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Elfr设计万事屋
共享单车的出现,为城市交通提供了除自驾、公交、网约车外的一种全新出行方式,也为都市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在此特地做了一份详尽的用户体验测评报告,想为小伙伴们解除对于共享单车的疑虑。以用户体验的角度,探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下面是详细测评内容
• 测评针对广州市内三种主流共享单车进行测评,分别是摩拜、OFO、小蓝单车(Bluegogo)
3月29日摩拜单车接入微信小程序,无需下载App直接使用。4月29日ofo、小蓝单车、永安行等全面接入支付宝芝麻信息体系,直接通过支付宝扫码使用(不同地区还可根据信用分免除自行车押金);惊叹技术进步和巨头公司们引领社会的速度。但仍有许多功能需在App中才能完整体验,所以下面是针对App使用情况的测评。
1.费用
• ofo押金99元(目前仅对上海杭州地区开放芝麻信用分免押金),1元/半小时。预充值形式,充值最低20元起,退款要联系客服,体验非常糟糕;
• 摩拜单车押金299元,业内最高,暂无优惠沟道。1元/半小时,轻骑版0.5元/半小时。同样是预充值,退款也需联系客服,但充值最低1元,不强迫用户,体验佳;
• 小蓝单车押金99元(多个城市可使用芝麻信用分免押金服务),0.5元/半小时。可选择预充值,或行程结束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体验最佳;
• 共享单车的押金与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租金和押金相互独立,不能抵扣。押金押的也不是某一辆车,而是押了一种服务。除了防止用户欠费,更是也为用户设立了一道心理门槛,押金能提高用户对车辆和服务负责心。
2.注册登录
打开对应App,点击“用车”按钮,直接跳转到注册页面。
• ofo可选择使用手机号注册或微信/QQ登录后手机验证,体验最优;
• 小蓝只能通过手机短信注册后设置密码,通过密码登录,体验一般;
• 最让人不解的是,摩拜与微信合作紧密却不支持微信登录???而且每次登录都需要手机短信验证,这种旧时代的用户体验真是X了X了...
3.找车
• 摩拜与小蓝通过车辆上的GPS定位,在App上实时显示附近车辆分布。还能通过App远程预约用车,触发车辆响铃方便找车;
• ofo车辆不具备GPS功能,只能通过用户使用App时收集零星的行车轨迹,基本不可用,大部分时间只能靠肉眼找车;
• 颜色上ofo的小黄车最显眼,通过肉眼能轻松找到;摩拜的银+橙设计辨识度也较高,白天也容易找;而小蓝车身采用的深蓝色车身辨识度一般,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找车就会相对困难些;
• 最气人的是地图有车却找不着?一是有些家教不好的人把车藏在室内私用;二是企业可能为了推广,在App地图中设置了“幽灵车”,给用户造成周围车辆很多的假象;
• 从市场数据和目测来看,摩拜与ofo的普及率绝对完爆所有同行。目前人流集中区域,小蓝的车辆数量还算充裕,却不像摩拜和ofo能覆盖几乎所有区域。
4.解锁
• 首次用车无需充值,扫码即用。后续用车,账户无欠费才能解锁车辆,否则扫码提示充值后使用;
• 摩拜全系车型采用联网电子锁,扫码后会请求云服务器对车辆进行解锁,只需2秒左右(视网络而定)车辆自动解锁,体验全程无痛;
• ofo目前全系车型采用密码轮播锁,需要扫码后获取解锁码,手动播轮开锁。最蛋疼的是,密码较准位是基本垂直朝上的,并不是斜45度向用户的手,非常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不行;
• 小蓝一代也采用电子锁,与摩拜的解锁体验基本一,过程十分顺畅。二代则是采用轮播锁(与ofo类似,目前还没在市区遇见过,可能数量还不多)
以上只是理想状态,现实中呢...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ofo的二维码与车辆编号,都印在车头和车尾的金属漆牌上,破坏成本非常低。所以小黄车编号、二维码受破坏被占为己用也是常事。经常遇到有车不能用也让人挺恼火的,说到底还是产品设计不用心X2;
• 摩拜与小蓝的二维码表面都有塑料封套保护,破坏难度较大,车辆二维码被破坏情况暂时没有遇到过;
• 不过摩拜小蓝偶尔会遇上扫码后,提示车辆故障无法使用的情况,小蓝较少遇到因为用的人少。摩拜用的人也多所以坏车率稍微高一些,但也还能接受。
温馨提示:用车前一定检查车辆是否故障(链条、踏板、刹车...),一旦解锁就会开始计费。
5.还车结账
• 摩拜与小蓝单车在停好车后,只需手动把车锁扣上,电子锁便会通过铃响提示车已锁好,手机端随后会自动结束行程并生成费用。摩拜偶尔会出现结账延迟,这两天遇到过两次,通过关闭App后台重新打开解决。小蓝响应迅速;
• 小黄车的结账计费比较呆,需要用户在App上手动结束行程才会计算行程费用,然后用户还要手动把车锁密码打乱;
• ofo的计费模式对用户的自律性要求非常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费问题,这种计费模式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结算,你可以5分钟结账后继续骑一天。二是停车后要用户自觉锁车,这些细节太考验国民素质了。
以上是对三家共享单车App的使用体验报告,什么?这就完了?当然不是。
这是上篇,下篇的体验报告将会针对车辆车型设计、骑乘体验进行细致分析,请继续关注我的公众号:设计万事屋
我是Elfr,下次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