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州古城

作者: 红尘罗汉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0:41 被阅读281次

            文/罗汉

          万万没有想到,今生有缘,能走进青州。倘若没有朋友在这里,万万不可能有这次的亲密接触,这个曾在古代文学史中偶尔碰触到的地名,在诞生过灿若星辰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的齐鲁大地上,既没有东临碣石,又不能徜望大海,更没有五岳之尊,在我这渺小短暂的一生里,最多只是惊鸿一瞥,断不会有深度了解。事前没有任何计划和征兆,我们刚刚北京出差毕欲返兰,朋友的一个电话召唤,便成就了青州之行。

            青州古城曾为古九州之一。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古城城建格局完整,历史脉络清晰,是国内外罕见,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体的明清古城。早在7000年前,青州古城区所在地就已出现人类文明的曙光。汉初开始在此置郡县,为1000多年的省级治所,1600多年的郡府治所,明洪武九年前始终是山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燕国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内唯一。返修重建的宋城、维修保护青州古街,已逐步成为古城独有的民俗文化旅游中心。

          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外,有着数不清的各式牌坊。尽管肯定惨遭“文化大革命”破坏,但目前相继修复。山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州古城自然也少不了齐鲁大地文化的含量。没有乌镇环境那样人满为患,也没有周庄商家那般蛮横霸气,青州古城保持着难得的一份幽雅与清静。古城内,没有令人心烦意乱的叫卖鼓噪。安安静静似乎不急于成交,让游客可以心情愉悦地缓缓走过仔细欣赏。

            漫步青州古城青石板古道,大量衙署建筑遗存、西洋建筑群、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条青砖青瓦的明清古街道及众多传统民居,蔚为大观。奎星楼、三官庙、青州府贡院、清真寺等上百处古典建筑汇聚古城,凸显了古城文化的共融共生。博物堂为中国最早的西洋博物馆。偶园曾是明代衡王府东花园,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园内假山堆砌巧夺天工,与中南海瀛台的假山同出一脉,“福、寿、康、宁”、“春、夏、秋、冬”奇石及十三贤石江北仅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誉为国宝。

          古老的纺车在青石板山不停地旋转,千年不变。而青州古城的笑脸,也不是在中国的旅游景区能够轻易见到的。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这里也留下了多种宗教的身影。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共生共存。汉、回、满等多个民族与原住民延续着古青州地区的传统文脉,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特征,不仅铸就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和谐共处、一城而居的独特景观,也赋予了青州文运昌盛的风骨与机缘。这里,先后走出了800名进士,12名状元,国内罕见;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多处涉及青州古城;北宋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先后知任青州,惠及青州百姓;李清照客居青州18年,留下大量的千古名篇。

            仿佛回到那个久远的朝代,身临古城,亲手触摸它盛世的沧桑,让旧日的糖葫芦、油纸伞、花灯还有石砌的老桥重又回到身边。印象青州,风是古风,水是遗韵。光滑清亮的青石板街,悠然而又随意地铺洒向范公亭西路的深处。李清照与赵明诚似乎还在湖边漫步,志趣相投,才华相映。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遍览齐鲁地,海岱惟青州。千年历史飞逝,遗韵悠长,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精华荟萃,流连忘返,青州博物馆,旧时光里的邂逅。

    走进青州古城

          青州府贡院,古代文人赶考的地方。院子中央正对着大门的是孔子塑像,两侧是展厅,既有对科举制度的介绍,又有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实物资料。各级官服集锦,文官、武官的图案不同,但都好精致。  状元榜,十多名青州状元的名字赫然在册,果真是人文兴盛、人才辈出的地方。

          灯火阑珊,青石小路,古城青州,今古交融。小城虽不大,此地曾停留,风云千余载,盛名不曾休……

            我是有古城情结的人。穿行在曲折蜿蜒的古街,听着青石板上的脚步声响,一种莫名的情愫油然而生,总算有点古城的韵味了。

            井塘村,青州古城,昭德古街,我只是匆匆过客。  ​在人来人往的古城里,大街上游人如织,隐约可见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华,一砖一瓦诉说着历史 ​,感受着盛世的沧桑,象所有的古城一样,现代文明滚滚而来,有美酒美食,有热情厚道的青州朋友,有单纯的美好亦有厚重的思考,感受流光复苏,感悟万物生长!

    (2017.4.24于青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青州古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v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