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竹斋日札二十六
我只好作罢,熊科长骑了摩托正要走,说,你说你写的二篇文章,还有南阳晚报,我想看看。我说,行啊,下午我复印了给你送去。送走了熊科长,忙骑了自行车归,家里还有事呢。
下午4点10分,骑了自行车去卧龙区宣传部新闻科,给熊科长送文章和南阳晚报。到二楼新闻科一问,熊科长去国际饭店开会去了。我把二篇文章和晚报放他办公桌上,然后归。
附录 东方今报的报道:
旧书摊上淘到8份烈士证 还有4份没有找到烈士亲人
时间:2009-9-29 3:31:00
来源:东方今报
自从在旧书摊上淘到8张“烈士证”后,南阳教师杨连山就没有停止过寻找烈士家人的步伐。此事经媒体、民政和普通市民发起“寻亲活动”后,记者昨日获悉,已有4位烈士宣告“回家”,但还有4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如表格)。
□今报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熊运彬 /文图
以下4位烈士还没有找到亲人
姓名 年龄 参军时间 所在部队 牺牲时间 牺牲地点 证书编号
王春法 25岁 1945.9 不详 1947.7 木栾店 3015
任守连 不详 不详 9纵27旅79团 不详 宿县 7701
张万全 22岁 1947 4纵13旅38团 不详 张庄 1674588
平玉山 17岁 不详 6纵16旅46团3连 1947.5.1 汤阴 62308
旧书摊淘到1951年的“烈士证”
杨连山是南阳市第14中学的语文老师,经常爱到旧书摊上淘宝。今年1月,他无意中从旧书摊上买到8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杨连山说,这些“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每份都显示是一式三联,一联归部队存档,一联归当地民政部门存档,一联送达烈士家属。杨连山淘到的“烈士证”均为两联,其中,部队存档的一联已经撕去,但另两联均在。
这说明部队已经将8位烈士的证明书存档,但另两联既没有交给烈士家属,也没有在民政部门存档。
杨连山手中的“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都是1951年颁发的,左方有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的楷体签名,印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每份证明书上都有革命先烈的牺牲时间和地点。证书显示,8名烈士均为男性,籍贯均为南阳县。
是送证书的人不负责任,还是烈士没有后人?要么是家人搬迁或地名变换找不到住址?杨连山猜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决定自己先找找看。
从一人寻找到全社会协助
听说父亲要为烈士寻亲,杨老师19岁的女儿杨子也参与进来。父女俩按证明书的时间顺序,把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死因一一列出,然后查阅军史、党史和地方史志,还趁双休日到乡下去实地打探。但一晃半年过去了,杨连山一无所获。
8月3日,杨连山在女儿的陪同下走进南阳晚报社,开始借助媒体的力量为烈士寻亲。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证书提到的烈士原籍“南阳县”,早在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时,就被分割划入了宛城区和卧龙区,好多村庄的名字也几经变化。当杨连山将相关资料分别送到宛城区和卧龙区民政部门后,两区民政局立即部署协助杨连山为烈士寻亲。
在民政部门的努力下,两区各乡镇民政所的人员深入农村去,仔细摸排,并发动两区的基层干部进行全员搜寻。而在南阳丹尼斯百货3家卖场内,每天也定时有人用喇叭宣读为烈士寻亲的报道。
在寻亲过程中,60岁的退休老师李长海功不可没。他退休前在南阳市第3高中教学,平时喜欢研究南阳的老地名,曾整理出一本南阳老地名的册子。
当看到为烈士寻亲的报道后,根据“马营”、“房庄”和“上仁村”等地名,李长海第二天就开始翻查《南阳县地名志》和自己整理的地名册子,整理出涉及南阳4个乡镇共6个读“马营”音的村落名单,同时还整理出涉及南阳11个乡镇共13个发“房庄”音的村庄名单。
同时,李老师查阅老地图得知,新中国成立前,在现在的宛城区高庙乡和社旗县交界处曾设有一个叫“仁义乡”的地方,很可能就有“上仁村”。
4位烈士先后“回家”
“寻亲活动”很快收到了成效。8月8日,烈士赵明山的证书,被送到南阳市高新区岗王庄其亲人的手中;8月26日,烈士齐华针的证书回到内乡老家;9月26日,张文武的烈士证被居住在南阳城区的亲人领走。
与以上3位烈士相比,9月24日,烈士单华荣的“回家”之路显得更为曲折。“单华荣,21岁,男,南阳县上仁村人,于1947年12月30日牺牲于确山战斗。”没有照片,没有其他资料,再加上烈士牺牲时年龄很小,没有后人,寻亲的难度加大。
9月22日,邓州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时发现,该市沈堂村有一户单姓居民,随后确认这户居民就是单华荣烈士的亲人。“华荣叔叔的父亲和我爷爷是亲兄弟,他和我父亲是叔伯兄弟,他是我的亲堂叔!”42岁的单新强,在当地经营一家理发店,他拿着族谱讲述了一家的变迁史。
单家原来的确居住在南阳县上仁村,1942年前后,单家人拖家带口来到了邓州高集逃荒要饭,单家五兄弟连饿带病先后去世3人。
当时,刚刚成人的单华荣,毅然离家出走寻找革命队伍。1947年12月,单华荣跟随刘邓大军攻打确山时光荣牺牲。
随着一位位烈士“回家”,杨连山为烈士寻亲的信心倍增。昨天,杨连山表示,目前尚有4位烈士的家人还无法找到,他会利用各种机会,为他们“回家”圆梦。
9月25日
九点多时,王瑞先老师拿了报纸要分发,我到校办一看,有教育时报,上面把寻找烈士亲人的红色之旅登出来了。我看了,心里很激动,很兴奋,很高兴。拿出来叫张老师、费书记、王瑞先老师几个人看,说教育时报是省教育厅的机关报,这可不是个火柴盒,也不是豆腐块,快占半版了,大报的通栏广告得几万。然后,拿到政教处叫张永岱主任和龚建丽老师看了。
下午二点多,到学校开了电脑,又投了几十票,然后发了一篇博客,看了一会儿孔夫子旧书网。这时,小琴打电话说,河南文史资料的高主编又发了邮件,让把单华荣烈士回家的事加上。我坐那儿写了二页,准备叫小琴拿到公司打,然后发过去。
9月26日
晚上八点多,南阳市三初中的李长海老师打电话说,窦老师给他打电话,说,我写的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中打确山的时间写错了,是1947年12月,不是1942年12月。又说去郑州参加爱国爱家爱河南台庆40周年活动时,想给窦老师和摄影张老师一人送一本岳飞写的出师表。我说,可以呀,过两天再说。过了一会儿,九点多,窦老师又打来电话说,你写的文章我看了,写的比较好。有的内容还要往里面充实,打确山的时间应为1947年,不是1942年。如果发表的文章是100分,你写的文章已七八十分了。我听了心里直想笑,虽然我写的文章很平常,文笔很稚嫩,但也是我一句句写的,包含了我的精力和心血。里面的错字可以改,文句可以改,文章就认多改。鲁迅说过:
一,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二,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三,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
四,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
五,看外国的短篇小说,几乎全是东欧及北欧作品,也看日本作品。
六,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七,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八,不相信中国的所谓“批评家”之类的话,而看看可靠的外国批评家的评论。
鲁迅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真是至理名言。鲁迅的文章大多都是短小精悍的千字文,特别是晚年,文章写的何等的老辣精当。
窦老师又说,李长海老师也写了一篇,是按日记体写的。去新店乡曹岗寻找张文武烈士,去了四次,应按找烈士的过程来写,条理都清晰多了。打了电话,看藏书报。
9月27日
早晨6点起床,去跑步,归吃了早饭,又洗洗澡,刮了脸,去学校。九点多,新店乡惠庄村曹岗的张玉峰打电话说,给窦老师打了电话,问烈士证的事儿。窦老师说,叫你安排。我说,自从都市频道的节目播出后,窦老师四次到新店乡曹岗调查取证,下了很大功夫。时间过去58年了,虽说没有直接的证据或间接的证据。别人找时,也拿不出来有说服力的证据。我感觉有个七八成是四麻子,明天你到十四中学校来吧,我把烈士证送给你。老张说,那经过不经过电视台或民政局。我说,都市频道的窦老师不会来了。如果要从经济上救助抚恤,经过民政局办个手续,可以有抚恤。现在又不会有抚恤了,经过民政局也没有啥意义,咱们是民间行为。
打了电话,复印店的工人把琢玉搬来了,我搬到二楼的教科室。每班查查,正查哩,黄大主任来了说,从网上发现北师大有个教授也不知是出差开会来南阳,在南阳旧书摊上,或者是在网上买了二本她爷爷黄子瑞,在解放前搞地下斗争时的日记。后来发到网上了,她姑家的女儿在网上发现了,她姑去北京,人家只答应给复印她爷爷的日记,有二本六中的一个老师买了。她兄弟拿了礼物掏钱买过来了。她还有一个姑奶,解放前去延安了,建国后在北京工作,她姑爷当过哈尔滨市市长,是毛泽东、周恩来签署的委任状。从哈尔滨档案局彩印出了复印件。我给她出点子说,找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炒作。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红色题材正是热点。十点半,往四楼、五楼送琢玉,在五楼八年级组,和几个语文老师讲述了为烈士找家的事儿。这时,手机响了,是小琴打来的说,打印的增加部分打好了,也分别给他们发过去了。我又叫给我也打印一份。下午在学校看光明日报和南阳日报,又抄为烈士找家日札,在网上投了几十票,写了二篇博客。6点归,吃了晚饭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9月28日
早晨6点起床,去跑步。回到家里,吃了早饭,到学校。9点时,张玉峰打来电话说,要给我、南阳市电视台和窦老师送锦旗,他说,给你、南阳市电视台和窦老师的锦旗上,写哪些话合适。我说,老张,你的心情我可要理解,没有必要送锦旗,花那空枉钱干啥哩,你知道我的想法。然后,给他说了几个句子。老张说,得表达一下我感谢的心情。打了电话,我给南阳市电视台杨世印打了电话,说了张玉峰要送锦旗的事。小杨说,上次的节目已经作好了,领导也审看了。送锦旗的事,可以拍拍。我说,谢谢你。过了一会儿,小杨又打过来了说,给南阳市电视台送锦旗,那来电视台拍拍吧,不行了,国庆节后再播也行。我又给张玉峰打电话说,南阳市电视台对为烈士找家的事很重视,自始至终都调查采访了,作了好几期节目,下了很大功夫。给南阳市电视台和窦老师的锦旗可以做,送我的锦旗不用做了。给南阳市电视台的锦旗送到电视台吧,他们要拍节目。十点多,王瑞先老师给了我一封信,是开封寄来的,打开一看,是找烈士的,信上写到,杨老师你好,工作忙吧,去信不为别事,只因在大河报上看到八烈士找家。我想起我哥哥在1945年5月份参加刘邓部队,46年去徐州战场。后来南下,至今没有信。我想问问杨老师,这八位烈士有没有我哥哥的名字。我叫沈国栋,原籍是河南省淮阳县各代乡代染大队沈庄。我哥哥叫沈国庆,这八位有没有叫沈国庆的名字。现在我住在开封市杏花营商品街,。谢谢帮忙。2009年9月9日,沈国栋手机号13460624275。看了信,我收藏的14份烈士证中没有沈国庆这个人,可见社会上有多少失踪下落不明的烈士,全国又有多少。
12点多,给窦老师打电话,正通着话呢,没有接。过了一会儿,打过来了。我说,新店乡的张玉峰要给你送锦旗。窦老师说,由于采访比较忙,不能去了。我说,那我先代领了,上郑州时,给你带过去。窦老师说,行啊,就这样办吧。
三点时,南阳市电视台杨世印打来电话说,锦旗上的词儿你记一下,赠予宛都播报dv组:全心为人民,鼎力办实事;让烈士安魂,让亲人安心。又说了明天下午三点多,送到电视台。关了手机,又给张玉峰打电话说,杨世印上午忙,下午三点,你直接去电视台,我也去,锦旗上的字你记一下。四点多,省台打来电话说,杨春梅入选了。我问,杨连山和李长海区参加庆典的事,说一起来吧。我又问,车费和食宿咋安排,说,由于经费问题,车费食宿自理。2点时,骑了自行车要去街上,李长海老师打来电话说,已通知他了,他要去。问我去不去。我说,明天下午在给你个信儿。
9月29日
早晨6点半,开了电脑看大象网上四十年台庆爱国爱家爱河南活动,又写了一篇为烈士找家博文。7点半,骑了车子去学校,才过了北京路,手机响了,是李长海老师打来的说,吃了早饭即去郑州,参加这次台庆活动。我说,你见了窦老师了,给他说,我们学校组织十一旅游的,与去郑州冲突了,我不去了。张玉峰送的锦旗你能不能捎过去。张玉峰下午三点先给南阳市电视台送,你坐晚班车去郑州。李老师说,怕来不及了,郑州我生,想早点去,锦旗等窦老师再来南阳了再给他。或者省台别人来了捎过去也行。我说,那就这样吧。
上午看报纸,杨世印打来电话说,张玉峰送的锦旗上,只写热心为人民,鼎力办实事。不要写下一句让烈士安魂,让亲人安心了。我说,行啊,我给张玉峰再联系,如果已经做好了,那就改不成了。
午后一点半,去学校值班。二点20分,张玉峰打来电话说,已到南阳市电视台门口了。我说,我正在学校值班,马上就过去。2点四十分,骑了自行车,拿了装烈士证的文件夹去滨河路电视台。在大门口,见了老张和一个他的同族兄弟。我给杨世印打了电话说,我和老张已经到电视台门口了。杨世印说,你们进来吧。到电视塔底下小楼,见了杨世印。上到二楼,在一个房间里,拍了送烈士证的镜头。等了一会儿,一个副主任来了。让在大门口拍几个镜头,在楼底下接锦旗。复下去拍了,上到二楼,又说,去十四中拍送给你锦旗的情景。于是,我和老张、他一家子兄弟打的,杨世印和文金镯坐摩托去十四中。我们一到,小杨二人也到大门口了,先拍老张和老头抬着锦旗,我在大门口的通道上接了锦旗的镜头,有拍了在大门外接锦旗的镜头,大街两边有一些人站那儿看,小声议论着。然后,到政教处我和老张坐沙发上讲了一席话,又拍了我在锦旗前的发言,又拍了坐桌子前的发言。然后,拍了对老张的采访。于是,二记者走了。我送走了老张二人,把两面锦旗挂在政教处的文件柜门上直发笑,真没腔儿,真扯空儿,你说玩这游戏干啥的。
晚,回到家里,我对小琴说,有人说我是出足了风头,还是老没腔儿,神经病,二百五一个。我不这样认为,为烈士找家是红色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今儿下午我和老张,还有一个他的一家子兄弟,先到南阳市电视台拍老张给电视台送锦旗的镜头,又到十四中学校,在大门口拍了给我送锦旗的情景。小琴说,这会叫没腔儿,都应该多宣传。【未完。下面应打国庆节播节目的情景,日记在书堆中,暂时找不出来了,俟后再打。121015下午斗十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