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美食
中国茶事的流变(初稿)

中国茶事的流变(初稿)

作者: Leo_遊山訪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14:54 被阅读141次
    中国茶事的流变(初稿)

         

          茶,自中国人发现和利用迄今的万余年间,有文字的记载也有四五千年。中国人对茶叶的利用经历了采摘鲜叶生吃;晒干后煮饮;对鲜叶进行精细加工后的煮饮、煎饮、泡饮;茶叶深加工后发展出的茶饮料。茶叶的饮用方法走过了纷繁多彩的历程。

          现代中国人的喝茶方式以泡饮为主,某些茶种在局部地区保留了煮饮的习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着以茶入菜的食茶方式。茶为主要味源的茶饮料在城市日渐成为年轻时尚、代表健康饮品的生活元素。

          最早的喝茶法很简单,生煎羹煮,还要在茶里头搁入盐、葱、姜、椒、枣等各式物件。茶喝着喝着,越喝越单纯,寓意越喝越丰富,从茶里品出了精行俭德,从茶中品出文化,抽离出生活的美感。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所代表的古代中国士大夫阶层对品茶的深入介入,到了唐代,喝茶开始成为了一件复杂的事儿了。

          艺术化的品茶,是一项不追求数量却需要时间的艺术活动。陆游写到:“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解蒙山紫笋香”。这是中国人个性中高洁清雅的风格在茶这一事物上的外化,是一种人生艺术化之后的审美活动。

          中国茶事的流变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

    1、 生食茶叶

          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次中毒后随手摘下身边的树叶放在嘴中咀嚼,竟意外发现茶叶可以解毒,于是茶叶偶遇神农氏成为茶叶发现、利用茶叶的开始。今天生活在湖南、湖北一带的土家族按照习惯改良的擂茶(即以茶树鲜叶、生姜、生米等为原料擂碎后饮用),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方式,而从云南布朗族的酸茶、基诺族的凉拌茶中也能看到生食茶叶的遗风。

          随着人们对茶叶需求的逐渐增加,取用茶鲜叶受季节限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人们就开始想办法保留一些茶叶以便随时取用,于是简单的茶叶加工开始了。

    2、 煮饮茶叶

        把鲜叶摘下来烤一下(类似于后来茶叶加工工艺中的“杀青”),之后煮饮;或者把茶鲜叶晒干(这就是原始的晒青了),之后把干茶叶保存起来,想喝的时候拿出来煮饮,人对茶叶的利用前进了一大步。前者在中国的西南茶叶原产地仍可看到这种遗存,后者在白茶、普洱茶原料的初制中仍可见。

          此后煮茶饮用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将茶与食盐、姜、陈皮、桂叶等同煮,与现代人的清饮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习,十里不同俗,茶俗各异,比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湖北土家族的擂茶。 这些混饮的茶习,大体都是茶做羹煮饮方式的不同体现。

          最早对煮茶的方法及过程进行详细记述、说明的是中唐时期陆羽《茶经》。从煮饮茶叶开始,茶叶在解毒、清火等功能性以外的东西开始显现——自然质朴的香气、美妙的滋味,人们对茶叶的探索、迷恋之旅渐行渐深。

    3、 煎茶

          饮茶之法与茶叶的形态有直接关系,茶叶加工逐渐精细化,饮茶方式也在逐渐精细化。对饮茶的方法,唐代以前没有专门记述,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经他整理而成的煎茶法。至唐代,中国人饮茶已3000年左右,品茗艺术和茶饮文化由陆羽及其《茶经》开启。 唐代煎茶选用蒸青工艺团饼茶(绿茶),煎茶前需用竹夹夹住饼茶在火上烤炙,除去储运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杂味,然后放入茶碾中,碾成细米状茶末待用。煎茶对择水、煮水的火候乃至燃料都有较高要求,《茶经》中对泡茶烧水中的“三沸”是这样描述的: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煎茶要水“一沸”时放一点盐,“二沸”时先舀出一点水,后搅动沸水至水中心形成一个漩涡,把茶投入漩涡中心,待水“三沸”时将“二沸”时舀出的水倒回釜中。之后分茶入碗饮用。一般一次煮水1升,分茶3~5碗。煎茶可谓唐代最时尚的泡茶方式,为宫廷、士大夫和文人所热衷。泡茶法也自唐代始有规制。

          煎茶和煮茶的区别,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较原始的煮茶,使用的是简单初加工的茶叶,煮茶对水和茶的多少,水的温度、茶叶的投放时间、煮茶时间的长短没什么讲究,通常煮茶时间较长,比较粗放和随意;煎茶,使用的是精细加工而成的绿茶饼茶,要求在水煮沸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即:“二沸”时放入茶叶,且投茶前对茶叶有个处理过程(烤、碾碎、过箩),投茶后立即分入茶碗饮用,煎煮茶叶的时间很短。

    4、 点茶

          宋代是一个全民尚茶的时代,全民上下嗜茶,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爱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他不仅爱点茶、爱喝茶,还留下一本著名的茶书《大观茶论》,对当时茶叶的产地、采制、品鉴、器具等进行了全面的记述。 宋代龙团凤饼最为著名,其采制之精超越前朝,点茶法也比唐代煎茶法更加讲究。需要把茶饼炙烤、碾磨,用筛箩筛出细细的茶粉,烧水候汤,用恰好三沸的水冲点茶粉,然后用茶筅快速击打茶水,让茶与水交融并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以品鉴茶的色、香、味。 宋代文人雅士喜欢斗茶,点好茶后比较各自茶汤及咬盏时间,猜测茶的产地、采摘时间,并鉴水。此外还留下关于“茶百戏”(分茶)的记载,点茶后的茶沫会组成图画或文字,转瞬即逝,甚是奇妙。

          因鉴茶色和茶沫所需,宋代建窑的黑色茶盏成为最令人瞩目的器具之一:一种最专注于茶,为茶而生,以茶驰名的茶具,被日本留学僧人从中国带回日本,遗存于世的几只建盏被封为日本国宝。

          日本抹茶道就是深受中国宋代点茶法影响而形成的,在日本镰仓时代的荣西禅师带入日本,后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不断总结发展,融入日本本土文化和礼仪,最终成为极具日本特色的日本抹茶道。抹茶使用的茶是蒸青绿茶中的一种。

          日本茶道的另一主脉是煎茶道,自江户末期开始流行于日本,是生于中国,后去日本弘扬佛法的隐元禅师带入日本,经日本煎茶道始祖卖茶翁柴山菊泉、田中鹤翁等人的不断完善而确立,至今仅百余年历史。

          抹茶道繁复的华美,提倡“和敬清寂”;煎茶道简洁自由,提倡“和静清闲”。两者构成了日本茶道文化的主体。

    5、 泡茶

          泡茶又叫撮泡(“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中国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出于减轻茶农负担,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颁发了罢团茶改贡芽茶的诏令,“罢造龙团”,不再提倡经反复榨茶和搓揉、研、压,反复焙制而成的团茶饼,而是大兴散茶,“唯采芽茶以进”,此后团茶生产日衰,渐被淘汰。自此后中国境内散茶成为主体,炒青绿茶达到相当的水平。现在我们饮用的各种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黑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也都陆续登场。

          适用于散茶的饮茶方法即为泡茶,用沸水直接冲入茶叶中,饮茶茶具也随之变化,以盖碗和茶壶冲泡成为主流,再倒出茶水用小杯品饮。我们现在主要的泡饮方式就是延续了明清以来的饮茶法。

    6、 现代茶饮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来,茶饮文化随着经济发展而日渐繁荣。泡茶饮茶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冲泡、焖泡、煮饮,三两好友兴之所至、随心而饮。20世纪90年代,含茶饮料问世了,饮茶也“移动化”了,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继泡茶法后的又一次变革。

          当代中国茶事活动在历史回顾与传统观照之上,活动日益兴盛,目前的茶饮方式以冲泡为主流。 自明代以来中国人已摒除日本遗存的严格的茶道饮茶法。明、清以降茶馆五花八门,成为议事、交流、品茗的场合。茶已完全世俗和生活化,茶不再负有精行俭德精神寄托,被更为放达、自然的品饮方式替代,人们追求茶的滋味与香韵,为茶的保健和养生功效所吸引。与中唐陆羽所倡导的茶之精神渐行渐远。茶的世俗化、功效化在现今的时代过犹不及,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中唐时代的茶人,与其相伴的茶文化。

          当代中国,台湾地区的“一茶一会”、李曙韵老师的“茶家十职”、王琼老师的“行茶十式、茶修生活”,是结合当代生活对中国茶事的有益探索。

          现代中国茶事,在生活层面和文化艺术活动方面已然分野。这两种方式在中国古代茶事的流变一直是并行其间的,散茶自神农发现和利用茶以来一直活跃在乡野生活之中,在团茶大行其事,在斗茶风靡朝野之时仍然不绝于乡民生活。我们津津乐道《茶经》以及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倡导践行的茶事活动,是我们对精致生活、闲适逸趣的精神生活层面的向往。

          越来越简便、快捷的茶饮;多样化的茶饮料;是我们的现实需求,我们在追求生活化的茶饮同时,也仰慕唐、宋、明时的茶饮方式,那是古代中国人优雅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中国人对世界生活方式的贡献。

          茶的加工方式,茶叶形态的变化引发了茶事的变化,茶事之变化围绕着茶叶滋味展开,也和时代之精神相系。研究中国茶事的流变,目的在于发现我们内心对茶的热爱与执念,赋予茶时代的精神和风味,让茶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出味,成为更多人钟情之饮。

          茶,使生活更为美好、有生趣。

    中国茶事的流变(初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茶事的流变(初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t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