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酥锅记

作者: 扣舷而歌 | 来源:发表于2021-11-29 11:42 被阅读0次

           酥锅的本名叫酥鱼锅,顾名思义,里面占主要地位的食材是鱼。根据传说,是穷人家把各种食材边角料乱炖,偶然发现的美食。我们淄博电视有个栏目,叫做“娱乐酥一锅,”就是把各种娱乐类资讯一锅“乱炖”的意思,这么解释,应该比较形象。如今,根据个人口味,食材也变得任性起来。有没有鱼无所谓,爱吃哪一口儿就搁哪一口儿呗。再加上山东话,尤其是淄博话,或者干脆说博山话的特点——博山是酥鱼锅的发源地——总喜欢“贪污”掉一些字音相近的字。于是,酥鱼锅就简化成了酥—wu--锅。

           对酥锅最深刻的记忆总是停留在小时候。大约快到过年,在院子中间,母亲用个大砂锅(砂锅做酥锅是一种讲究),放在自己盘(当地方言,和泥制作的意思)的泥炉子上。咕嘟咕嘟猛炖。时间好像过了很久,一锅酥锅才算弄好。没有冰箱,就放在厨房里。天冷,十天半月也不会担心变质。想吃就装上一盘。记得里面有海带、白菜、冻豆腐、藕。肉或许有?没大有印象。即便有,在那个年月,也不会多。我最喜欢吃里面的海带,那种鲜香,怎么也忘不掉。后来,日子好过了,海带一卷一卷的卷起来,把五花肉包在其中。装盘之前,切成一段一段,好看更好吃。

           酥锅不光是家常吃,还可以上席待客(此处叫“kei”)。有次走姥姥家。舅舅家里的表哥为了娶媳妇,靠山吃山,炸石头盖房子。我去看热闹,也就沾光跟着大人坐席。席间,酥锅作为一道正菜上来,配上几盅地瓜干白酒。大人们划拳行令,汤汁淋漓,真是痛快。

           我是属于光吃不做的人。可前一段时间休假在家,突然动了做酥锅吃的念头。现在市面上,酥锅可以买到,但不是清汤寡水、偷工减料,就是口感不合。怎么也不是那个味儿。年纪大了,也得学会热爱一下生活吧。可怎么做呢?母亲年事已高,早已做不动酥锅,记忆也已不清。而且过去的食材太简单,要想做出正宗好吃的酥锅,得请教一下高人。

           万能的朋友圈里推荐,说网络上有个方子,是中国烹饪大师李昌顺先生提供的。打开一看,图文并茂,步骤简单明了,很适合与我这种初学者。于是按照方子,从超市购买食材。猪蹄、五花肉、鲅鱼,葱姜藕大白菜,超市工作人员说哪种好就买哪种,我也不会挑选。海带可不能少,一问价格:70元一斤。吓一跳,反复确认,原来是工作人员弄错了,是21元一斤。好吧,满载而归。

           去酒馆打酒。方子上特别点明,需要二两酱香型高度白酒(清香二锅头估计也行,有的放花雕之类,因人而异)。酒馆老板有点为难:二两酒,没有这么小的瓶子装。热心的老板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了一个二两半的小酒瓶,给我打满满的,用当地方言说,是“浮流浮流”的。我要给瓶子钱,老板表示不必。人家越是慷慨,咱越是不能抠门吧。索性微信支付多给了三块钱。看着酒瓶,我嘀咕:二两半是不是有点多啊,放到酥锅里,吃起来,恐怕酒量小的人就会吃醉。在酒馆聊天的一位邻居笑了:酒的作用是去腥,提鲜增香,一加热酒精就跑掉了,怎么会醉?不过哥们,一看你采购的原料,这么实在,就知道是自己做来自己吃的。

           回来加工,按照顺序,把藕片铺在锅的底层,这样可以防止糊锅。然后依次放白菜、炸豆腐。猪蹄和海带五花肉,还有炸好的鲅鱼放在上面。把酱油、老抽、醋、冰糖、白酒等调成的料汁浇进去。嚯——高高尖尖的一大锅啊。没关系,咕嘟一会儿,菜软了,就塌下去了,然后盖上盖子焖就行。

           具体过程就不啰嗦了,结果还是不错,味道没啥可挑剔,就是品相有点美中不足:颜色乌黑油亮,黑得似乎有点比黑还要黑一些。

           巧合的是,没几天,在一个朋友聚会中,遇到了李昌顺大师。李大师是博山人,中等身材,面色红润,慈眉善目,语气温和慢悠悠的,操着博山口音,颇有大师风范。我问他酥锅颜色偏重的问题,他笑了:过去,酱油比较贵,能吃得上酱油,说明家庭条件好。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提倡少盐多醋,色香味全而清淡,所以酱油不受某些人欢迎了,这很正常。但按照传统,酥锅颜色重才对呢。

           美食做好了,接下来当然是吃。厨师往往费心做完饭菜后,喜欢看着别人吃,自己反而不太下筷。可能得到别人的嘉许,比自己享用美食的感觉会更好吧。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岳母家,她为这一锅酥锅也忙忙活活,出力不少,自然最有资格品尝第一口。口感虽然得到了基本的肯定,但健康观念极强的她老人家,对酥锅的颜色还是不太感冒。包括媳妇儿,也喜欢清淡,并没有表现出我所期待的高兴样子。不仅如此,她们都担心酥锅吃不了变质,让我多少有点扫兴。

           回老家请八十多岁的老娘品尝,她谦让:你们留着吃吧。我夹一筷子酥烂的五花肉给送到嘴边。娘和小孩子似得,有点羞涩的吃了进去。刚一入口,脸上就泛起了一丝笑容,是满意还是满意,还是满意呢?

           第一次做酥锅,自己给自己打七十分。算是优良吧。但无论是何种食材和工艺,小时候的感觉,却总也找不到。思来想去,写了几句话,如下:

           酥锅是地方美食

           我馋这一口大半辈子

           现在,酥锅随处可买

           但滋味总感觉不对

           有人说是食材问题

           或把原因归咎于偷工减料

           叹息:人心不古

           我按照传统方法

           一板一眼,一丝不苟

           可做出的味道,

           仍差强人意

           一个落雪的冬日

           回到老家,围着小火炉

           一盘酥锅,家长里短

           时光,瞬间温柔起来

           原来,幸福的秘密

           就藏在母亲的

           微笑,和皱纹里

           这样的句子,不过是分行装装样子,要被诗人笑掉大牙。不过,只要能够表达我的意思,亦已足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酥锅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zk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