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旋风,认为心灵鸡汤有毒,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心灵鸡汤的畅销,因为心灵鸡汤读起来真的很爽。那么,问题来了:
心灵鸡汤为什么读起来爽?
读心灵鸡汤的人大部分是想改变自己的年轻人。当他们看到励志标题、包装精美的心灵鸡汤书籍,就会产生某种兴奋和冲动,忍不住拿起来阅读。
阅读过程中,你不需要思考什么,只需要跟着作者的思维走。作者用自己身边朋友成功改变自己的故事,来跟你描述一个美好的情景,告诉你只要努力就会和他朋友一样能够改变自己。读完故事,你会感觉自己就像故事中主人公,充满幻想改变自己后的兴奋和冲动。
大量研究证明:我们的大脑基本上无法区分是幻想而产生的愉悦感,还是实际的愉悦感。
心灵鸡汤能否解决问题?
读完心灵鸡汤后,过两天,你可能忘记了书中大部分内容,只记得当初读完后很爽。因为不需要思考的阅读,往往很容易忘记。接下来,你并没有实际的改变自己,跟往常一样,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心灵鸡汤畅销的背后,是年轻人急于改变自己、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想改变自己本身是件很好的事,但改变自己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你需要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所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改变自己的关键。
既然心灵鸡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你需要进行主食阅读,从主食阅读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再将书中方法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就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缺少的是主食阅读
何谓主食阅读?主食阅读和心灵鸡汤又有什么区别呢?回答这两个问题,就涉及阅读的分类。阅读,这种给头脑的饮食,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这一类很像是让我们有饱足感的主食。主食阅读,又可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这类书籍包括各种方法类、心理类、思维类等实用类书籍。
第二种阅读的特质,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很像是饮食分类里的“美食”。美食阅读又可称之为“思想需求的阅读。这类书籍包括文学名著、历史类、哲学类等经典书籍。
第三种阅读,口感不错,好比生活中零食。前文提到的心灵鸡汤就属于这种阅读零食。这类阅读,吃起来爽,也能提供少部分营养,但是并不能帮助你解决现实问题。这种阅读称之为零食阅读,只能当做饱腹后的点心,不能充当主食。这类书籍包括心灵鸡汤、励志类等书籍。
第四种阅读,没有营养价值,反而有毒,好比生活中的垃圾食品,称之为垃圾阅读。这类书籍包括色情小说、暴力小说等劣质书籍。
年轻人如何分配阅读时间呢?
急于成长的年轻人,面对以上四种阅读,如何合理的分配阅读时间呢?
主食阅读占比70%。首先,通过主食阅读,直接获取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能够快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主食阅读本身就需要大量时间。因为主食阅读不仅仅是了解书中的方法和知识,而且要求你实际掌握方法和运用知识。在这过程中,首先需要你理解书中的方法,其次需要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刻意练习和实践运用。
美食阅读占比20%。美食阅读作为思想需求的阅读,能够帮助你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让你更清楚的了解人性、了解自己的内心。主食阅读是告诉你怎么做的方法和知识,而美食阅读却能够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
零食阅读占比10%。零食阅读作为阅读中的点心,有部分营养价值,适合充当主食阅读和美食阅读的调剂,偶尔喝点心灵鸡汤还是可以的。
以上只是从时间角度来分配阅读比例,另外,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和状态来合理安排阅读,如早晨精力充沛、状态好的情况下,非常适合进行主食阅读;晚上十点,心态平静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美食阅读;零食阅读可以在周末的下午,花1-2小时,来获得一次很爽的体验。
结语
年轻,正是能力成长、知识积累的黄金阶段,需要大量的主食阅读,来进行营养供给。在这里,跟馒头一起进行主食阅读,获取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