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0527/e37ef5ef18cca13d.jpeg)
这一周,有两个伙伴谈论到关于“坦诚”的问题。
一个伙伴遇到了让她恐慌不安的事情,和情感有关,但也没有太大关系。她和一个男生相识不久,就把她自己过往的经历告诉了对方。她以为既然要相处,就要坦诚相待,不能有任何隐瞒。
可是当她告诉对方自己的情况之后,她发现对方的态度好像变了很多,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并不想和这个男生有更多地接触,或者更深入交往下去。可是她却陷入两难之中。
继续下去,并不是她的愿望;不继续下去,她害怕对方四处散播她的谣言,威胁她,让她难堪,让她以后的道路更加难走。在这样的能量状态下,有这么多的恐惧延伸,在所难免。
正是这样的延伸,让她陷入到混乱当中,怀疑,迷茫,恐惧,焦虑缠绕着自己,不知何去何从。
另外一个伙伴,因为坦诚相待他人,而自己却体验到了伤害,让她觉得,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并总结出了坦诚要分对象,有的人可以坦诚,有的人不能坦诚。但究竟谁值得我们坦诚相待,谁不值得我们坦诚相待,自己并不知道。
在内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谈到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坦诚。但这里的坦诚,不是对他人坦诚,而是对自己坦诚——对自己的生命——坦诚。
什么意思?就是不管这个身心的自己正在经历什么,体验什么,感受什么,都要如实地向“生命”表达。如果说“生命”很难理解,那可以用一个形象来替代,比如说自己非常敬仰的一个上师,或者说是佛陀,主,上帝——那个比自己头脑认为的自己更大的一个存在。
因为“自我”只有面对比自己更大的存在,才能让自己体会到生命的安全,感到放心。但是我们却并不知道,那个更大的存在即是我们自己本身。头脑所认为的自己也只是这个小小的身心而已。
当我们把自己局限于这个身心时,就会被一些外境带走,尤其是身心受到伤害,而自己又无力解救这个身心的时候,我们就想要寻求依靠。通常这种无觉知的行为,会让我们不断寻求一个外在的依赖。
我们常常把关注点放在外在,放在那些有形的存在上。当我们身边出现一些向我们示好的人,或者说在某个当下,让我们体验到了被爱,被理解,被尊重,我们就很容易向对方“袒露”真诚。
内在越脆弱的人,越容易依赖那个外界的存在,也越容易信任那个外界的存在,而我们所表露出的真诚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说忽略也不恰当,更确切地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应该说,我们的认知是不完善的。我们只是想要从外界获取一些什么,从他人那里想要获取一些什么,包括对他人的坦诚,也都还是有一些“交换”在其中。我们把“坦诚”当成了建立关系很重要的因素。
与其说珍惜,不如说不想失去,害怕失去。但这些都为自己受伤埋下了伏笔,种下了让自己受伤的火种。
所有有形的存在,或者说所有的关系,都无法真正地持续不断满足我们。只要我们想要在一份关系中持续获取些什么,而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要独立承担起自己的生命,那么就势必会让自己受伤。
与其说受到伤害,不如说自己的依赖与期待心破灭了,是这种破灭感,让自己体验到了深深地无助和恐惧。
对于自己的“依赖心”与“期待心”看不见,就会一直重复这样的模式。盲目相信,又轻而易举地受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只是在这个模式中循环而已。
而内在成长中的坦诚,则是对自己,对那个无形无色的存在的自己坦诚,尽管她是一个无形无色的存在,却对我们的生命有着完整地,无条件地,永恒地宽容。
只是“自我”不太容易相信这个无形无色的存在,总是想要抓住那些有形有色的存在。才会让自己缺失这很重要的一课。很重要,很重要。
当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坦诚”,就会慢慢体验到来自内在的力量,或者说来自于那无形无色的力量,让自己可以度自己的一切苦厄。当一个人内在有力量的时候,他还会对外在的某些人,某些事物心存期待和幻想吗。
这是我们成长的根本,就是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我们因为坦诚,而让自己受伤害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当然也无需抱怨,我们只是没有看到这其中有我们学习和认识的地方。
残缺,伤害,并不是什么问题,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看到他人的不完美,看到还有需要很多去探索的地方。所以,这是好事。
如果因为坦诚受到了伤害,让自己变得谨小慎微,有所分别,有所戒备,或者变得更有心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是透过所有发生,唤醒内在无穷的能量,开启那无尽的光芒。
那里,皆是坦诚,真正的坦诚,不会让自己受伤。
202201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