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0357/8b6491eb6586d61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0357/a6c8ae5d6fe360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0357/f7be904b2ccd3196.jpg)
瘦竹斋日札二十
配音:从老人这里我们还得到一个重要线索,齐华珍烈士的女儿伍云当年从内乡远嫁西峡后生有两个儿子,并且她的丈夫目前还健在,于是我们在老人的带领下直奔西峡县。
画面:齐女婿家
配音:这位就是齐华珍烈士的女婿,如今已是82岁的高龄。由于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现在他和孙女李苹生活在一起。
同期:记者:伍云给你讲过他爸爸去哪里没有?
齐女婿:没有,不知道!
记者告知烈士牺牲情况
配音:确认这里是齐华珍烈士的家人后,寻访组决定把牺牲证明书交给他的亲人。
同期:发证
(抒情)齐孙哭:我想去看一下,也知道了我有个老人家为国立过功,能得到这个荣耀是一生难见的事!(齐女婿为齐孙拿毛巾擦眼泪)他们给我们立下了这么大的荣耀,不知道他们是这样牺牲的,给我们立下了很好的榜样!我很想去墓地上看看,扫扫墓,了却我们的心愿!
女婿:没有墓碑,反正——(哽咽)
配音:虽然对家中的这位先人并不了解,手捧烈士证的李苹仍然感慨万千。
同期:李苹:看到这不仅仅是一张纸,虽然我没见过老太爷长什么样,但是看到这个就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战士站在面前,在告诉我们几十年漫漫回家路。
配音:今天,这张流散在外58年的烈士证终于回家了。齐家人随后来到齐华珍烈士的安葬地点进行祭拜。
现场+同期:纪念碑前哭、说,孩子献花篮
李苹:我爷爷本来也要来,年纪太大没能来,以后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齐孙捧土带回家
(抒情)
回顾MV
配音: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寻访,虽然历经失落和波折,但我们也分享了真情和感动。毕竟,我们为两位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毕竟,我们做到了对一段历史的追忆和铭记。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烈士的亲人没有找到,如果您有这些烈士亲人的线索,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烈士信息滚屏
八、“多说几句”隔断
主持人:杨连山老师说,从他淘到这8份烈士证书那天起,他的肩上就多了一份难以放弃的责任,虽然在帮烈士找家的路上充满困难坎坷,但他会不知疲倦的继续寻找,他要把这些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牺牲证明书送到烈士后代的手中,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是脆弱的,当战场上那些年轻鲜活的生命倒下时,我们甚至叫不出他们的名字。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去珍惜;而那些为此牺牲的先烈们,更值得我们用生生世世的记忆去珍惜、去尊重、去铭记、。
今天节目就是这些,明天同一时间欢迎继续收看《情感密码》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红色记忆!
9月5日
早起6点,床头的表铃响了,忙喊小琴,走去跑步。小琴睡那儿摇摇头说,累得慌,不想去跑。我自个儿一个人去跑步,归吃了早饭,小琴领了杨宝宝上街买东西去了。小琴说,今儿个虎娃坐车6点到南阳,我要给他找人说媒,又要粘地板。两妮儿走后,我趴在卧室的床边写日记。九点半时,给南阳晚报记者于欢打电话说,我周三去郑州做节目,下午和情感密码的编导李沛做了沟通。她说了提问的几个角度,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到演播厅录,结果主持人穿的衣服不适合国庆节气氛。节目也有二个小瑕疵,让周五上午重录了一遍。我重点从女儿和父母一起寻找烈士后代,做生活中的谷子地,烈士证在国庆节送到烈士后代手中的现实意义,烈士证告诉我们新中国的建立,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常常说,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只是抽象的概念。烈士证唤起了人们对那段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的记忆,扣着咱们南阳晚报的主题来讲。于欢说,啥时间播出啊,到时间看看。我说,10月1日,河南台一套6点播出,晚上十点河南二套重播一次。于欢说,我给主任说说,再写一篇。打了电话,继续写为烈士找家的日记。
午饭后睡午觉,二点多时,杨宝宝拿了我的手机到卧室对我说,爸,你的电话,是电视台窦老师打来的。我接了电话,窦老师说,你已经回到南阳了吧,很遗憾,我没有把你送回南阳,我过几天会去南阳。齐华荣烈士是4纵多少旅的呀。我说,我看一下。到客厅拿了烈士英名录看看说,四纵共有4人,齐华针、单华荣、张万有烈士都是4纵13旅的,赵明山烈士是4纵十旅的,王春法是15军44师131团炮连的战士,任守连是9纵27旅79团的,张文武是13纵38旅112团的,平玉山是4纵的。窦老师说,好好,我问一下台里有啥安排,我再给你说,过几天我就去南阳了。我说,好的。
一点半和小琴、杨宝宝一路儿上街,她们俩先去工业路建行办卡,我到工业路邮局给李沛寄了回程的车票,并写了一个字条,李老师,你好,忙,现将车票寄去,节目播出后,麻烦你把光盘寄给我,谢谢。杨连山,09年9月6日。寄毕,和小琴、杨宝宝去理工学院,进了大门,路两旁皆是搭的方伞,是各系接新生的,一直往后骑,到东南角的女生宿舍楼上312室,杨宝宝忙着收拾东西。然后,我和小琴归。
回到家里,看新闻,9月3日、4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发生了用针刺人事件。乱世用重典,重典必有效。
晚上十点多,看了电视,到卧室睡觉。半夜里,驾着祥云,忽上忽下,乘着小舟,沉沉浮浮,欲神欲仙,和妻子小琴幸福了一回。
9月6日
早起6点起床,小琴嫌累,不想去跑步,我一个人去跑步。归,吃了早饭。
下午三点,骑了自行车去八一路磨具厂小阎废品站,淘了7斤旧书,10元。又从工业路到汉画街乔家废品站,淘了15斤旧书,22元。后又到武侯路老丁女人旧书摊,买了二本红宝书,5元。
这两天,重点寻找的是张文武烈士的亲人。张文武烈士寻找的过程真曲折呀,最大的障碍是名字不符,资料不全,张玉峰说叫张文武,而其叔则说叫张文成。门上的邻居则说叫四麻子。张玉峰看了河南台都市频道的节目,受节目的影响,以为是应该叫张文武,张玉峰他叔则是受南阳晚报的影响,南阳晚报最初的报道是张文成,而张文成是我笔误,将武写成了成字。其实,他们包括邻居读不知道叫什么,邻居只知道当时在家的外号,人们都喊他叫四麻子。
【事件链接之 八 】 赵家山战役
华北军区第1兵团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有关战略决战的统一部署,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以一部兵力攻占太原城东松树坡,城北苏村、阳曲、兰村,城南化七头、赵家山、邱沟等据点,以火力封锁了城西、城北的飞机场,将守军进一步压缩在纵横各不过15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之后,以部分兵力坚守前沿阵地,监视守军,主力转入休整。
至19日,相继攻占黑驮、石人梁、大窑头、大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驼寨等筑垒阵地,歼灭守军一部,迫使罕山守军1个团投降,占领了东山主峰罕山及大部分守军阵地。阎锡山集中主力第30军和暂编第10总队,在炮火支援下,对牛驼寨实施多次猛烈反扑,第7纵队等部与之激战3日,予以重大杀伤后撤出牛驼寨。为摧毁太原东山防御阵地,夺取攻城依托,第 1兵团司令部再次调整部署,集中兵力攻打城东4~5公里的四大要点:以第7纵队进攻牛驼寨;第8纵队进攻小窑头;第15纵队进攻淖马;第13纵队进攻山头。26日,解放军向上述要点展开全线攻击。守军凭借险要地势固守顽抗,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解放军连续攻击,多次打退守军反扑。经19昼夜反复激烈的争夺,至11月13日,解放军全部攻占牛驼寨等东山四大要点,歼灭守军 2万余人,控制了城东主要阵地。与此同时,晋中军区部队攻占城北之青龙桥、城南之许坛和汾河西岸之南北堰等据点,紧缩了对太原城的包围圈。
赵家山战斗是太原战役的重要一部分,张文武烈士就是在赵家山战斗中牺牲的。
太原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1.5万人,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20个师,共毙伤俘13.5万余人。太原解放后,大同国民党守军万余人见大势已去,也于4月29日接受改编,大同和平解放。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20个师,总计13.5万人。大同国民党守军万余人,见大势已去,于 4月29日接受和平改编。至此,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使山西全境获得解放。
9月7日
十点时,窦老师打来电话说,今儿去南阳,带上省政协文史委高蓉生主任,对张文武烈士再次确认取证。我说,行啊,我在学校等着你们。一点五十分要值班,匆匆到学校。二点半时,有一个中年男人进来问,你是不是杨老师。我说,是呀,你有啥事。他说,我看了报纸上找烈士的事,我有一个叔,外出当兵没有回来。我说,你说说情况,你贵姓。他说,我叫张加林,在南阳市盐业局工作,是汉冢乡杨庄村人,解放罢,属老南阳县。听我奶说过,有一个叔和几个人一路儿叫抓壮丁了,后来听说当兵投八路,在哪儿叫打死了。叔一走,婶儿也气的得了精神病,后来没有法儿生活,改嫁了。也没有留下后代。我说,叫个啥,哪一年出生,啥时间当兵去了。
这时,手机响了,是窦老师打来的说,到了新华西路。我说,正好有一个人找张文武烈士的,你们过来了了解一下情况,我到门口去接你们。关了手机,到学校大门口,车已到了,我给看门的朱师傅说了一下,开了一扇大门,让车开进来。车停在了松树下,我走上前去,窦老师下了车,手伸着向我介绍道,这是省文史专家高主任。我握了手说,高主任,你好。请到办公室坐。又给摄影师张老师打招呼。几个人到了政教处,坐在沙发上,张加林搬了椅子坐在茶几北边,我也搬了一张椅子坐那儿。窦老师问张加林,你的叔叫什么名字,哪一年当兵去了。张加林说,详细情况不太清楚。然后又复述了一遍刚才对我说的话儿。张老师手举摄像机拍着。我说,你回去找年纪大的人打听一下,问清楚基本情况。然后能找到家谱了,房契了,地契了,这些证件上有他的名字都好办了。上次在内乡县赤眉镇齐营,找到的齐华针的侄孙,人家拿出了家谱,虽然年龄有悬殊,最终还是确认了,把烈士证送给了烈士的女婿,在窦老师的努力下,救助了烈士重外孙女一万元学费,解决了很大的实际困难。高老师说,要是45年参军,他参加的只能是新四军,不会是八路军。当时,八路军没有过黄河。讲了一会儿,窦老师说,你说的证据太少,疑点很多,你再打听一下。
然后,我们四五人坐车从新华路到建设路,经滨河路出城去新店乡惠庄村曹岗。车子开到村西,窦老师给张玉峰打电话说,我们已到村西边了,马上就到。然后车子开到村东边停了下来,路边站着张玉峰和支书。
一行人下车后,窦老师指了高主任,给张玉峰介绍道,这是省文史专家高蓉生主任。老张给高老师让烟,张老师举着摄像机拍着。然后,一行人去张玉峰家。进了院,我帮助到屋里往外搬椅子。张玉峰又找了四个邻居老头。窦老师说,今天再次来确认取证,由高主任问你们一些问题。高主任问道,这个烈士是哪一年参军的,当的啥兵。一个光头老汉说,我姓李,今年76岁了,十来岁时成天跟着他割草,喊四麻子四麻子,喊着玩。他好当兵,见有回来的兵了,就用自己的衣服换军装穿,有点缺心眼儿。家人吓得不得了,赶紧把军装埋了。后来他三哥张文玉好干活,他不好干活儿,用拌草棍儿打他了,出去当兵去了。另一个高个儿白平头的老汉说,我82岁了,好打个骨牌,那一黑了,正摸骨牌的,听人说他和庄上一个人要当兵走的,出来看看。这时,我插话说,是哪一年的事。白头发老汉说,是老日来时候。高老师说,老日到南阳有二次,头一回是1944年,从南阳一绕就走了。第二次是1945年,驻了四个月。我说,高老师是专家的,情况了解的清楚,到内乡调查时,庄上的人们说老日驻那儿三个月,麦都没有割成。上次去王张庄回来时,在路边问那个老兵,他说的情况还是有价值的,他说是1946年当兵去了,表面是国民党兵,实际上属李先念部。四麻子比他当兵早,那就是说,是46年以前当的兵。问他多大当兵的,他说16岁,自己当兵的年龄不会弄错,记的应该很清。问他比四麻子大多少,他说大两岁。咱说的大两岁儿,不是二岁,而是一个大概数,就按5岁吧,也就21岁,和烈士证上的38岁,相差了17岁,年龄对不住。问了一会儿,窦老师说,咱去王张庄找上次见的那个老人。车坐不下了,老张和杨老师在这儿休息一会儿,不去了。我说,中。于是,他们坐车走了。我对老张说,我的心情是烈士证在我手中只是一纸藏品。如果找给烈士亲属,送回去的是一份亲情,送回去的是一条生命。要不是的,就是一张纸,也没有意义。老张说,是呀,这是一口人,连个准信儿都没有。我又说,至于说到张文武这个名字,你大哥看的是南阳晚报,上面误排成张文成了,他就认为是叫张文成。你看的是河南台的都市频道的节目,名字改过来了,一看张文武与你父亲弟儿三个排着的,老大叫张文富,老二叫张文玉,老三叫张文治,就认为是的,叫张文武。其实,你们到现在也不知道四麻子叫个啥,四麻子是小名,他在家时,大家都喊他四麻子,他就没有大号,人们成天喊小名儿四麻子或四叔。他也许有大名,但是人们都不常叫,老一辈也不经常说,你们都不知道他的大号。这时,老张对正择花生的老伴儿说,给杨老师烧碗茶。我说,不用,不渴,又没有个饿气儿。老张爱人坐那儿,继续择着花生说,离吃饭早着哩。我心里直发笑,我一张烈士证在网上最高卖到12000元,便宜的也2560元、1880元、670元。就不说经济价值,光我的那一份给烈士亲属送个准信的心情,也值那一碗鸡蛋茶。我一张烈士证都要送出去了,还舍不得那几个鸡蛋哩。过了一会儿,老张又催了一遍儿,才起身去灶火。我忙说,别忙了,没有必要,不渴又不饿。后来,烧好了。坐到堂屋的沙发上,我和另一个老头吃了。五点多时,窦老师几个人回来了,又让那四五个老头坐那儿说,这个事儿高老师说咱们去问的情况,年龄相差太大,整整十岁,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这时,窦老师说,老张,我们这是第三次来调查你家,我们请了文史专家,还有政府部门民政局、乡政府,这说明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共和国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烈士,在为烈士找家的过程中,表现了人们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你应该心里很安慰,凭我们的感觉,这个张文武烈士就是你四叔,有七八十的把握。但证先不发。下面采访你几句,当你知道了烈士的详情后,心情如何,想说些什么。这时,窦老师叫老张站到那儿,老张说,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谢谢你,感谢窦老师三次来家调查取证。下面请高老师谈谈为什么过了58年烈士证却没有送到烈士亲属手中,原因是什么。高老师手拿我复印的烈士证说,时间过去了近60年,没有送到的原因有这样几种,一是当兵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没有说出真实的地址、籍贯;二是在战争年代,打仗后连队要把牺牲的烈士情况统计出来,层层上报,在打仗期间,资料可能丢失了;三是解放罢民政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地址不详,姓名不准,造成如今无法送达的客观存在。
然后,窦老师说,我们来一趟不容易,先拍一个送烈士证的镜头,作为资料,下一步找到确实证据了,我们都可以不来了。由杨老师把烈士证送给你都可以了。于是,我从文件夹中拿出张文武的烈士证,站起来走到老张身边,对老张说,老张,经过这几次的调查取证,都市频道记者窦老师驱车五六百里,跑了三趟,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现在大体上可以确定了,烈士终于回家了。这是全社会爱心人士努力的结果,你奶奶得知她的儿子回来了,就可以九泉安息了。拍毕,一行人要走,老张说,给饭店打了电话,已经订好了菜了,吃了饭再走。窦老师说,不啦。老张还在挽留,我很实在,说,老张,不啦,听窦老师的。坐在车上后,高老师说,你这8份烈士证的时间跨度很大,有二个是刘邓在黄河以北牺牲的,有淮海战役牺牲的,还有一个是渡江战役牺牲的。我说,刘邓大军从河南过的时候,很多人参军了裹走了很多人,牺牲的也很多。毛泽东下了很大的决心,让刘邓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在西边,陈粟在东边,形成品字形战略态势,像三把利剑,直指江南,直指南京。实际上,淮海战役一结束,毛泽东、蒋介石两个人心里都清楚,江山要易代了。此所谓时势造英雄啊。毛泽东以一个军事战略家的前瞻性,胸有百万兵,三支部队在长江北岸一摆好,战略反攻的棋局胜负就一定了。毛泽东考虑的是全局的战略,而不是局部的一些牺牲,一城一地盆盆罐罐的丢失。高老师说,他是一个战略家,着眼全局。我又说,是抗日战争成就了毛泽东的帝业。36年10月,三大红军会师陕北,还有三万多人,陕北地脊人贫,物资粮食匮乏,吃饭都解决不了。于是,有了东征、西征。抗战一爆发,毛泽东的围解了,在华北敌后广大的地域,毛泽东有了用武之地。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实力,发到群众,打击日寇。虽然有国民党的讥讽,游而不击,事实上还是击的,平型关大捷就是明证,毛泽东的爱将林彪一仗扬名。到45年抗战胜利,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100多万人,民兵120多万人。高老师说,抗战时,国共互为依赖,谁也离不开谁,没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抗击抵御,八路军也在敌后开展不了游击战争;没有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进行游击牵制日军,国民党军队也不行。我说,毛泽东对抗战研究的很透彻,写的论持久战,把战争的三个阶段预计的多准确。后来战争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毛泽东的预计发展的。毛泽东提出持久抗战的观点,确比蒋介石高明。高老师说,毛泽东的持久战出版后,素有小诸葛的白崇禧看后,特别佩服。蒋介石也看了,和宋庆龄说,早知道这样,仗都可以不那样打了。这时,车到滨河路了,路灯一片华彩。我的手机响了,是小琴打的,她问,你们到那吃饭。我说,不用你管了,我们到易家快捷吃晚饭。到金凯悦北边的易家快捷后,先上楼,在电梯里,张老师说,杨老师住这儿吧,和窦老师一个房间,晚上好好聊聊,空着也是空着,晚上洗洗澡,明早还有早餐票。上到530房间,几个人放好了东西,下楼吃晚饭。张老师说,你不给你爱人打个电话说一下。我说,一会儿吃了晚饭,我打的回去吧。窦老师说,别回去了,一会儿李长海老师来了,节目作完了聊聊。于是,我给小琴打了电话说,汇报请示一下,晚饭后,我不回去了。晚饭毕,上到530房间,我和李老师、窦老师、高老师几个人聊天。高老师说,你可以把寻亲经过写下来,我可要登在河南文史资料上。于是,留了高老师的联系方式。十点多时,聊天结束,窦老师去另一个房间做节目,我洗洗睡觉。我有一个择席坏习惯,换换地方睡不着。窗外还有车的轰鸣,半睡半醒的到半夜,可想睡的做了一个梦,好像在一个公园的房间里,有一个小妮儿,有二十多岁,长发披肩,额前有刘海,穿了一件前面挖空的泳装,后背露着,一直露着屁股沟。心想,穿的真另类,这时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