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临风,照水,唐朝才子。这几个词语加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也许,我们会很容易想到诗人。
但,如果那个诗人是以瘫痪的姿态,艰难又扭曲的挪到水边,是去投水的呢?
会惊呼吧,即便是写最虐版的小说也不要这么残忍。
竟然,这就是唐朝诗人卢照邻真实的人生和结局。
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许孟郊这句诗告诉了我们中了进士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如果这么看的话,十八岁上就中了进士的卢照邻会是怎样的锦绣人生,更何况他还有真实的才华,更何况他的家庭还是世家,无数的可能都不通往他现实中的真实人生。
真实的中一个进士,也不过是一个公务员,一条看不到头的起点。那那只是让人比较郁闷,并不悲惨,悲剧的起点发生在卢照邻结束了外派生涯,回到洛阳,他遇到了一场飞来横祸,是真的飞来横祸,连一点儿捕风捉影都没有,他在洛阳闲居,忽然就来了几个人强盗绑架一样,把他扔进了大牢,连得罪了谁都不知道,更加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审理。后来辗转出狱不久得了风疾,一条胳膊废掉,然后一条腿也不能动了。
后来,是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不知道有多少人路过天桥和地铁站留意过那里乞讨的,被说成影响世容的残疾人,不知道可有人读过他们面前用来博取同情分文字,那些文字,那些人,即便那是完全的陌生人,我们不知道他的经历,也觉得不忍目睹,不忍观看,谁愿意去想,如果尘埃里乞求一线生机的人是一个才子?
卢照邻《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中言:“若诸君子家有好妙砂,能以见及,最为第一。”又说如果没有丹砂可赠,赠若干医药钱亦可,“无者各乞一二两药直,是庶几也”。
《寄裴舍人遗衣药直书》:“余家成亨中良贱百口,自丁家难,私门弟妹凋丧,七八年间,货用都尽。余不幸遇斯疾,母兄哀怜,破产以供医药。”
如果从来没有看过《长安古义》,来看这样的文字,也是悲凉的,更何况我们分明知道他是可以写出来"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这种华美句子的人。
本来,他应该是洛阳花边,长安柳边,灞桥折柳,渭水送别的人,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人,是笑入胡姬酒肆中的人,不然,他也应该是看着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人,至少他们是一类人,他应该把酒临风,且祝东风的人。
把用来描摹世间繁华,人间春风,世上情谊的文字,沉痛袒露出他的痛苦和窘迫,用他本来妙笔生花的文字,来哀哀乞求。
那就是卢照邻的命运。
后来,他遇上了唐朝药王孙思邈,略有转机,再后来,因为唐高宗也就是武则天老公也患了头疼,孙思邈被招尽皇宫,最后,被病痛折磨到绝望的卢照邻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投水。
不能说他脆弱,在脆弱前他已经坚强了太久。不能说他逃避,在逃避前,他以前独自面对了太长时间。不能说他绝望太早,在绝望前他不知道有多少次艰难的鼓起来希望,终于都以失望告终。他最后的自尊和善意用来不去拖累身边的人。
三
没有人喜欢看这样的命运,我们更愿意阅读“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这样繁华的句子。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人生,从来都不是为了意义而设置的,苦难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也真的可以用来毁灭生命。苦难就是苦难本身,不遇到是为万幸。
他是诗人,感知本来就比常人敏锐,那么感知到的身体的痛楚,感知到的别人的鄙视,哪怕是同情所带来的伤害也比人要深许多吧。除了感知到痛苦就一无是处吗?还是也曾经感知过万物的生长,从一棵草,一朵花身上感受过能量,传递给过他呢?
如果,他知道这是结局,还会在苦难里坚持那么久吗?把心中所有的灿烂,眼中所有的期望,生命里所有的坚强,一步步坚持到后来也不过是悲凉,人生不是戏剧,他没有翻转。
那么才华呢?他所有的才华都只是用来加深了他生命的悲剧吗?为了形成反差,那么多的普通人都庸庸碌碌活得好好的,只有他,只有他,不知道先天多少才华后天多少努力的他,如此煎熬。
生活在苦难中的生命不知道有多少,沉在时光机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是今天我们痛惜的是他,他的才华依然是一束不灭的光芒,没有照亮他的人生,却让我们顺着他的诗歌找到了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