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落款与否,我认为与两个因素有关。要说清这个问题,可从书法史切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62760/0b6e77660f6830aa.jpg)
高古的书法文物多为工匠所制作,他们没有落款的权力。
看甲骨文内容,绝大部分是为君王占卜;天水出土的石鼓文也是一篇赞颂君王狩猎的散文;大量青铜器上所铸刻的金文林林总总,也都是跟皇家或贵族的重大事件有关,而铸刻这些文字的工匠地位很低,他们并没有落款的权力。
中古书法文物的载体主要是青铜、石构件、兽皮等等,这些材料面积小,太过金贵,文辞需要极度精炼才能写的下,可以想象难有落款的空间。
到战国以后,木简、竹简成为书写的重要载体,但它们重量、体积仍然太大,不方便储藏和携带,也没有宽裕的空间让作者落款。
东汉纸张发明之后,书写空间大大增加,成本降低,落款成为可能,但至今仍没有实物出土以证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62760/a9a9568c4eb5f4c3.jpg)
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士大夫阶层替代皇家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大量的文学性的书写为了抒情表意,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题款逐渐兴起。
隋唐之后,汉字的书写,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需要,也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需要,极至到了宋元,书法作品已经从印刷书籍中独立出来,成为与绘画相媲美的、完全独立的艺术形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62760/f6509906e4b1728e.jpg)
明清到现代,提款无论是在书法作品或是文人画作品中,已成为标配,它不仅提供了作品创作的背景、原由或表达情意等等,也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