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好好学习》,感觉这本书点通了自己的几个学习疑惑。而晚上听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分享后,感觉关于学习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
这个秒杀一切学习方式的方法就是——以构建心理表征为导向的学习
此时,估计你也是一头雾水!没关系,当你一头雾水的时候,可能就是你脑洞大开的时候,而如果一听就懂提升的价值也就少了!
一,为什么那个90后的小屁孩当上了百度副总裁
他叫李叫兽,营销界的牛人,去年成为百度公司副总裁,关键人家是90后,不得不服!
你会发现,时代变化,异军突起很多!比如彭小六,彪悍一只猫……
那他们为什么会突然崛起呢?他们比你有长期的积累?效率更高?资源更丰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他们的认知高度比你高!
简单地讲,就是同样做一件事,有些人他能够比你更看到核心,看到根本!比如关于沟通,有些人就知道自己使命地讲,有些人就懂得如何打通对方的情绪,让对方先从情绪上接受自己,然后进行说服。
二,如何像他们那样牛逼!
1.所有的认知都到关键点上
你相信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有核心关键吗?
比如练武,首先得站桩,打好马步……比如下象棋,首先得搞清楚每个旗子的具体走法。比如学车,你得先学会平衡……比如学习数理化,我们得先搞清每一个关键概念……
比如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目标管理,比如自我管理的万用套路GROW模型中,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着四个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些无聊,甚至看不到多大变化!但要成为高手,这是必须经历的!
2.所有关键点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就像你学象棋,你虽然学会了各个旗子的做法,甚至很精通,但你不能把各个旗子的关系连在一起,你还是菜鸟一个。
就如同你手上有一个个非常漂亮的珍珠,但因为你不能将他们串在一起,那些珍珠孤零零散落,也就不能发挥他们的价值。
而我们学生时代学习的时候,似乎每个概念都能理解,但还是做不来题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听到的道理不能喝生活关联在一起,如果知道一两个,也足以过好这一生了。
或许你也想到了,关键点之间的关联并不是简单地想想就能关联到的,而是需要你在生活中不断去实践,应用,不断强化确认这种关联,最终关联深深地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印记。
如同当年我们学习数学时,除了掌握概念,还会不停地做题,只是有些人懂得找到其中的关联,做一题顶十题,有些人则机械式做题,题目变一下就傻了!
三,顶级学习法的核动力
核动力是什么?就像是我们的心脏,一旦停止跳动,一切都完了;就像是核潜艇,只有有了核心,就能跑得快
顶级学习的核动力是什么呢?
那幅画面,那幅关于XX的画面。
这就是核动力,你能理解吗?
如果能,你就不会看本文了!
我们试着想想:当提到以下关键词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管理,成长,加薪,求职,结构化思维……
当我提到同一个关键词的时候,是不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画面呢?就像是同样是看到蜡烛,有些人想到了教师,有些人想到了黑暗,还有的人可能想到了皮鞭!
拿个比较严肃的案例,比如我提到结构化思维,有些能可能会想到“金字塔原理”有些人想到“结论先行”,有些人则一头雾水。而对于我,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图,有横向,有纵向,有几个关键点,每一个关键点都有相应的重点。
相对而言,对于结构化思维,我想起的画面可能会比你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在结构化思维方面,我相对比较好。
高手的心理表征更加符合实际,更有效率。
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更好的心理表征,然后全力以赴地构建自己的心理表征。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某些事都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系统,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最优秀的操作软件,装在自己的大脑里,然后不断调试,让他们成为我们大脑处理器的一部分。
比如关于沟通,我经常用的软件是大脑的三结构模型;关于自我管理,我的主要处理软件就是GROW模型;关于求职我的处理软件就是车日路模型和CD模型;……
这一个个心理表征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个最底层套路!掌握它们,会让你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就如同当你你掌握了一个数学规律后,迅速秒杀一堆作业的快感!
四,如何高效构建心理表征
前面我们搞清楚了这个顶级的学习方法是构建高级的心理表征,它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现在到了如何构建了,也是本文的核心!(这个学习的背后逻辑就是what,WHY,how,这个套路也是很多老师教学生的套路)
回到主题:六大步骤
1.导师(找到该领域的牛逼老师)
2.关键词(让老师提供5个关键词)
3.构建(彻底吃透这五个关键词)
4.关联(理清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5.刻意练习(把自己的练习结果和所建立的新心理表征践行对比,修正)
6.复盘(分析练习成果,积极修正,直至植入骨髓)
以我当年修炼结构化思维为例:
1.导师。比如当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于是我对于结构化思考很敢兴趣,于是就买他的书,以及其他相关书籍,报名他的课程,学习基本方法。
2.关键词。而学习过程中其实就那几个关键词,理解,重构,呈现,等关键词。
3.构建。在每个关键词后面其实还有其他关键词以及要点。会让我们产生很多联想。
4.关联。当我理解了每个关键点后,结构化思维在我的大脑里就形成了一张知识网络图。
5.刻意练习。前面三个步骤,就是我建立“结构化思维”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我大脑里已经有一个标准了,于是在工作表达时,在写文章时,在看别人的文章和听他人讲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去对照,这样的表达是结构化的吗?如何去提升。
6.复盘。这方面我并没有刻意去练习,我想下次有机会可以严肃地去看看自己以前的课件以及文章仔细复盘下。
以CD模型-人与企业互动的模式为例:
你会发现我们和企业的互动不外乎这这个模型,这个模型是从古典老师那边学来的(导师),这个模型不过是几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都有其意义(构建),关键词之间都有其内在联系(关联),我将其运用在我的职场以及帮助别人分析他们的职场(刻意练习),我自己以及他人的运用反馈(复盘)。
类似的学习套路还有很多,建议你找一个你最熟悉的试试看。
几个个误区
1.不找导师,盲目开始。你很努力?低效的努力。
不愿意付出代价,但却付出最高的代价。
2.以为知道了关键点就完全掌握了。
珍珠还需要串在一起才能成为项链。
3.懒到死。
自己不构建心理表征,张嘴就问,最倒霉的是:别人告诉你答案。
4.以为刻意训练就是努力训练,刻意训练的前提是你得到高级心理表征。
5.从来不反思,不回顾,学到零散的点,无法串联成一个整体
结束语:
回头看看永澄老师今晚的分享以及以前在橙子学院的分享,其实都是在传递着一个个高级的心理表征。而晚上也非常感谢他传递的关于学习的心理表征,我,为了方便理解,当做软件吧。
现在我也只是大概建立一个如何学习的软件,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去践行,方能对这个软件有更深地了解,才能真正让他属于我大脑的操作系统。
现在回头想想,学生时代本该掌握这套系统了!比如我们学习数学,导师就是我们的教科书(老师算么?我认为不算,因为很多老师也不懂得高效学习),关键词就是一个个概念,构建(就是对一个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关联(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对比等),刻意练习(不断做题,在做题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让自己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不断地向正确靠近),复盘。
可惜,我们很多时候才不会去理解什么概念,更别说去对其进行关联了。我们一上来就是做题,做题,做题……
此刻,外面黑乎乎一片,而我对于未来的学习,却越看越清。我希望自己能够用这个学习套路,在几个关键的学科中,都能建立一个个正确的心理表征(思考套路),相信未来我的思考会越来越高效,越来越科学的。
网友评论
2,思考:本质上还是讲套路、模型
3,类似新型成功学,和李笑来打开他人心智方法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