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身处绚烂景色处,易让人浮想翩翩。对一个远游他方且心念故居的荡子说来,孤独感并不会因为繁丽而减弱,反而增强了绵软的韧劲。
思乡之情不会烈火灼心,而是江东海潮一波卷来。等这念头还没息灭,又一波奔涌上头。它提醒你秋天到了,提醒你鸿雁南飞了,提醒你岁月不尔驻,提醒你在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之间,你还将熬费心神,或者才能做个归人。
鸿雁、鲤鱼可以传书,而这位主人公却没有那么童话,他告诉你,思念就是实实在在的,多一分近于软,少一分近于冷。它不呼天抢地,也不铁石心肠,正像田田荷叶折断了,全是隐隐约约的丝线。铁心的人感受不了这种情感上的巧劲,也不能指望他们能拨开寂寞的阁窗。“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有什么稀奇?感动的起始点常常不是交响乐式的磅礴力量,而是一缕香、一点光式的颤动,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芙蓉,一种是木芙蓉,王维《辛夷坞》就是写这种草本植物的。另外一个,就是荷花的别称。既然“涉江”,那就是荷花了。荷花中的莲子,在诗词意象的文化传统中,取其谐音叫“怜子”,爱怜的意思。“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不是他真的在玩赏莲子,而是赏味所爱之人的音容神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意境是清新的,朴素的。芳草不知秋,灼灼莲华是轻艳的景色。泽中意兴盎然,得及荷丝百尺长。周遭是美丽的,而“我”所见所闻所动所想,又为什么呢?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人不是有周密计划才来采撷的,在他手里有了几束花以后,他想起来花可以送人,第一个念头,是远方的人。这句有自唱自道的风味。远方的人看不见听不到,花也送不去闻不得,看似自说自话,实是自感自伤。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稀罕,包括这朵荷花。从荷花到远方,从有所得到有所思,是思想的一个转折。我所爱的不可见,我所赠的不可寄,只能桎梏在明丽之中,空乏感从此而生。从江到远道,诗的视界开始扩大了。这种大,也把诗人的小包围住,情没有出离之处。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句让我想起后来岑参《逢入京使》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大概就是从此诗化出。旧乡可以憩迟,可以话长,可以依恃,但此时只能“顾望”,且路途遥远,浩浩无已。《古诗十九首》里,有很多离妇之怨,这首却反过身来,讲游子愁语。岑参有入京使臣为寄,当时他无纸无笔,只马前口说数语,托使臣传报平安。机会是难得的,来去是繁匆的,那句平安也让岑参有所安定,但本诗的作者真是“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也在求索回乡之道,然而上下皆失。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最好的文学作品,不会夸大、矫饰本然如此的情感。既然同心,本合一处,只是却有很多不可定的因素,比如战争、商贸、征役而分开,什么时间重逢也是不可定的。到此,诗人也感到无限悲观,一眼看到穷末,因而满心忧伤。宋代秦观所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处相比较而言,则落了下层。因为,本诗的寓言撬动了人生本质的无定、无限,情思的中和可以称质地醇厚,给人以解脱不开、环绕其中的哀响,而秦观则要单一得多,浅近得多,市侩得多,几乎不知他自信在何处。
诗人的心情是逐渐低落下来的,而他的视野是逐渐放大的。也可以说,他对未来充满质疑、彷徨、失望。那朵象征希望与爱的荷花,没有往外发射的活力,只能“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在秋天枯残。
一开始人们爱的是山中兰花,出人头地后,觉得牡丹太俗气,于是爱荷花。可是荷花的品格也要被折煞,就选择隐居,爱上菊花。菊花死了,他们又退一步爱梅花,既不争抢,也不在显眼的位置。有一部分人节节败退,才有另一些人得寸进尺,东汉就是这么奄奄一息的。
这首诗的第二、四、六、八句的第一个字,恰好可以作为本诗的意旨,理解了“兰所长忧”,也就知道了荷所长忧。他们的忧之所在,正是《古诗十九首》里所有人物的痛点。《古诗》还在,那么,痛点就依然在。
本文系《古诗十九首》随笔第5篇。转载请联系慕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