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前几天,还看到一则题目,是这样的,问“三月不知肉味”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凡看到此章的,立马就知道答案了。《韶》,是舜时音乐,有《八佾篇》里,我们知道,孔子对《韶》是极力称赞的,说她尽善尽美,简直完美无缺。这次,在齐国,听到了此音乐,十分痴迷,赞叹不绝,竟然三个月,也有人说三月不是实数,是形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肉味了。
这一章,不仅是孔子对《韶》乐的赞美和欣赏,结合《论语》全书,相互参照,更可看出孔子之为人。其一,这章是孔子“信而好古”的佐证,《韶》乐是舜时音乐,属于古乐,对此,孔子如此爱好,“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好古”的程度;其二,这也可作孔子“乐之”的证明。孔子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三月不知肉味”,如果不是“乐之”,又如何能做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