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笔记三)

作者: Spencer成长持续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00:50 被阅读94次

三、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X——道——一切的概念——包罗万象

人生的价值就是——行道

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用道代表所有自然,无私的奉献,草,水

人,就是造福人群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代表所有人,人类。为读第二声。“己”是人性,自性。

真正解释:人不能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天地不容。

第七章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真正解释:

圣人退居幕后谦虚对功劳不争不抢,身体在大家身体的后面,但大家内心会更敬佩敬仰你,越是会照你的理想去做。

外其身:指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身存:指实现了个人理想,充实了精神生活。

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关系,反而会完成就自己的精神生命。

(身的讲法很多很多要非常谨慎)

就是因为他处处替别人着想,没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才能成其私。

私:指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愿望。理想的发挥,抱负的完成,愿望的达成也是私。不能仅仅把私看成物质。

在看的见的物质的部分在那里斤斤计较,你还有一部分更了不起的那种看不见的精神部分。

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把自己对人类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一步一步去达成。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就是得。不德就是没有想要有所得的想法。

上等德的人顺乎自然,没有想要有所得的想法,所以得到的是上等的东西。

下等德的人不能放下得失心,反而忘记了道,反而自己乱出花样,所以就无所得。

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一味的谈结果,绩效,有没有好处,这些都不是上德。读老子的书来改变自己的思维跟习惯,然后就慢慢上道了。

人在衙门好修行,衙门是社会上权利利益最集中的地方,身处权利和利益的中心,为什么说好修行?

人要为人群服务,有权利有资源,所担心的是没有良心。

有权利有资源,一切遵循自然的道理和规律行事,一步一步的享受那个过程,大家就跟着你在这个过程中,享受愉快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修行。

人性(道德),就是无私的奉献。

道德就是最好的信仰,道德就是人类最高的价值。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讲仁义就是说明那个大道已经不见了,大道在的时候一切都是仁义,不用说的。家庭不和才要讲孝慈,国家混乱才要讲忠臣。

现在大讲精神文明建设,恰恰说明了精神文明出了问题。

什么原因出现了精神文明危机?

是因为被灌输的一些想法:道德是害人的。道德是吃亏的。你千万不要讲道德。讲道德就是愚蠢。

自然道理——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下士闻道,大“怒”之。

李嘉诚,拿八成可,拿七成可,那么拿六成就好了。

第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宇宙万物没有不尊崇道的,没有不珍贵它因为按照道去走而得到的东西。

现在人没有,不这么想,不这么做。道真的那么难讲吗,真的那么玄妙吗?难道我们从老子到现在,经过这么长久的努力,我们还没有办法比那个时候的人更进一步来了解道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的智慧(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ft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