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年味:今夕是何年?

作者: 海麟 | 来源:发表于2017-01-29 13:05 被阅读1320次

    文字是沉淀的历史,观念背后必有根源。

    岁岁春相似,年年花不同。

    岁和年,作为纪时单位,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基本是一回事。但在古代,岁和年各有所指。

    简单来说,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这是一岁;

    从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这是一年。

    岁来自古代先民的历法实践,与祭祀宗教等同出一源,与代表王权的钺以及王字本身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可以解释岁为什么是岁(参见前文《岁戉(yuè)如一:王从何处来?》)。

    那么,年又从何而来?

    在商代甲骨文里,有岁和年连用的例子,如“癸卯卜貞今岁受年”。

    “受年”一词,在甲骨文里大量存在。

    除了“受年”,还有“受有年”,如“癸亥卜爭貞我穧受有年一月”。

    受年、受有年,每个字都认识,可放在一起完全看不懂。

    战国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里面对“有年”做了交待:

    五谷皆熟为有年。(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宣公十六年)

    《春秋公羊传》也有︰

    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

    大有年就是大丰年,大丰年即大丰收之年。

    五谷皆熟为丰收,丰收就是有年,显然,年和谷物收成有关。

    没错,东汉许慎《说文》给出了答案:年,谷熟也。

    年,就是禾谷成熟,这是其本义。

    甲骨文里的受年、受有年,也就是老天爷给予好收成的意思,受,同授,意为给予、授予。

    事实上,甲骨文的年其字形就是禾上人下,有如秋收时节人背负禾谷的形象。

    不仅如此,西周时期有时候还干脆就把年字写成禾或人,也就是用禾、人通假为年,如北子觯、甫人父匜、白邦父壶、季朁罍等青铜器铭文都有这样的用法。

    农业民族以稼穑为本,五谷与草木一样都是一岁一枯荣,所以,再后来,表示收成的年就演变为纪时的年了,比如:

    西晋郭璞:年,取禾一熟。

    北宋邢昺: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春种秋收又一年,因为农事农时的周期性,于是顺理成章地年就变成了年岁的年。

    年变成年岁的年很可能是到周朝时才定型的,因为成书于战国以后的《尔雅·释天》有载: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三年五载,岁岁年年,载、岁、年,这三种纪时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

    按《尔雅》所记,商代时称为祀,周朝时才称为年,商人用祀纪年显然与商代重视祭祀有关,应是由年度大祭演化而来,这与年由收成变为纪时差不多,其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前面我们说过,殷商甲骨文中有岁也有年。其中的岁承袭自夏代,而年则用来表示庄稼收成,那时还不是纪时的单位。

    如此说来,甲骨文与《尔雅》的记载倒正好可以互为印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名为《元日》。

    元,就是首,所谓元日,就是新年第一天(月的第一天也可称为元日)。

    所以,古代的春节其实叫元日。这种称呼由来已久,如《尚书·舜典》就有记载: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

    月正,即正月。月正元日,即正月初一。

    当然,舜是人还是神或在两可之间,《尚书》真伪也还有争议,但是,作为由纪年而来的一个概念,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毫无疑问是有特别意义的,衍生出祭天祭祖等仪式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所谓元日,应当在历法产生之后就有了,至少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

    元日,又名元旦。

    是的,元旦历史悠久,而我们现在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其实只有百年历史而已。

    那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因为采用公元纪年,于是新年第一天的元旦就挪用到了阳历的1月1日,原来的正月初一则改称春节。

    按新的公元纪年,1月1日就是元旦,也就是过年了。

    改朝换代就要改正朔,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通行做法,但完全改用公元纪年而放弃沿用千年的农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决非一纸政令所能改变,虽然元旦变成了1月1日,但民间的过年仍然一如从前,所以,最后两相调和,结果就是元旦和春节并存,过了元旦的新年再过一次春节的新年。

    在人们的心目中,真正的过年,毫无疑问仍然还是原来的元旦,也就是现在的春节。

    大年三十是除夕。除夕又是怎么来的?

    夕,是傍晚,指夜幕降临的时候。

    比如旦夕祸福,旦,是早晨,其字形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同理,夕与月亮有关,日落而月出,月亮刚刚升起就是夕。

    事实上,在甲骨文里,夕和月的写法根本就是一样的。

    区别也是有的,月中有一点的时候,夕就没有一点,这是晚期甲骨文的写法;月中没有一点的时候,夕就有一点,这是早期甲骨文的写法。

    由此可见,夕的本义就是夜幕降临。

    夕是夜晚的开始,也就意味着白天的结束。同样的,有一日之夕,继而就又衍生出一月之夕、一季之夕、一年之夕。

    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下旬可算作一月之夕,下旬最后一天也是一月之夕。

    一个季度分孟仲季三月,季月即一季之夕,季月最后一天也是一季之夕。

    一年分十二个月,一年的尾声自然也是夕。宽泛地说,最后一个月就是一年之夕;严格来说,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就是一年之夕。

    除夕的夕,就是一年之夕,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

    爆竹声中一岁除,这里的除,意为交替、改变,指旧岁去而新岁来;或指去掉、除去,指一年过完了。

    但是,除的本义可不是这样。

    如东汉许慎《说文》:

    除,殿陛也。

    殿陛,即宫殿的台阶。

    除,就是台阶。

    如玉除彤庭、扶辇下除、洒扫庭除等,除都是台阶的意思。

    如果除是台阶,除和夕连起来就有点费解了。

    中国古代文化细腻而繁复,比如东南西北四方之风都各有专名,“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

    雨大雨小也有不同称呼,“暴雨谓之涷,小雨谓之霡霂,久雨谓之淫。”

    同样的,一年有十二个月,直接从一排到十二,足够简洁但毫无韵味可言,古人不会这么干的。

    于是,十二个月就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如成书于战国之后的《尔雅》: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看到么,十二月为涂,涂和除,字形相近且同韵。

    十二月是一年之夕,大年三十是十二月之夕,十二月又叫涂月,那么,这最后一天可不就是涂夕么?

    所以,除夕由涂夕讹变而来也未可知。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因为除表示去除、去掉的含义这种用法也出现得很早,如春秋末年左丘明的《左传》,其中有一篇在课本里都学过的《郑伯克段于鄢》就这么用了: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尚书·泰誓》也有: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泰誓,是武王伐纣在盟津举行誓师大会时向诸侯们发表的动员令。

    也就是说,商末周初时,除已经就有了这样的用法。

    在民间传说中,之所以叫过年,还因为有个吃人怪兽叫年兽。

    年兽平时都宅在海底,只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现,鸡鸣破晓东方见白的时候就赶紧又溜回大海深处藏起来了。

    一年干一票,工作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个钟头。虽然不招人待见,但这样的作息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如果不幸被年兽吃了,这年就没过去。正月初一还安然无羔,那就算过年了,于是互相报个平安,这就是拜年。

    年兽的故事流传很广,起于何时却已邈不可考。

    蛛丝马迹还是有的。

    如上所述,过年就是上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在采用公元纪年以后,原来的过年由元旦改称春节。

    为什么叫春节呢?

    因为立春节气就在这个时间段,多数时候在过年以后,有时也会在过年以前,或正好在正月初一那天立春。

    显然,过年是两个年度的交替,也大致可以看作是冬春两季的交替,一边是冬之尾,一边是春之首。

    好了,如果放到中国传统的五行八卦系统中去,年兽背后的观念来源就可见端倪。

    冬天,五行属水,方位在北方。春天,八卦属震卦。

    年兽为什么长年待在海底,因为冬天属水。

    年兽最怕啥呢?有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和响声。

    红色和火,五行属火,水火相克,所以年兽怕红色和火(严格说是水克火)。

    放鞭炮就能吓走年兽,因为响声为震卦,震卦代表春天,年兽走了,春天就来了。

    比如有情人你侬我侬,会说“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之所以用冬雷震震来发誓,因为正常情况下,冬天是不会打雷的,而打雷就意味着春天到了。

    再来看年兽的形象,头上有角,四足,如狮如虎。

    在传统的四象系统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白虎代表的是西方,而北方玄武,这个玄武的形象是龟蛇一体。

    显然,这与年兽所代表的冬天和北方根本对不上。

    不要以为这是瞎猜,与天文星象有关的考古发现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证据和答案。

    因为现在说的北方玄武,历史上曾经是用类似鹿的动物代表北方。

    比如1957年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一个铜镜,代表东南西北四方的动物就分别是龙、雀、 虎、鹿,其年代为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在西周时期。

    再比如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一个漆箱,箱盖上画有北斗和二十八宿,代表北方的侧面所画星象图中就画的是鹿。

    曾侯乙,即曾国的国君,名为乙,生卒年不详,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卒于约公元前433年,在战国时代。

    还可以再往上追溯,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等形象,其年代在距今6460±135年,即公元前4500年左右。

    由此可见,在北方玄武之前,代表北方的并不是龟蛇一体的形象,而是像鹿一样的动物。

    那么,这个像鹿一样的动物是什么呢?

    麒麟。

    也就是说,所谓年兽,其形象很可能就来自传说中的麒麟。

    当然,麒麟是瑞兽代表吉祥,而年兽是凶兽不受人待见,这种转变,大概是从除夕的除这个概念衍生出来的,要被除掉,当然得是凶兽才对。

    所以,关于年兽的传说还有另一种说法,年是英雄,怪兽是夕,除夕,就是把夕这个怪兽打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zhaojany:太喜欢这篇了! 还请以后多传扬中华文化, 这才不愧我们几千年一脉传承的语言文化。
        zhaojany:@海麟 嗯,了解 :)
        海麟:@zhaojany 谢谢,不过要说明的是,有的观点只是个人见解未成公认
      • 南国爱红豆:这个 随是传统知识,但根据学术性和专业度;受众较窄,不过作者好有文化!
        海麟:确实,看的人很少,但自己的兴趣就在这
      • 燃夕儿:涨知识了
      • 5213a706c453:有了更深的了解😀
      • b8ec38fb7405:涨姿势了👍
      • 0a4f097ae168:懂的真多----

      本文标题:文字里的年味:今夕是何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lc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