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194/8edb66ef8b68d372.png)
1
同学发了个视频。扫了一眼,以为是暴风雨摧毁了广告牌砸到人,俯瞰拍的视频,地面显得一片兵荒马乱。她说是小区有个女孩跳楼了。初中二年级,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佳被父亲数落。
天下着雨,想到那个跳楼的女孩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生命戛然而止;想到那个女孩的父母,今天及以后的日子里,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伤痛,不然莫名难过,眼眶竟是一热。
几年前,本地有所初中学校禁止女生留长发。有个女孩被老师家长勒令剪头发,那女孩不从,也是从楼上跳下。彼时女儿上小学五年级,眼看升入初中,我跟她也长期存在着关于头发的“长短之争”。每每动员她把长发剪短,理由是“好打理,把臭美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是“头发长见识短”的陈词滥调……那天我问她对“宁死不剪头发”的看法,她说:“至于吗?换个学校不就完了?!”
换个学校没她想象得那么简单,但由此我知道她脑洞比较大,不会轻易走极端。虽然她说不出“人最富贵的是生命”这样的名人名言,至少懂得可以走“曲线”达成自己的目标。
2
孩子中考成绩不好,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当时她爹及爷爷奶奶都极力动员她去上3+2或3+4的学校,帮她规划未来的求学之路。那天晚上她表示坚决上高中,最差的高中也去。家长们还在唠叨试图说服,坐在沙发上抹着泪的她忽然夺门而出……
待我穿上鞋子追下楼去,就不见了她的踪影。那已是晚上九点多。楼上楼下楼前楼后找了她一圈未果,传达室的大爷也没注意到她“离家出走”的方向,一直找到广场,找到德克士麦当劳KFC,找到晚上十一点多,城市都安静了下来……期间,我脑海中涌现出各种不祥的念头,甚至想到了报案,想到更多的还是:
只要她好好的,不上学也无所谓了!
谢天谢地,就在我六神无主几乎失魂落魄之际,那小孩自己回家了。我们没再数落她,只是告诉她:尊重你的选择,路是自己走的。第二天早上心平气和了,我跟她说了我认为的、很重要的家庭约定: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不准离家出走。如果你走了,我们也绝不(像昨天晚上那样)去找你,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自己出去走走可以,自己安全地回来。
她很郑重地点点头。我从此便不再担心批评她时,她会再次用“离家出走”这种方式对待我们。
做子女的,不能因为父母数落、对父母不满就带着情绪离家出走,你知道父母有多担心吗?!可怜天下父母心知道吗?!即便自己将来成立了家庭,也不能因为夫妻吵架生气而离家出走,而动辄回“娘家”(男人亦同),你知道你一走了之,家里的那个人会有多担心吗?!除非那日子你不打算过下去了。
3
每年的六、七月份考试季,学校升级、升学考试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我们这代人上学时就有个口号是“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如今的应试教育表现得尤甚。
我还是未婚女青年时就听到“减负”,如今孩子都升入高中了,对教育之负却越来越“感同身受”。
说不排名次。学校分组、排座位都按考试成绩排,成绩好就有优先选座位、选同位的权利;
说是减负不允许办补习班。还没放假,各中小学校门口就挤满了发补习班小广告的人;我一年总得接到七、八、十几通各种补习机构打来的电话,他们比我还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推荐你“一对一”或“名师指导”;
说是划片上学。学龄前儿童入学报名的前一天晚上就得到学校门前排长队。我一个同事的儿子去年入一年级,他们俩口子从报名前一天晚上就拿了马扎排队等候……
说是小班制。我女儿读小学时,一个班塞进去八、九十个孩子,每次开家长会她都不想让她爸爸去,因为课桌间的空太小了,“爸爸太胖了,坐不进去”。真的,第一排课桌紧挨着讲台,没有通道;坐在教室第一排、最边上的孩子肯定看不到黑板……
一个班八、九十个学生,老师教得累不累?肯定累。
一个班八、九十个学生,孩子学得累不累?肯定累。
升学的路真是很艰辛。
看了几本写北欧国家的书,有个朋友也移民瑞典了,她读初中的儿子转学去那里上学,简直爽死了,大学不用考;听“晓松奇谈”,高晓松谈台湾高考,“8分都有大学上”,简直爽死了。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普遍心理驱动下,在各种“竞争”形势下,父母难免焦虑、担心。而这种焦虑、担心、控制的心态,难免就会转嫁到孩子身上。
4
我相信每个孩子降临人世都是想活下去的!既然他以一挑亿,跑赢了其他所有的精子,来到人世间,是带着求生的强烈愿望来的。
那个因为期末考试成绩跳楼的女孩、那个因为不想剪头发而轻生的女孩,在她们短暂的生命里的那些年,已经不只一次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了。事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
我生活在农村,村子周围就有坟地,从小就对“死”充满畏惧;我怕鬼火,怕死。
我接受过的最正式的“生命教育”,是学生时代背诵过的名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问女儿是否在语文课上读过这段课文,是否背诵过,她说没有了。
我不知道学校是否有“生命教育”这一课?如果没有,这一课需要家长来给孩子补上。
“生命教育”这一课,不是让孩子怕死,是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珍贵,要好好地活。
我25岁时才偶然得知我奶奶是自杀,那一晚我彻夜未眠。她罹患癌症,父亲休学一年在家照顾她,救治无望,病痛折磨……连绑绳子的力气都已经没有了的她,自缢在夹道的窗下。我一直试图理解和想象她是害怕病痛?害怕耽误唯一的儿子的学业前途?还是失去了活下去信心,抑或是想有尊严的离开?那一年,她才53岁。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二孩政策刚刚一年多,还不到上学的年纪。如果想得开,比起长命百岁,考个一百分又算得了什么?!孩子成绩不好,自己肯定已经内疚自责了,她自己都不想活了,如果家长还数落一番,无异于往死路上助推了一把。
难道孩子的命,还没有分数重要吗?
不要只看孩子的作业、成绩了,关心一下孩子的情绪、心理吧!
孩子的死,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是一个家庭永远的痛。
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心理素质需要从小锻炼。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消失意味着什么。你再也不能吃到想吃的美食,穿漂亮的衣服,看美丽的花,去想去的地方,跟喜欢的人在一起,知道未来的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你不知道你的未来还有怎样的精彩……
家长要知道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接纳自我和情绪平和。如果不珍惜生命,你会伤害爱你的爸爸妈妈。而以伤害爱自己的人为代价的自我伤害极其愚蠢,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人生实苦,你可能学习成绩不佳求学无门;
人生实苦,你可能会求职失败升职无望;
人生实苦,你可能会遭遇失恋和情感危机;
人生实苦,你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甚至遭遇病痛折磨天灾人祸生离死别……
但请你足够相信:走过去,就会是另一片天;走下去,就会有一片坦途,就会遇到你想要的幸福,那些所谓的“苦”,时隔经年,你会笑着说出来。
请你足够相信:活着,一切才皆有可能;活到100岁,再看成功;而活下去,终有一天你会觉得——活着,真好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