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最容易入手的文体,随笔、游记、人物、景观都可以成为散文,散文又是最难出彩的文体,越是简单越是不易,类似书法中的“一”字,最容易写,也最难写好。
没有人生阅历的作者,散文会写得很优美,但容易流于表面,没有深度。有阅历的人没有文采的作者,文章容易流于说教,没有美感。只有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的人,才能写出既有韵味又有哲思的散文,而蒋坤元老师正是这样的人。
蒋坤元老师是苏州人,苏州优美的地理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发达的制造业,给了蒋坤元老师创业的机遇,让他有幸成为企业家。热爱文学又善于思考的个性,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持之以恒地坚持写作,让他成了出版了三十多部书籍的优秀作家。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是蒋坤元老师的散文集,全书92篇文章分为七辑,围绕努力、谦卑、责任,这些主题,采撷生活的点点浪花,经过岁月的发酵,用心酿就的心曲。是他潜入生活之河中采到的珍珠,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
一、人生因努力而无憾
我们小时候都会立下不切实际的愿望,长大后要成为科学家、作家、教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以及学习工作上的打击,许多人就会认命了,觉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学历,没背景,没本事,只能做个普通人,放弃了为理想奋斗的努力。
蒋坤元不是这样想,在《琢磨》中这样写,当兵分到汽车修理连,他在一门心思学技术的同时,躲在宿舍看书、写日记,搜集好人好事,负责出黑板报,并开始向军内外报刊投稿,向文学之条路上迈开了步。
当兵第二年被分到了炊事班,又能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锅碗瓢勺之中,用自己的津贴买书研究烹饪,终于烧出大家喜欢的饭菜。同时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学习张海迪,当好伙头军》获得征文二等奖。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笔耕不辍的他获得连队领导的赞许,被调去当新闻干事,跟着宣传干事一起下连队采访,边干边学,写出了许多篇优秀的报道。他又被调去做文书。
人生因努力而精彩,虽然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是遗憾。蒋坤元老师说:“我相信这句话,并相信: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一串串果实,时间给懒惰的人留下一个个遗憾。
二、谦卑是成熟的标志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只有那些不成熟的稻穗,才会在风中高昂着它的头,有的人就像不成熟的稻穗,最后被人轻视。一个人学的东西越多,维持生命的时间才会越久。”
蒋坤元老师是个农民,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凭着一股改变命运的决心,从部队出黑板报开始走上写作之路。退伍回乡后到工业公司工作,放下身段下基层,帮助乡村办厂创建科技档案,虽然工资是机关最少的一个,但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低下头,丰盈自己。
因为谦卑,知道自己的渺小,才会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的知识,才会不计较得失地认真工作。才会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尊敬和称颂,才会积累广泛的人脉资源,在创业路上众人相助。他刚办厂时,阿舅为他出谋划策,并把冲压件活转让给他,助他上马,并送上一程。他投资阳澄湖买地造厂房时,亲朋好友信任他,借给他二.三千万元给予支持。
《道德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若水,唯其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三、责任是做人的基石
蒋老师15岁那年,有位小伙伴拔光了生产队瓜苗,父亲知道后教育他:“你是一个大孩子,既然你们在一块,应该也有你的责任,你不能说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从此他永远记住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推卸责任,要做一个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人。
首先是对自己负责。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任何时候也不放弃提升自己的能力。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好运都是努力的结果。其次是对家人负责。孝敬父母,关爱妻子,教育孩子都需要男人承担起家庭责任,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拼搏。第三是对社会负责。诚信,做优质产品,善待他人。
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孤掌难鸣,独木难支,干事创业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离不开家人的团结一心,离不开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部队的李干事、华记者带他走上文学之路,妻子和阿舅帮助他走上创业之路。社会推动他的事业跨越式发展。
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真事中包含真情,真情中蕴藏哲思。看他的文章,我总会想到台湾作家林清玄,林清玄的散文优美、慈悲,浪漫,饱含着对佛教、人生的感悟,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导师”。而蒋坤元的散文更朴实,接地气,有种和邻家老大哥娓娓交谈的亲切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一个人一生能做成功一件事已属不易,蒋老师在创业成功之余能够笔耕不止,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我们,倾听自己们声音,做最好的自己,一生永远在路上,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