的东西消化后,再看第二遍。
    宋小小剑: @王小麦 嗯嗯。其实我也有些苦恼,有的电影只看一遍,很多细节都是碎片似的萦绕在脑海中,并不能形成体系,但是又不想在短时间内看第二遍,挺纠结的。
    王小麦: @耕织猫 我觉得一样。

本文标题:读了那么多书,你真的有读完一本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tw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