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华国学红林社国学文化经典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六章 无事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六章 无事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08:43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六章 无事

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他心中的至安之世,治理得最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这个问题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在问题,也都想知道答案,也都有自己的答案。中国人问了几千年,也回答了几千年,答案多种多样,历史证明只有法家的依法治国是最佳的答案。依法治国的理念最接近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也最能与儒释道教义相通。道法自然,最为纯真无邪,力量最大。韩非子说“法如朝露,纯朴不散”,社会规则与国家律法就像朝露一样,纯朴不散,能量永恒,力量不散。有此特质的只有自然规律与自然法则,是什么创造了规律,或是什么让事物有规律的恒久运行,是能量吗?如果是,国家律法就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并恒久运行(相对)的真正动力。能量又从何而来,世间万物至大为空,至小亦为空,就人类社会而言,至大至小者为人心,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能量来自于人心。

基于以上思考,韩非子将至安之世的外在表现放在了民众民心上,他说“心无结怨,口无烦言”,就这八个字,简单直接。至安之世不在于物质的丰富与匮乏和社会财富的多与少,而在于民心。人是事物的主体,是环境的体验者,社会治理的好与坏民众最有发言权和判定权。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最能说明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财富与物质是何其的强盛,但民众却上街抗议社会的不公,尤其是美国黑人的人权运动,直接击碎了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的美丽神话,也说明西方社会自誉的法治是多么的虚伪,法律是多么的不纯粹,美国的法律本身就是政客与资本家利益的体现,并不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体现。美国政府的抗疫不力与民众抗议激烈是有必然的关系。

在韩非子看来至安之世必须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民众心无结怨,口无烦言,这是民众的表现,而在国家层面应该是“故车马不疲弊于远路,旌旗不乱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雄骏不创寿于旗幢;”意思是:所以,车马没有远途奔跑的劳累,旌旗没有兵败大泽的纷乱,民众不会因为外敌侵犯而丧命,勇士不失折在将军的战旗之下。韩非子的意思是太平盛世一切国家强力机器都应该停下,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车和马是古代军事力量的重要表现,车马远途奔跑说明战事吃紧,战乱不断,旌旗纷乱说明仗打败了而且败的很惨烈,民众丧命勇士早亡,国家战乱有亡国之危,这是至安之世的反面,也正好说明依法治国的好处。至安之世,车马运粪浇田地,旌旗入库落尘埃,百姓安居乐业,勇士卸甲归田,没有战争,没有纷争,大同世界。当然,这只是理想的至安之世,韩非子和所有的圣贤一样,都是理想主义者,身在现实心在梦想。

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与族群性注定了没有什么至安之世,既是有也只是短暂的长久不了。再完善的国家律法也是人定的,是人就要受认知局限的约束,是人就摆脱不了人性的约束,我们认知不全不真自然,自然也就制订不出完美的律法,没有完美的律法就不会有至安之世。世界不太平,世俗的办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族群与领地意识让我们不得不防外族的入侵,所以治国还是要做到有备无患。至安之世,也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来实现。在人类命运共体未建立之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故车马不疲弊于远路,旌旗不乱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雄骏不创寿于旗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是因为人性恒古不变。至安之世,虽未成现,却如每个人的梦想一样,督促我们努力向上向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大体》 第六章 无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oo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