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悦
摄影:黄雁今天,和妈妈有了一次特别的互动,妈妈估计得笑好久,想想都会再笑。
妈妈住院了。
前天,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就感觉她在骗我。昨天,包括今天早晨,打电话的时候,依然感觉怪怪的。
每天打电话,对她的状态很敏感,她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很快就能辨别出来。
她没有告诉我她住院,而是像平常那样简单闲聊几句。她没有告诉我的原因应该有三个,一、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二、下大雪;三、有疫情。她不想让我跑。她知道,一旦她生病,我就会跑回去。所以,才不想让我知道。
如她所想那样,几十年,只要她遇到问题,我就会跟着紧张,不安,脑海中会有一些声音冒出来:“你要回去看看,你不能不回去看。妈妈对你这么好,你还要良心吗……”
所以,很多时候,都被这种内在的声音驱动着去做这个事情。是的,那股能量太大了。有很深的责任感,如果自己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就会很自责,也会很担心别人说长道短。
每次回去,妈妈都会说:“我不想让你知道,来回跑。这又不是什么大事,真到动不了,你想不管都不行。”习惯性地说些为彼此担忧的话,这样的惯性交流互动方式已经持续几十年了。包括所说的话的内容,也几乎都重复了上百次,上千次。
好像透过自己的担忧,透过自己回去看望父母,透过说一些关心的话,才能表达作为儿女的孝顺,表达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慢慢地,真的发现责任并不是真的爱,当我们把爱等同与责任的时候,就会因为自己无法履行责任而自责,也会忽略掉那个真诚的部分,而去履行这个责任。
就像过往,对于父母,自己更多是在承担责任。责任,是有事的时候才能呈现出来的,是机械的,它蕴含着很深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责任,缺乏当下喜悦能量的流动。爱的流动。而人们需要的是爱。爱是渗透性的。
妈妈之所以选择没有告诉我实际情况,除了不想让我来回跑之外,她有在选择自我承担。对于她而言,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自己错误解读这些发生,反而抱怨妈妈没有给自己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自我认知未曾改变;其次,也是自己想要推卸责任。这是很细微的发生。
中午,又给妈妈打了电话。
“吃饭了没有啊?”
“吃过了。”
“吃的什么饭啊?”
想了想“嗯,馍菜汤……”(这就是撒谎的话)
“还在骗我啊!”
“真的,不骗你。”
“老实交代,你在那里?”
“我在家呢,看雪呢。”
“咦,这时候就是下大了。”
“真的下大了。”(又漏出破绽了)
我哈哈大笑……
“老实交代吧。什么时候去医院的。”
“你咋知道啊。谁告诉你的。”
“没有人告诉我,是你告诉我的。你跑到我的梦里告诉我的。”
“真的,还是假的啊。”
“真的啊,你骗我三天了。第一天我就感觉不对劲儿了。还说去和我爹散步了,人家找你说话呢……”
妈妈已经笑得快要岔气啦。不得不老实给我交代了她的情况。
“就是之前做手术的地方有点发炎了,也没有什么大事,让你知道了又要担心了,来回跑呢。”
“哈,我才不管你呢,你自己管好你自己,我不回去看你。”
“你别回来,啥都买的有,过年你们也别回来了。”
“好,你说的啊。到时候可别想我。”
……
又闲聊了一些,挂断了电话,她还在那里笑呢。我帮她破了这个局,再也不用撒谎说“在家了”。
在和妈妈互动完之后,真的很开心,我也觉得妈妈内心很开心。有很多互动方式,我们从来没有让它们呈现过,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使用一种方式互动的时候,其他互动方式是根本出不来的。
当然,改变互动方式,也并不是容易的,也不是说变换一种方式就能有非常好的效果,所有的发生,都在那个当下会带给你灵感,或者说有一种能量在带着你这样互动。
你会体验到这种能量带给关系的滋养,在那个当下,只是爱的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