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历来有不同断句方式,从而得出不同解释。正因为古文没有标点符号,所以不论怎么断,都是有自身逻辑理解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解就是错误的,毕竟历史文献,先人作品,到了当下都是为了迎合每一个人自身的论点而存在。
当然,探究孔子的本意也是一门学问。
但是你就算探究、证明白了,人家一样不会赞同。
因为提这个问题的人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孔老二愚民政策的自我表白了。
假如我们不断句,就很容易得出这种观点。
“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可以让他们顺从。
“不可使知之”,千万不能让他们明白道理。
也就是说,老百姓是用来指挥的,而不是用来教育的;是用来愚弄的,而不是用来启发智慧,共同进步的。
这样解释起来好像很符合现代语感,而且也符合中国历史几千年来的发展现状。
唯一不符合的就是孔子的身份。
我们随便搜索,孔子的第一个称呼,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他的三千弟子出身不同,但是有很多也是“民”吧。
所以,从实操上来说,“愚民”绝非孔子教育家的本意。
我们应该这么断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什么意思呢?“民可”,即老百姓达到了孔子认可的道德状态,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并不难实现,一个良性、有序的社会本就应该是这种状态。
如果老百姓的认知、德育水平达到了这个层次,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就应该无为而治,让他们自行约束,自行发展。
这就是有条件的“无为”。但是孔子的重点在于后半句“不可,使知之。”
假如老百姓处于蒙昧状态,对道德礼仪没有正确认识怎么办呢?
那么我们作为统治者,管理者,就应该对他们实施教化,让他们懂得诗书礼仪,仁爱友好。
注意,百家争鸣的思想都是针对“王”,即统治者进行的社会管理进言。
孔子这句话,实际上就是针对老百姓的两种不同状态,指出统治者应该有不同的施政方针,对老百姓做出教化,让他们达到以道德进行自我约束的理想社会。
以仁爱人,治理天下,是孔子的理念,而法家是以规则治理天下,这都是不同的管理手段。而老子认为人即自然,这些管理方法都是画蛇添足,主张“无为而治”。
同时我们要真正理解孔子这句话的本意,还需要连接上下文,不孤立,不盲猜。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然而行。
综上所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不是愚民政策。
但是由于理解错误的通行性,才会造成大众的误解,甚至有隐隐替代原文含义的样子。
不管怎么说,我们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都是用来证明自己的理论。
关键还是看你想说什么吧,但是了解了原意之后,在表达愚民政策的时候就最好别再用这句话。
因为它听着像,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
一般人无所谓,但真正有行家看了,就难免莞尔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