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石榴花开日常随笔记遇见最美的文字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百八十九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百八十九

作者: 飞鸿雪舞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00:03 被阅读0次

卷三 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

四十三、论因缘

【原文】余不喜佛法,而独取“因缘”二字,以为足补圣经贤传之缺。身在名场五十余年,或未识面而相憎,或未识面而相慕:皆有缘、无缘故也。己亥省墓杭州。王梦楼太守来云:“商丘陈药洲观察,愿见甚切。”予不解何故。晤后,方知其尊人讳履中者,曾在尹制府署中读余诗而爱之,事已三十余年。其夫人李氏见余名纸,诧曰:“是子才耶?吾先君门下士也。”盖夫人为存存先生之女。先生名惺,宰钱塘时枚年十二,应童子试,受知入泮。因有两重世好,欢宴月余。别后,观察见怀云:“早从仙佛参真谛,且向渔樵伴此身。”又曰:“犹记何郎年少日,新诗赏共沈尚书。”

[译文]我不喜欢佛法,而单单取了“因缘”二字,认为它是可以弥补圣经贤传的不足。
我在官场上混了五十多年,有一见面就讨厌的人,也有没有见面就十分倾慕的,这都是有缘与无缘的原因。己亥年省墓杭州。王梦楼太守来说:“商丘陈药洲观察,非常想见你。”我不懂这是为什么。见面后,才知道他的父亲叫履中的,曾在尹制府官邸中读我的诗而喜爱;这事已过三十多年了。他的夫人见了我的名纸,惊诧地说:“是子才吗?这是我父亲门下的学生。”夫人是存存先生的女儿,先生名惺,主管钱塘的时候,我才十二岁,应童子试,受到他的照顾。因为有两重的世交,就一起欢宴一月多。
别后,观察《见怀》诗说:“早就跟着仙佛参透了真谛,和打柴的人一块度过余生吧。”又说:“还记得何郎年轻的时候,一有新诗就和沈尚书一块欣赏、朗读。”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写了论因缘,认为余不喜佛法,而独取“因缘”二字,以为足补圣经贤传之缺。身在名场五十余年,或未识面而相憎,或未识面而相慕:皆有缘、无缘故也。然后举例说明之。

别后,陈观察《见怀》云:“早从仙佛参真谛,且向渔樵伴此身。”

又曰:“犹记何郎年少日,新诗赏共沈尚书。”

相关文章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百八十九

    卷三 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 四十三、论因缘 【原文】余不喜佛法,而独取“因缘”二字,以为足补圣经贤传之缺。身在名...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二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〇 尹公作诗 【原文】尹文端公总督江南,年才三十,人呼“小尹”。海宁诗人杨守知,字次也,...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十八、讽显者之诗 【原文】有人哭一显者云:“堂深人不知何病,身贵医争试一方。”说尽贵人患...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八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六、赵孟斥子 [原文]《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伯有赋《鹑奔》。赵孟斥之曰...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三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十八、无需舍已为人 [原文]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三 门户之规 [原文]: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四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 重神轾格 【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引用他言 【原文】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四、切勿抄袭 [原文]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百八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sr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