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燕儿回

作者: 若木菡 | 来源:发表于2017-03-29 11:15 被阅读303次

文字:若木菡

摄影:庄生晓M

我们有谁不认识小燕子吗?有谁没唱过“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的儿歌吗?

关于小燕子的诗句更是多不胜数,“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防”、“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摄影庄生晓M

燕子,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人类最友好、最亲近、最贴心、必要挨着人类生活的好朋友,是专吃害虫的益鸟。

每年,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时候,他们飞越万水千山,历经艰苦跋涉,从那遥远的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经非洲、亚洲、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准时回到各自的出生地,然后在美好的春天里谈情说爱,抚儿育女,进行新一轮生命的延续。

待到八月、九月金风习习的时候,他们又恋恋不舍地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地再次启程,小小的翅膀又要历尽万难,飞越千山万水,回到那遥远的南方故地越冬。也有指名亚种繁殖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其他地方。

摄影庄生晓M

飞行途中,由于太小,他们无法像蓑羽鹤、大雁等大型迁徙鸟类那样飞上高空享受大气流的托举;有时候遇到途中没有水源及食物补给,需要飞上几千公里才能停歇,那其中的艰辛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

你知道我们最熟悉的小燕子学名叫什么吗?

家燕,顾名思义,他们就像我们家养的鸟儿一样温顺、可爱。他们也属雀形目,我国11种燕科之一。他身体细长(中等体型20厘米,包括尾尖),两翼长而尖;他的背、翅、尾蓝黑色闪着金属光泽;额、喉、胸为艳丽的红色,胸上一道显眼的不规则蓝色斑带;纯净的白色腹部一直延伸到蓝黑色剪刀似的尾羽分叉处。

燕子美丽的形象早已为人们所熟悉。

摄影庄生晓M

他们是纯食虫性鸟类,喜欢在空中滑翔时、在贴近水面、贴近农田的低空轻快而敏捷的飞行中捕食他们最喜爱的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做美餐,为人类消灭着蚊虫、蝇、螟虫、迁飞的白蚁等害虫。

有时,他们喜欢群居一处觅食、喝水,累了就栖息于枯树枝、柱子及电线上,有时夜晚也喜欢群居一处,特别是电线上。

他们最爱唱歌了,飞也唱歌、停也唱歌、谈情也唱歌,对着孩儿那更是像唱儿歌似的不停。他们那熟悉的歌词我从小一直听到现在,可怎么也无法用人类的语言翻译出来,那发音又快又婉转,我们的语言似乎跟不上他的节奏。他们唱歌像呢喃似的轻柔,呢喃像唱歌似的清脆。

摄影庄生晓M

小燕子喜欢把巢筑在人家房屋的屋檐下或房梁上,傍着木梁,或是依着屋顶和一方墙壁。他们都是一流的泥巴将和建筑专家,不需采用现成的树枝、枯草、羽毛,也不用木铆,更不用铆钉,而是先到有水的地方把泥巴与水和到干、稀刚刚好,他们的嘴巴是最好的搅拌机和感应器,然后用嘴一点一点衔来湿泥,一点一点地堆叠,那融融的、圆圆的开口向外的、杯状、皿状或其他形状的巢,外形似点状,又结实,又美观,又凉爽。

他们的巢需建在过去那种泥土房,或者是有房檐和木梁的房屋下、楼道里。但是,现在早已没有了这样的楼道,农村的民居大多都改建成了砖混结构,城市小区更不用说了,这给小燕子筑巢造成了很大困难。

摄影庄生晓M

燕子一年繁殖两窝,第一窝多些,4—6枚,第二窝少些,2—5枚,雏为晚成鸟。燕子爸爸、燕子妈妈共同抚养。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燕诗示刘叟》对燕子抚雏从巢址、数量、喂养、长成等,进行了精准而细致的描述:“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忧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摄影庄生晓M

他还是奥地利、爱沙尼亚的国鸟!

参考资料:《中国野生鸟类手册》;

《西羌神韵——绵阳野鸟》王昌大编著,摄影

相关文章

  • 又见燕儿回

    文字:若木菡 摄影:庄生晓M 我们有谁不认识小燕子吗?有谁没唱过“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 又见燕儿飞

    又到黄昏,将黑未黑,似明渐暗之时,让神经放松,思想放空,就像手机电脑需要时时清理缓存垃圾,又像极倒掉残存的半杯陈茶...

  • 暮春又见燕儿飞

    暮春又见燕儿飞 该落的花都落了,该长的叶子也都长出来了。但这仍然是春天,虽然是暮春,风仍然是柔的,雨还是凉的,天还...

  • 清明

    一 清明回暖燕儿回, 巡视旧巢筑新泥。 如今城中遍高楼, 燕儿何处把家归? 二 清明祭...

  • 回故乡

    回故乡 我又见,麦田里,风吹过 层层麦浪延展 回故乡 我又见,草丛中,鸟飞出 虫语蛙鸣潺潺 回故乡 我又见,蔚蓝天...

  • 燕儿,燕儿

    每日来,打开门店时,迎接我的,定是那阵阵燕子的欢笑悦耳声了。 自然,我的心情,每日极好。 ...

  • 又见回南天

    一张图告诉你回南天对我们来说是什么?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甚至可以提前收到回南天的预告,可以提前紧闭门窗防止潮气...

  • 春回大地

    民妇农忙归,燕儿春暖回 春风发绿叶,花陨化成肥

  • 回忆那青春

    “萧文,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我们又见面了,林峰” 回 忆 :

  • 春天里(三)/逸云

    徘徊小径,且听风雨,又见花落。 惊见燕来,穿梭风雨之中。 此刻,己然绿肥红瘦,那一抹微红,在风中兀自颤抖。只有燕儿...

网友评论

  • 啊蚝:还好我们这里每年都能看见燕子,小时候和姐姐就坐在邻居的房梁下,一边吃饭一边看燕子往返。偶尔还能看到一大群燕子围捕白蚁的场面。
    若木菡: @啊蚝 哦,希望你还能再看见那样的盛况,现在很多很多地方都没有了。
    啊蚝: @若木菡 多的话电线上一站就是黑压压的几千只,现在是刚刚有燕子飞来的时候,还不是很多。
    若木菡: @啊蚝 现在还有那么多吗?
  • 易词斋主人:原来小时候家里就是有燕窝的,据说那是这家风水好才会引来的吧。现在倒是很少能见到燕子筑巢了😂
    若木菡: @易词斋主人 就是亲,现在因为房屋结构变化,燕子没有了筑巢的地方,所以减少了好多哦!
  • b297dc4d83fa:文章真不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天线上的燕子,密密麻麻的燕子
    若木菡: @霓落草 谢谢谢谢!我也见过那样的盛况,一段电线上也是密密麻麻的全是燕子,应该有几百只。现在再也见不到了,可怜它们连筑巢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 007e6b5a503e:又让我对可爱的小燕子多了几许了解!棒!
    若木菡: @茉莉花_7479 谢谢亲!
  • 王了一一:我都多少年没见过小燕子了!
    若木菡: @王了一一 我们这里都很少了,就因为它筑窝太困难
  • HONGYUNDANGTOU:保护益鸟,人人有责!
  • 大为君David:写得好
    若木菡: @西风漂流David 谢谢你能喜欢!
  • 宗林的李:欣赏美文同时,浮想联翩,老家大门顶上的燕窝该有新泥了吧!
    宗林的李: @若木菡 手头没有!
    若木菡: @李宗林 因为燕子因为建窝的困难,现在建设很多了,我想写一篇调查报告,需要这方面的照片,可以吗?
    若木菡: @李宗林谢谢夸奖啦!想请问你 最近会回老家吗?可以帮我照张老家的燕窝给我吗?
  • 九色喵:真有写童话天赋
    若木菡: @可可拉丁G0 好吧,我试一试哈!
    九色喵:@若木菡 嗯嗯,文风很纯净
    若木菡: @可可拉丁G0 真的吗?你我要试一试啦!
  • 陌诺流年:这图上的小燕子好可爱
    若木菡: @陌上陌路人 图里图外的燕子都可爱😀😀😀
  • 10d627e770c5:燕子太可怜了!城乡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却没有小燕子的栖身之地!有吊线灯头处偶见燕巢,也是朝不保夕。天花板与梁柱交接处虽勉强可筑巢,受惊恐不说,还时不时受到鸟雀、人类的干扰!如果遇到吸顶灯,连筑巢的机会都没有!
    若木菡: @长耳定光佛 就是就是,你观察太仔细了,所以,现在燕子没有以前多了
  • 我爱九色鹿:小燕子穿花衣🌸
    若木菡: @我爱九色鹿 嘻嘻
  • 若木菡:谢谢主编推首!
  • 窗外白杨:老家的院子里多年没有燕子了!小时候年年有。
    若木菡: @窗外白杨 就是,现在燕子少了,因为筑巢困难

本文标题:又见燕儿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se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