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预算编制培训,非常枯燥,完全听不进去。
我环顾四周,大部分人也都在低头玩手机,氛围沉闷,看来也不只有我有这样的感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有很多,跟讲师的培训水平、受众群体的重视程度、培训主题都有很大关系。
我不禁想起了上周末参加的头马D88大区的DOT(District Offices Training)培训,感受天壤之别。
从DOT培训上想到的这里,我就想分享一下自己在那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或许以后,自己在工作上能把那天的培训体验迁移过来,不断实践,也能提升自己。
培训准备
本次培训对象是Toastmaster D88大区新任官员,培训者主要有大区的几个官员。我作为中区助理有幸聆听了本次培训。
在培训开始之前,主办方会做一个调研,主要收集学员个人信息以及学员期望收获的东西,一方面能便于安排住宿,了解学员状况,另一方面也能熟悉学员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活动结束后,再次对学员的反馈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一个闭环。
印象深刻的点
第一次参加大区的培训,很多环节都让我印象深刻,下面我就挑选一些对我触动特别大的方面,也是工作上最有借鉴价值的点。
1、会前小测试
一提到考试,很多学员都会发慌,会特别在意自己的测试成绩。
这次是开卷考试,考试时间10分钟。
在参会前一天,中区长娅玲给大家收集了很多的参考资料,我在去培训的地铁上大概浏览了一遍,虽然内容很多,还是纯英文的,但也得逼迫自己去做好它。说明这次培训,已经引起了我的足够重视。
考试结果出来后,大区总监还特意表扬了考试前几名的学员。
2、讲师的状态
讲师对培训内容非常熟悉,培训过程基本不看PPT,PPT也做的简洁漂亮,把学员的注意力完完全吸引到讲师的培训内容上,声情并茂,不时的与学员互动,眼神交流。
最关键的是,讲师都是站着的,不像单位的那些讲师都坐在那,对着眼前的电脑开讲。坐着培训,不仅不能调动学员的情绪,而且对讲师自身的状态也会有很大影响,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
从DOT培训上想到的3、互动
互动是任何一次成功的培训、演讲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1)现场提问
讲师提前准备一些小问题,或是临时想到的,向学员提问,都能起到调节氛围的作用。
(2)学员主题分享
邀请优秀学员进行分享,既能给学员锻炼的机会,又能拉近讲师与学员之间的距离,也能激励其他学员上台分享。
(3)小组讨论
这次培训安排了多次的小组讨论环节。
巅峰故事会
每组6-8人,每人5-7分钟,轮流讲述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讲完后,其他成员可以提问,最后,组内其他人在便签纸上写下对讲述者的评价,再贴到白板上,讲述者可以拍照留念。
这个活动让组内成员进一步相互了解,也能通过别人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巅峰故事会Contest show
学员被分成三大组,对头马演讲比赛的规则进行演绎,在表演之前,故意设计一些不符合演讲比赛规则的场景,每组分别表演赛前准备、赛中、赛后评分,表演结束后,由观众来指出不符合比赛规则的场景。
这个环节不仅能给学员带来在舞台展示的机会,也能让大家轻松的了解比赛的规则。
现场讨论未来一年的目标
以中区为单位,讨论确定来年中区运营的愿景、目标以及承诺,写在白板上,向大家展示,并公开承诺,如果无法完成,将收到怎样的惩罚。
我们小组承诺如果无法完成目标,组内成员主动剃掉眉毛,这是谁的idea。
讨论目标4、暖场、复盘
每天下午的培训,大家都有点昏昏欲睡,主办方特别安排了暖场环节。暖场主持人有教大家打太极的,有教什么八段式的,效果都还不错。
培训的第二天以及培训结束前,会对前一天的培训内容进行复盘,制作培训过程中的小视频,一起回忆其中的点点滴滴。
从DOT培训上想到的5、颁发证书、谈感想
培训结束后,主持人让大家围成一个圆,向所有参加人员颁发结业证书,并邀请每个人到舞台中央分享自己的感受。
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只要举办方是用心用情的去做好它,总会给学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