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春风》,是知彌先生《君自故乡来》一书中很独特的一幅作品:仅为一根擀面杖的形象。
我观这幅作品,形象单一、单调,但有画题“一面春风”的诗意,就让人思绪绵长了,因而,堪称中国画历史上的唯一作品——独创一格画面的创作。
在旁白的小品文中,知彌先生讲到了擀面杖的功能,母亲用擀面杖教训自己的故事,母亲做的面食好吃,等等。我想,这些都该是我们60后、70后两代人所经历过的。想想,小时候,谁没有接受过母亲以擀面杖给以的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呢?
知彌先生说:“现在每每见到这一根擀面杖——也还是像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一个童趣而又处处生机盎然的春天一样。”
画家总是多情思的。所以,会将擀面杖与春风联想在一起,与童年的春天联系在一起。当下,正是2020年的大好春光季,读思这样一幅画作,我们自己又该联想起什么呢?
“棍棒底下出孝子。”自古以来的“家训”名言,且是我们这一两代人都经历过的。言教与体罚该是家庭教育的辩证法。但自“独生子女时代”以来,这个古训就慢慢被消解了。今天,尤其在中小学校,谁若“体罚”学生,则是会被开除教职的,此类新闻在互联网上也是不乏见的。我就想,“爱恨”这个辩证法本来就矛盾,现代生活中怕是更为矛盾了——爱之教无效,恨之训不能,则只有无可耐何随之去了!如是,严以成人怕是少有了!
“生机盎然的春天。”这其中,最在“生机”二字。“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生之计”不也在于青少年时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人生规律的最为经典揭示。但可知的是,青少年岁月里那有那么高的人生觉悟、人生自律?所以,“少壮而努力”怕是还得有“严师”,还得有“擀面杖的教训”,没有这样的“硬教训”,怕是“老大徒伤悲”的多啊!
时代变迁发展了,生活温饱富裕了,“有硬度的教育教训”安在?这确实是个问题,引人深长思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