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大人

作者: 云水歌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08:27 被阅读0次

《渐行渐远》系列之五

“小大人”是我家乡的土话,用来称赞小孩的。如果一个孩子能像大人那样料理家务,照顾弱小,为父母分忧解难,甚至能在生活中独挡一面,就是“小大人”。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常常在外地工作,说是搞“社教”或“四清”运动。我住在外公家,他害痨病,传染给我,我妈回来,见我面黄肌瘦,病态恹恹,到医院照X光,把医生都吓了一跳,说两肺上的结核病灶像蜘蛛网一样,立即住院治疗。我又把这个病传染给了弟妹。院子里的所有孩子看见我们,就像看见洪水猛兽,撒腿就跑,避之不及。学校也叫我休学治疗。        

休学治病期间,同班的一个同学没有因为我有病而嫌弃我,有事没事就来玩。有一回他端了满满一大碗鲫鱼汤,说鱼是才抓的,新鲜得很。这我相信,因为我们经常一起去河里游泳嬉戏,水越深越急,他越是兴奋,仿佛“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他也喜欢深水静潭,因为在这里他能捉起来一些鱼。我看着他一个猛子潜入水底,鹭鸶一样灵活迅疾,在青荇中、石缝里徒手逮鱼,有时死死掐起来的鲫鱼,浑身金黄色的鳞甲亮晃晃的,比他的手大多了。        

他爹在铁器社打铁,妈在缝纫社缝衣,家在城外。说是城外,但那时候的县城很小,就是一个放大了几倍的集市,从城外的山顶上往下看,仿佛一个瘦高的人双臂伸直趴在地上;一条狭窄的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街道贯穿,中间一段叫“中心街”,东边的叫“东关街”,西边的叫“西关街”,城南靠河也有一条“顺河街”,充其量也就是一条小巷子。他家就在“顺河街”的外面。他虽然不坏,却很顽皮,他说他不是“乡巴佬”,真正的商品粮户口,只是住在城边,在家门口放一个屁,夹在裤裆里,小步赶跑到学校,还能闻到淡淡的臭味。        

上课时,他总是东张西望,不好好学习,所以学习成绩很不好;而且小动作特别多,有时弄得前排的女生突然尖声惊叫;老师对他就没有轻言细语地说过话,经常厉声喝斥他到教室最后面贴墙或者在门外罚站。        

有一天早晨,我去喊他上学,他正在厨房的灶门口忙碌。灶门外堆着少许干柴和一堆锯沫。灶台擦得干净光亮,坛坛罐罐、瓶瓶碗碗放得整整齐齐,大铁锅上盖着厚厚的草盖子,草盖和铁锅结合部,还用大湿布塞得严严实实。我问他在搞啥子?他一边用小铁铲往灶堂里添加锯沫,并轻轻拍紧实;一边对我解释,灶里有一点点燃烧的干柴,把它用锯沫捂住,又不让火熄灭,锯沫燃了烧得慢,也不猛。等放学回家,锅里的米饭就熟了,锅巴黄灿灿的。他怕我等急了,一边清理干净灶门口,一边说:“这里不能留下任何易燃的东西,留下了,搞不好就失火。我们家保不住,隔壁的人家也要跟着遭殃。水火无情。”他收拾好后,出门上学,没走几步,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跑回厨房,拿葫芦瓢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洒在灶门口,说是以防万一,怕火星子迸出来,或看不见的暗火蔓延。    

我不相信他真的能把饭做好。他用大人的口气说:“你吃公家的食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是你不会做饭,而是你从来都不做,也没有想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放学的铃声响起,他就急急忙忙往家跑,我还以为他怕锅里的饭糊了。跟他到家,他却跑到院子角落,那里有个仅容一人、用土砖和苇席搭成的、挡着装屎尿大缸的茅厕,紧接着“扑扑通通”一阵放屁屙屎尿声。不一会儿,他提着裤子出来,得意地笑着对我说:“蔬菜队的人隔一段时间就来拉大粪,一担要卖一角钱,一缸能卖几角。我们屙屎撒尿都在挣钱。我从不在外面拉屎拉尿,憋都要憋回来屙。”    

收拾停当后,他到厨房把锅盖揭开,热气腾腾,饭香扑鼻,没有一丝糊味。他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豁口的粗磁碗,里面装了小半碗豆腐乳,得意洋洋地说:“这也是我做的,你来一碗饭,尝尝我的手艺如何?”《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说铁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他比铁梅还能干。    

那年的八月,就如同京剧样板戏开幕之时,将大幕催拉开的紧锣密鼓,雷公、电母、雨婆和八月的第一天同时大驾光临。闪电在阴云密布的天空像金蛇狂舞,仿佛战争影片中的卡秋莎火箭炮齐射,一个连着一个震耳惊魂的炸雷,在房顶树冠上轰鸣;暴雨如注,不舍昼夜。几天几夜的肆虐,猛烈的爆发力挥霍罄尽,雷公电母和雨婆累得有气无力,又不肯罢休,于是阴雨连绵,断断续续。

整个八月都浸泡在雨中水里,人的心情有如在沼泽地里艰难爬行,消沉抑郁得仿佛暗无天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已经显得苍白无力,恰似飞沙走石中的一声轻微的叹息。主宰上天的不再是玉皇大帝,而是龙王爷爷;天空也不再是天空了,而是悬挂在头顶上的一座无边无际的漏湖溃海,不分昼夜往下泼水漏水。风是最没有节操的家伙,谁厉害就帮谁:烈焰滚滚,它就帮助火攻,“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现在是雨厉害了,就“雨借风势,风助雨威”,气势汹汹的秋季,提前一半时间把夏天撵跑了。

连绵不断的雨水,唯一让人感到的好处,就是每年到这个时候由天空和大地合成的、架在大火炉上热气腾腾的蒸笼熄火没气了。冷雨挟着冷风呼呼地吹,晚上得盖薄被子睡觉。听大人们说:某处的田被水冲了,某处的房屋又塌了,某处的人又淹死了,某处的庄稼又要颗粒无收。天气预报每天都说这雨下不了二天,但龙王爷好像专门来打天气预报的耳光,每过二天就抖擞精神,又狂风大作,暴雨淋漓。有时候满天堆积的乌云变薄变灰,就有人欢呼雀跃,说天要晴了,雨要滚蛋,但话刚落音,天又变了颜色,仿佛“还乡团”又回来了,更加穷凶极恶。        

城西的大水库装不下水了,开闸泄洪,说是水库建成后第一次放这么大的水,城里街道的低洼处流淌着齐脚背深的涓涓细流,他家背靠的“顺河街”也成了一条大溪似的浅水河;他家在地势高的地方,但水已经平到了门前空地的边沿,一个连一个的波浪鼓着劲儿,前仆后继地往空地上爬,前面浑浊的激流一片汪洋。

那天下午,雨婆大发慈悲,救苦救难,暂时停了,我在街上闲逛。听见有人叫喊:河里发大水了,有人捞了好多大鱼。    

人们都去看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洪水,万人空巷。我飞快向河边跑去,老远就听到洪水惊涛隆隆作响,好多人在那里看热闹。只见宽阔的大河里,水势浩荡,汹涌澎湃,成堆成团的藤蔓长草,时隐时现;枯木倒树,急疾而下;浊浪中几个黑头发的脑袋浮起又沉下。岸边的人有紧张担心的,有冷眼旁观的;有恶意鼓劲儿的:“上面又有大鱼下来了~”;也有好心泄气的:“快上来,小心被旋窝卷走了~”。好几个平时牛逼哄哄、趾高气扬,号称浪里白条、无影水鬼的精壮汉子,穿着裤衩在岸上装腔作势,色厉内荏地大声幺喝,就是磨磨蹭蹭不敢下水——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叫狗子不咬人,闷鸡子吃白米。” 

我一眼瞅见他弟弟在那里张望,就知道他在大水中捞鱼,跑过去问:“你哥在哪里?”他弟弟带着哭腔说:“下去半天了,也没有看到,莫被大水冲走了?”

忧心如焚地望来望去。过了一会儿,他从靠近岸边的浑水里钻出来,紧紧抱着一条和他差不多高的、没有头的鲢鱼。这是鱼在水的裹携下,从闸门冲出来,被溢洪道里的乱石斩首。岸边观战的人纷纷让出路,为他这个“少年英雄”喝彩。我上前帮他,他对我一笑,说:“好大的家伙,差点没搞起来。嗯,够全家吃好几天了”。    

我每次读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觉得这就是看着他写的。不,那个“弄潮儿”是酒足饭饱之余的欢快娱乐,而他却是为了全家人能吃上肉而奋力拼搏。   

那个时候,好多孩子都是“小大人”,在我们儿时的词典里,“娇生惯养”罕见得几乎是“子虚乌有”、霸气得能和“天方夜谭”画等号。   

我们什么都没有失去,然而,“当你失去了所有依靠的时候,你什么都会了”,却是那么似曾相识。    

       

2023年3月31日

相关文章

  • 《天空中的地图》第四卷 生生之谓易||第六十一章 丧失谷全舆图(

    “大人,小的知罪了,是小的有眼不识大人深浅,大人见多识广,小的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不敢了。只是,那天小的们确实拦了...

  • 2017-12-01

    写字小大人,写话小大人,背诵小大人,识字小达人

  • 小大人

    宝宝自从一岁半之后,语言能力井喷,经常一本正经说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话。也许是看绘本的原因,宝宝喜欢使用书面语。 书...

  • 小大人

    一桶拎不动,我来拎半桶。 坚实的脚步,紧握的手,好卖力! 清澈的井水缓缓倒出,滋润着菜地,标准的绿色食品! 如此认...

  • 小大人

    这几天从东校区经过,一直有一个小女孩大声地跟我打招呼:“盘老师好!”我也向她点头微笑。 后来次数多了,我才意识到不...

  • 小大人

    宝宝昨天趴在吧台吃东西,他说妈妈你帮我剥碎,我咬不动。我过去一看,他在吃干脆面,我说别吃了。 过了一会,他带着哭腔...

  • 小大人

    国庆假期返程,7天,没日没夜,白天黑夜连轴转的带白,白天,到处疯玩,不放心,像个丫鬟一样背个水壶,拿着马甲跟着。晚...

  • 小大人

    还差六天,宝宝就半岁啦!我们越来越发现,他真的是啥都知道呢! 你看: 从他刚生下来,他就晓得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他是...

  • 小大人

    从现在开始要学会做个大人了 你要学会不要逢人就说你的苦 手中的糖果可以消除的就不要叫嚷了 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 看...

  • 小大人

    盼着放假,好好的睡一觉。平时太忙,总觉得缺乏睡眠。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当拥有时,是不是总觉得没有什么? 真的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小大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df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