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授权
文集目录《谷离子 —— 品读姜维传》
前情提要
与曹操对峙潼关,决战渭南的“关中十健将”究竟是何人? —— 品读《三国志·姜维传》番外第一期
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之时,大将魏延真的谋反了吗?—— 品读《三国志·姜维传》番外第二期
各位历史迷,大家好,我是谷离。
纵观三国英雄,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在选择面前乱了方阵,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贾诩有关“选择”的故事。
贾诩第一次选择
贾诩,字文和,西凉武威姑臧人。小时候不出名,只有汉阳(天水)人阎忠对他好奇,称他有张良、陈平的才能。
董卓入洛阳之后,废了刘辩,立了刘协,并挟持皇帝迁都长安。贾诩被任命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的帐中。然而,董卓被打败,牛辅被杀,众将惊恐。董卓帐下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准备解甲归田,解散拉倒。
高希希版《三国》贾诩贾诩并不想这样做,跟众将说:“听闻长安盛传要屠杀西凉人,如果我们就此解散,哪怕是一个小小亭长,也能致我们于死地。不如我们聚众西行,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事成了呢,就当是为国家献身,失败了呢,我们在解散也不迟。”
就这样,大家都听从了贾诩,果然将长安攻陷。
第二次选择
然而,好景不长,郭汜和李傕等人又在长安互相打了起来。贾诩劝和的过程中,趁机释放了皇帝,并交还了印绶。
不过,贾诩觉得关中是待不住了,于是暗中联络张绣。张绣远迎贾诩,并且对他很好。
贾诩也要报答张绣的知遇之恩,便建议他去联合荆州刘表,但是事情未成,曹操便来攻打张绣。
两军交战,曹操撤退的时候,张绣要追击。贾诩说:“不可追击,追击必败。”张绣不听,于是去追,结果中了曹操埋伏,大败而归。
贾诩又赶忙说:“赶紧去追,追击必胜!”张绣就纳闷儿了,刚刚说不追,现在又要追,逗我玩呢?
贾诩解释道:“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这下听从了,忙去追击,果然获胜。
第三次选择
胜了曹操一局,贾诩的名声传开了。官渡之战前,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思考一下,准备答应。
贾诩不同意,径直坐在了张绣的位置上,对着袁绍的使者说:“谢谢你们家主公的好意,但是你们主公的自家兄弟都水火不容,怎么能管理好天下王土?”
袁绍的使者被气跑之后,张绣很惊恐,说:“这下咋办?”
贾诩从容地说道:“投靠袁绍,不如投靠曹操!”
张绣觉得袁绍强而曹操弱,大为不解,便问贾诩缘由。贾诩总结为三点,说服了张绣。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
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
张绣主动归降,曹操见到贾诩十分欢喜,“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后来,在贾诩的谋划下,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为之后平定北方打下了基础。
思考中的贾诩第四次选择
曹操去世之前,曾为曹丕和曹植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甚是苦恼。曹丕虽然年长于曹植,但曹植的才能和名望更胜于曹丕。曹操帐下的大臣们都分成了两派,暗中争斗不休。
后来,曹丕托人询问贾诩如何自保地位。贾诩说:“您本身就是正统继承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平时多多学习,低调处事,不违背作为儿子的道义就行啦。”
曹丕听进去了,受到了启发。
后来,曹操私下以传位之事咨询贾诩,贾诩不作答。曹操很奇怪,问贾诩为何不答。
贾诩这才缓缓说道:“我在思考袁绍父子们和刘表的父子们。”
曹操听后大笑,知道贾诩在暗指袁绍和刘表父子不和的故事,于是心中有了定论。
之后,贾诩自认为不是曹操的旧臣,又因自己策略过一些深长的计谋,害怕被人猜疑,于是闭门不出,退出朋友圈,子女的婚姻嫁娶也不攀高官。
贾诩自知非曹操旧臣第五次选择
曹丕继位以后,拜贾诩为太尉,询问统一天下的大计,“先伐蜀,还是先伐吴?”
贾诩的回答很全面,但重点在于“先文后武”。贾诩希望曹丕先处理好曹魏国内的事情,施行德政,增强国力。贾诩原话如下: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然而,曹丕没听他的,在之后的江陵战役上,大败而归。
谷离评论
贾诩以七十七岁高寿去世,位极人臣,荣列三公。但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多次面临选择的时候,都能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且算无遗策。
贾诩不仅会为自己的主子谋筹,更会为自己划策,生怕功高震主,是个十分懂得取舍与退让的人。
但是,在后人的评论中,贾诩也不免遭到很多贬骂。例如,鼓动郭李攻打长安,造成了三辅之地的动乱,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