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心情随笔素材抽屉
当初虐我千百遍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其实答案真的是标准的

当初虐我千百遍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其实答案真的是标准的

作者: 路老二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08:31 被阅读0次
    当初虐我千百遍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其实答案真的是标准的

    作家周国平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差点不及格,周国平说:“我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数还不如学生”;后来作家阿来参加《开讲了》,也发出这样的感叹,估计也很难及格,教育专家:正常!

    近几年都爱出这样的笑话和尴尬,专家和出题组也很无奈,毕竟语文还是要考试,阅读理解还是要做。广大网友同学抓住这个不放,一边愤愤不平一边道当初的那些“坑”和套路。不过很快命题专家组也很完美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现在语文阅读理解的作家们——都不会自己跳出来说:这真的不是我想表达的。要是真的跳出来,那就吓人了。

    请先试图做一下下面几道阅读理解题目。

    原文:晚安!作者:鲁迅

    题目:请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简单解析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

    答案解析:晚,点名了时间,说明当时是一个乌黑的夜晚,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安,表现出了人们在这样的黑暗社会里还能安,从侧面表现了人们的麻木不仁。感叹号则体现了作者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原文:我看到那深蓝色的窗帘……

    作者:鲁迅

    问题1:为什么要强调我?

    问题2:为什么鲁迅要看蓝色的窗帘?不看会有什么后果?

    问题3:窗帘为什么是深蓝色,衬托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心情,揭露了他什么癖好?问题4: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鲁迅写看蓝色窗帘的深刻含义。

    我想鲁迅要是活着,应该很痛苦吧。这样的题目,估计他也很难给出标准的答案。

    这些例子,其实都有一些恶搞偏激和娱乐的形式,不代表真正出题人的命题方向和意图,但是究竟要考核和给定怎样的方向,也只能靠个人感悟、领悟、揣摩。

    要我说,语文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成文的那一刻,作品也就不在属于作者了。

    道理其实是这样的。考试只是借用一下文章而已,作者写文章时也只是写自己感受而已,他不会每写一句就考虑为啥写这句的,如果那样写的话也就不会用他文章做考题了。

    本来这些就是理论化的东西,而且可能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不是一波人。他可能没有这么想,但是确实实实在在对这篇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影响。当然,现在的教学,这方面有点过度,而且在大家没有足够多的阅读量、写作量去学这些东西,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对自身学习没有多少好处。

    语文学起来又比较困难,大家都习惯于望文生义,不求甚解,通俗简明,偷工减料。把母语拿出去深挖出新出奇,还要为难考生,也要衡量和判断高低,就更棘手了。

    也有人说语文题有一半是政治题,答案就是结合文章把政治目标说出来,你就离正确答案不远了。这种说法就有点有意抬高和夸大语文阅读理解的社会、政治运用。

    也不能去批判说这是一种奇葩的教育方式考核方式。那些文人墨客连听相声都得要听出启发,觉得必须要有教育意义,文化程度太高思想层次已经不是大众可以理解的了。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陪伴孩子成长和让学生学会做人,阅读理解其实也是教人。

    理科生就很悲哀,因为阅读理解没有一是一二是二,不是对错就是黑白这样的观点,不够直截了当。主观题答案不统一,只要踩到点,都可以给分。

    但是其实这就是阅读理解说要考察的核心和理念。

    价值是多样的,奋斗方向是多彩多姿的,道路是各有千秋的,成就是不拘一格的,幸福是各立标准的,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对一件事情的评判标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没有正确和标准的说法。

    给定的那些材料,像一个一个的人,一件一件的事,考察的结构,很像是“人与人的关系结构”,你要在人言人语中,很快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有怎么的意图目的。先评判概括,而后理解和分析,最后抓住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你会发现,到了社会、到了一定级别、一定的年龄,语文的重要性。阅读理解,你对语言的理解,你的表达水平,你的谈吐,你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很多都是阅读理解培训和培养出来的,这是实际情况。

    阅读理解只是一种工具而已,都是引导你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像一句诗词,各个时代的理解都不一样,但不会影响他的流传。

    其实阅读理解考察的是一个时代的标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这种题目不管作者怎么理解都没用,重点是出题老师是怎么理解的,不然你写了作者的答案也是零分。出题者还是应该在出题后找作者本人答题,尊重作者本人意见,当然是作者的意思,作者才能给标准答案。如果作者本人做不出来,只能说明题目出错了。

    其实不管作者怎么想的都是一样的,只要你理解、分析、归纳、总结并且就对某一篇文章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概括、判定、理解并且赏析到位。这就是教育的意义,阅读理解承载的,就是这样的功能。

    一是有清晰的化繁为简,二是结构关系的理解与评判,三是对于某一事物、事件、人物自己应该有的看法,四是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标准和主旋律。

    这,其实和做人又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初虐我千百遍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其实答案真的是标准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zj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