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华国学国学经典红林社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九章 牧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九章 牧国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1-04 09:07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九章 牧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如何才能利长,如何才能久福。按韩非子的历史无录论来说,利长在于简,久富在于安。这里的“简”,是大道至简,是律政清简;这里的的“安”,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其实,生活本来简单,是人把生活过复杂了。本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简单,才会“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但现在,许多人把生活过成了“日出而息,日落而作”,违反了自然规律与作息规律,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就个体而言“利”就长久不了,显而易见的就是首先身体出问题,接着就是思想出问题。

中国人总向佛祖祈求平安,可见对平安的重视,本身这也是中国人乐生重死的表现。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平安应该是先天本有的东西,反而财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但,就是这种先天本有的东西越来越难得,所以我们常说平安是福。这里的“福”是一种对先天本有的东西的获得之感。人本来是可以长寿的,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因种疾病与事故死亡的,所以对于能长寿自然而终的老人我们也说这是福,因为长寿本就是先天本有的。

先天本有,这是规律所然,自然天成,这也是我们做事要守规律的原因。佛家讲本有可度,本无可去,比如说眼睛能看到世界,这是先天本有的功能,但如果得了眼疾,这种功能就会失去。眼睛能看到世界这是本有的,可以通过修行(医治)重新获得,而眼疾是本无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医治而去掉。平安是先天本有的,可以通过修行获得,而财富不是先天本有的,最终会失去。祈求先天本有的是信仰,奢望先天本无的是迷信。

对于君主治国,同样的道理,要按先天本有的规律去治理,而不能奢望用先天本无的方式去治理。就像上一章让千岁之寿的石匠修正太山,让孟贲、夏育猛将用剑治理民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章韩非子说“曰:古之牧天下者,不使匠石极巧以败太山之体,不使贲、育尽威以伤万民之性。”意思是:所以说,古代统治天下的人,不让匠石用尽技巧来毁坏太山山体,不让孟贲、夏育用尽威力来伤害万民情性。

千岁之寿的石匠应该在家颐养天年,现在却要去修正太山,这样的政令本身就是错误,这是有违自然规律的事。孟贲、夏育本是武将,应该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就不应该让他们尽威治理百姓,伤害万民情性,这样的政令本是也是错误的。总之,用错误的人去做一件错误的事,结果就是错上加错。韩非子“不使”的原因就是“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意思是:依据普遍法则,全面把握法度,君主就能享受安乐、大奸就会停止作恶。淡泊闲静,来顺应然法则,来把握事物的整体和根本。既然结果不善,为什么还要做呢?为什么,不按规律去办。从人的本性的出发,能让“君子乐而大奸止”的好办法,君主为什么不照办呢?我们不是一直在追求淡泊闲静吗,“因天命,持大体”就能获得,为什么我们不照办呢?

尊道循理,就是因天命,持大体,就能君子乐而大奸止,人生就能淡泊闲静。人类社会的“道”就是国家律法,“理”就是社会共识。战略上我们要因天命,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的一份子,与自然和谐共生。战术上我们要依法治国,遵纪守法,按照社会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能利长福安。

【曰:古之牧天下者,不使匠石极巧以败太山之体,不使贲、育尽威以伤万民之性。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

大体者,事物的全局与根本,全局是整体利益,根本是发展核心。识大体,顾大局就是整体利益第一,不能因个人因素损坏整体利益,整体利益是为了保护平台与集体。平台都没有了,个人如何存在,这是我们识大体,顾大局的根本原因。发展核心就是发展规律,是主要矛盾,识大体,顾大局就是要解决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事物就发展了。事物顺利发展了,整体利益就是有了,整体利益确保了,平台就平稳了,平台平稳了个体就平安了,这是我们一直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因。人类社会本身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集体组成的,放眼地球,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一个集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九章 牧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bw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