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18岁,离开家乡,拉着行李,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成为了一名大学新生,我们的大学应该怎么过?
图片来自网络近来,阅读《大学》和《新生》这两本书,才知道,大学新生这两个词,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含义,而以前的我从未明白,匆匆地过完了大学四年,如今回忆起来,早已无济于事。希望,正在上大学的你,能够珍惜大学的时光,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今天我结合《大学》和《新生》这两本书,来聊一聊大学应该怎么过?
最近看完了李笑来已经更新完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是一本持续更新的书),偶然的机会,又拿起了《大学》,朗诵第一章。这一次朗诵,突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非常触动我,我的心砰砰地跳动着,有怦然心动的感觉,我突然理解了《大学》第一章的内容,激动不已。
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因为我最近读了李笑来的《新生》,李笑来的书主要在讲如何学习,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大学》的第一章也是如此。古文言简意赅,但需要自己去悟,而这个悟有时候是触类旁通。
何为大学?我们都上过大学,可知“大学”的含义?在古代,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在古代,十五岁成年,成年以后入大学。在孔子之前,只有贵族家庭的孩子才能入大学学习,而孔子是开创平民大学教育的第一人。
对比现代的教育,小学也是八岁入学,与古代一致,现代十八岁成年,大学是十八岁入学,也是成年以后入大学。孔子时代距今2500多年,对于小学和大学的年龄段,变化也不大。尽管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要长寿多了。
古代,大学学习三年,三年之后考试通过可以做官。从《论语》中的泰伯篇中可以看出,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现在大学学制4年。在古代,大学已经是最高学历了,现代教育,大学毕业后,还有研究生教育和博士教育。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第一章《大学》第一章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解:
第一段
明明德:前一个“明”字做动词用,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字是形容词,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德性。
亲民:程颐说“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至善: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知道目的地。
注释: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沉静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详审,思虑详审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第二段
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注释:(前面部分都很简单,只注释后面几句)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第四段:
壹是:都是。
其所厚者薄:当重视的不重视。
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反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注释:上自一国君主,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分先后,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将应该重视的事情忽略了,应忽略的事情却重视起来,想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也是从来没有的事。
大学应该怎么过?大学应该怎么过?
其实,按照古代的大学教育的标准,我们现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的大学并没有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大学》开篇即写了大学的宗旨在于三点:明明德、亲民(新民)、止于至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弘扬良好的品德;不断学习,弃旧向新;使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三点对人的一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而我们现代的大学,更侧重于教学生一些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有可能过时,或者毕业之后就用不上了,而这三点对于人生的影响是长远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大学教育是有点本末倒置的。
如何才能明明德呢?《大学》提出了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我们很熟悉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如何来修身呢?其实,在修身之前,需要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古人写文章言简意赅,一个简单的字,比如修身,就包含了很多内容,所以悟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新生》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一些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大学》里最重要的内容。
《大学》三纲目的第一条:明明德,而明明德要从格物开始,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通过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规律,来获取知识。格物致知讲的就是如何学习。通过学习才能获取知识。诚意,正心,修身等都与学识有关,因此学习是基础。李笑来的《新生》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 。通过不断学习获得重生。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学习”这件事看起来好像谁都会,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学习”。
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学”,人一定要有自学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发展如此之快,如果你没有自学能力,那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新生》里提到的“自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是反复自学的过程。
自学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进一步来看,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开始自学的人,越学越快。自学的人好比给自己的脑子开了个黑洞,刚开始看不出来,因为那黑洞的质量太小,乃至于跟没有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黑洞的质量逐步积累,渐渐地,另外一个现象终究会产生 —— 很多知识就好像是“不由自主”地飞进他们的脑子里。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融会贯通。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自学这事儿, 方法并不首要,首要的是态度。
因此,大学应该如何度过?第一条:学会自学,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概念和方法论,也就是格物致知。
《大学》中提到的第二条: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当我读到这一句,我想到《新生》里李笑来写的一段话:我们的思考系统就好像是个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一样,需要不断升级。这一个类比,非常形象,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需要不断升级,但很多人的大脑却从来不升级。有些人,十几年都是同样的一个操作系统,所以,十几年之后,你再见到他还是与十几年前一样;而有些人,操作系统更新很快,几年不见,就像换了一个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脱胎换骨。李笑来在文章写道: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从不更新!这确实是现状。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了,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因此,大学应该如何度过?第二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大学》的后面篇章,会具体讲如何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治其国,平天下。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图片来自网络我准备在2016年学完“四书”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会写【四书新解】系列文章,如果你也对“四书”学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写的【每日论语】系列的文章已经更新了190多篇了,也欢迎关注,一起学习哦。
码字很辛苦,留下个喜欢再走吧~~~
如果喜欢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看到哦~~~
网友评论
1进教室自习多,进图书馆看书少
2被动接受多,主动获取少
3看过的教材讲义多,读过的原著少
4上课多,自学少
嘛算是有点感觉吧,我本身是个工科学渣,大学三年挂了不少科但唯一能说的过去的就是看了挺多和专业学习或者高数毫不相关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