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沮洳》:陌上人如玉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3-01-26 19:50 被阅读0次

    在所有的爱情里,最多的、最美的,就是相思。相思一曲古今同,但愿君心知吾心。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人性的至纯至洁,流传千年依然让我们品味不尽。

    在魏国,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喜欢上了邻家哥哥,每日每日,不论做什么事,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她仿佛看到那位帅哥哥正在河边采野菜,阳光沐浴在他的身上,是那么的光彩照人。举手头足之间,无不优雅,美的让她无法形容,让她痴迷不能自己。这种痴迷已让她的心中如小鹿般冲撞,她时常站在高岗之上,向她的帅哥哥每天经过的地方遥望,这时,有一个掌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从身边经过,她心里就在想,这位公路大人也比不上我的帅哥哥,看看他一身世脍之气,怎么能和我的帅哥哥相比?纵使你们这些王公贵族,世家子弟也没有办法和我的他相比,他可是天底下最帅的人了,所有的文字对于他的美的形容都是苍白无力的。她仿佛看见他的帅哥哥正在一脸春风,披着灿烂的阳光向他走来。她不由得吟唱起来: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美无度。
    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彼其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魏风·汾沮洳》这是一首情诗,也是一首暗恋诗,同时还是一首女子赞美情人的诗。在她的眼里,在她的心里,在她的梦里心上的人永远都是最美。全诗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男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如何之一往钟情了。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的没有办法衡量”,“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诗的最后,以“殊异乎公路”、“殊异乎公行”、“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此诗女主人公不只是对勤劳男子良好形象的赞叹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异”超过了公路、公行、公族这些个达官贵人。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貌比潘安,品行高尚的美男子形象。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全诗三章,每章六句。第一章写男子之美无可度量,“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第二章写男子之美像花朵一样,“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第三章写男子之美似美玉一般。“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好的形象。

    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民间文学有很大的影响。诗中用对比、烘托等手法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古代民间文学作品中不乏其例。如:汉魏乐府古辞《陌上桑》中罗敷夸夫的那段话。

    汾水,即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水两岸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灿烂深厚的民族文化。汾水两岸一代一代的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传承者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美如英”“美如玉”从另一个角度讲是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节俭、勤劳、美好的品格和自食其力的高尚情操,而“殊异乎公族”则是讽刺了品质低劣、游手好闲的精英权贵的寄生虫嘴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汾沮洳》:陌上人如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kj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