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平
音乐家想要诉说时,会用旋律和节奏;画家诉说时,会用线条和色彩;舞蹈家想要诉说时,会用动作和表情;诗人想要诉说时,则会用语言和意象。
写诗的人都知道,诗的三大要素是意(情思,或情理美)、 象(意象)和言(语言)。 所谓诗歌的构思,就是立意、取象、出语,就是如何运用语言和意象,去表达情思。以下是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第一、立象尽意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完全用意象表达。此时,诗是以语言,通过意象这个中介,间接抒发情怀。即以语言营造意象,以意象作为载体,寄托情思。
语言、意象、情思三要素的关系,如同“葡萄美酒夜光杯”。即诗家用某种玉石(语言材料)制成夜光杯(意象),以夜光杯(意象)来承载葡萄美酒(情思)。
如果一定要讨论意境这个要素,那夜光杯和葡萄美酒带来的五光十色,酒香四溢的氛围,就是意境。
以象尽意的诗,以客观物象寄意,物象在诗中居于中心地位。比如下面这首作品,就是采用以象尽意的构思:
风卷泥尘拌晚餐,
窝棚阴冷十人钻。
墙头彩绘中国梦,
只在梦中心不寒。
墙头彩绘与风卷泥尘,窝棚阴冷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起承转的意象铺垫,重点都落在合句,寄托了诗人关怀民间疾苦的这一情思。
立象尽意的诗,以客观物象寄意,物象在诗中居于中心地位,可以称为“纯意象诗”,或“咏物诗”。这里,“咏物”是广义的,其所咏之物,包括自然之物,如植物、动物、矿物、器物、景物及各种杂物,也包括社会之物,如事物、人物等。
下列这一组古代诗歌,依次是咏植物、动物、矿物、器物、景物、人物的: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春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咏石灰》
卷心笔儿是兔毛,
翰墨场上走一遭。
早知你心容易黑,
不如当初淡相交。
──明代民歌《笔》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云》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垄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黄庭坚《牧童》
第二、直言其意
诗的另一种构思方式是直言其意,就是直接用语言倾诉心中的情思,同时,运用若干意象点缀其间,作辅助性的表达。
如果说,以象尽意的诗的结构,可以用“葡萄美酒夜光杯”(以玉制杯,以杯盛酒)来形容,直言其意的诗的结构,则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以水养鱼,以花装境)来形容。
这里,“流水”指诗的语言,“鳜鱼”指诗的情思,“桃花”则指诗的意象。直言其意的诗,其以言尽意,犹如以水养鱼,让鳜鱼漫游于流水之中,而以桃花之象,从旁装点诗境,不过是辅助。
黄土一堆龙脉延,
迷汤换尽药依然。
君王不恤民生苦,
覆辙萧萧在眼前。
──【当代】落日长河《过秦陵》
落日长河过秦陵时候发出了历代朝代更换而百姓依旧疾苦的感慨。这是直抒胸臆,坦陈情怀。而起承“ 黄土一堆龙脉延,迷汤换尽药依然” 一类的意象组合,则是作为情怀的铺垫,气氛的烘托。如果删去,其诗依然成立。
总而言之,诗的构思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炼主题,二是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将所见所闻所想入诗,将日常生活诗化的过程,就是诗的构思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