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小记 4

作者: 西安许健 | 来源:发表于2019-05-01 10:15 被阅读12次

    甘南小记 4

    文/图 许健

          五个藏家村寨,安放在美丽的山间,仅有一条与外界相连的道路,一个没有围墙的景区,这就是扎尕那。这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

          扎尕那真得美极了,但最令我感慨的却是一个插曲。

          到达扎尕那已经是下午了,下榻在一家叫“藏家风情木屋”的藏族客栈,主人名叫登尕交。他告诉我们可以在灶房利用蔬菜和米自助做晚饭,随自己口味想怎么吃就怎么做,吃饱为止,每人20元,另外备有特色山猪肉,每斤30元,按量付款。这规矩不错,有点自助餐的感觉。可不一会儿,就有人听说另外一名游客只付了15元,难道我们被黑了吗?于是找领队李杰与主人理论起来。原来是那位游客说好只需用少量蔬菜。

          总之,最终商定每人15元。于是愿意吃的人便聚在灶房里忙乱起来。

          趁做饭的空档,登尕交领李杰去寨子周围探路,途中聊起了我们这个团队的特殊性,登尕交感慨到:自从开客栈以来,各式的摄影发烧友,有钱的背包驴友,接待过各式人等,唯独三十多位残障朋友能来到这里,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为了表达他的敬佩和善意,请所有的团员都来灶房吃饭,晚餐费用全免了。

          得知这个意外的消息,既有些渐愧又感到温暖,为刚才的计较,为主人的美意。进餐前,特意邀请主人与我们一起合了影,将掌声送给了质朴的藏族兄弟。李杰说以后只要是自己带团来扎尕那,就一定住在这里。李杰又说:“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今天我们就遇着了。藏族兄弟的善良让人感动,可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份善意吗?”

          出于人性的善良和文明的进步,倡导并应该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爱,大家在不停地宣传和弘扬这样的正能量,报以了很多的掌声。然而反过来,作为受惠者接受这种帮助是理所应得的吗?却似乎考虑的不够。无疑,善意的扶助会令我们从身心两方面克服障碍顺利融入社会,成为无异于任何人的社会一员,但我想怎样认识和怎样接受这种美意,不同的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我们不是单纯的受惠者,不是爱的消耗者,而应是传递者、放大者,我们不应思考用什么来回报所有的美意吗?

          第二天一早,我们步行向村寨西边转去,由于前一天恰巧是收获青稞的日子,村周围架起很多青稞,给村寨又添了温馨一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见过青稞,以青稞为背景拍了许多照片。山对面半坡上的寨子,笼在清晨的轻薄静寂中,就是一幅以蓝绿为基调的画作,天上点缀的几朵白云和深色的村落,勾勒出对比鲜明的主体,似人间伊甸园。而太阳已经从东边的山后,将对面高耸出的山顶披上光辉,被众山衬托地格外壮丽。

          由于尚未正式开发,景区由村民自行管理,路口有几位村民设卡收费。看到我们是残障者,便友好地免费放行了。虽然一下子这么多人,难免流露出一丝遗憾,依然这样做了。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不由地思考,人总是难免从利己的角度行事,但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淳朴?什么令他们保持着人类真善美的天性?寻找这个答案或者有着非凡的意义。

          继续向前走,两山间一处狭窄的山谷,一座木制牌坊式立在沟口,上书“业日村润吾景区”,勾起了探奇的冲动,我们顺着谷里的流水溯流而上,全是坎坷的石路,偶尔的原木搭成的小桥跨越水流,巨石茂林,完全是原生的状态,难怪说是神仙的居所。从山谷向前面望去,那座披着阳光的山峰露出更多的面容,山下是灌木,中间是高直的松林,再上面是草,再上面是光滑的石面反射着耀眼的光亮。由于时间的关系,继续探索是不可能了,我们不舍地从原路返回。

          东哇村村口立着块牌子“国际社区保护地”,保护的不止是山水和建筑,更需要保护的恐怕是人文。扎尕那的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无法用语言传达,处处都是景,景景都不同,要想不似我们这样蜻蜓点水地只撩起它面纱的一角,须得住下几日,用心去品味。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只是观景,更在于人生旅程中不可忘却的收获。扎尕那的景色很美,扎尕那的人很美,就像尕海湖的蓝天一样纯洁可爱。再见了扎尕那,再见了藏民兄弟,再见了登尕交,愿好人一生平安。

    藏家孩子

    ——记于2015年9月15日

    本文其他部分链接:

    甘南小记1

    甘南小记2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甘南小记 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hg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