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花香吻过行人的面颊,一株株红豆在南国生根发芽。
私塾中传来朗朗书声,先生正讲起《红豆》,先生念一句书童们摇头晃脑跟着念一句。
“先生,为何说红豆最相思呢?”柳青站起对此不解的问道。
闻之,先生忽然一愣,眼睛紧紧的盯着柳青,拿着书的手不自觉的用力颤抖着,似是忆起了什么难割舍之事。
先生长舒一口气道:“红豆啊,又叫相思子。昔者有人役于边,其妻思之而不得。哭于树下卒。乃名相思子,暗道此物最相思……”
柳青离先生近,看到了先生说起这红豆来眼角分明噙着泪,还有那极力隐藏的悲伤。
“先生这是为何,莫不是身体不适染了风寒?”柳青心里念道。
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柳青幼时便随先生学文识字,先生性情温和,在这穷山里颇受乡人尊敬,即便是那游手好闲的无赖之辈见了也会恭恭敬敬的喊声“先生”。
柳青回家后对娘说起了先生似是染了风寒。柳青娘急放下手中活儿,不一会将一碗让柳青看了直咽口水的红豆汤端出来小心的递给柳青。催着道:快,快给先生送去。”
“先生,先生,俺娘煮了碗红豆汤让我给您送过来。您快趁热喝了吧。
先生放下手中书:“柳青啊,怎么煮了红豆汤?”
“俺娘煮多了的,让俺给你送一碗过来。”
先生看着那碗热气腾腾地红豆汤又看了直咽口水的柳青,便又进屋拿出一个碗,倒了半碗红豆汤下来。
“来,柳青我吃不了一碗,我们一人一半。”
柳青使劲摇头:不,先生……这有些不好吧……”手却诚实的接过碗来。
“莫说了,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柳青接过红豆汤三口并作两口“呲溜”的一下将红豆汤喝尽。”
先生看着碗里的红豆汤眉头皱了又展,展开又皱,长叹了一口气。
“先生你怎么不喝啊”
“柳青啊,你可知这红豆又叫何物?”先生又叹了一口气问道。
“红豆又叫相思子,先生今天在上课时讲过的。”柳青很自信的答道。
“那你可知何为相思啊?”先生继而问道。
柳青这回是不知了,而这次先生也没有解答。
只念道: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伴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一旁的柳青听的云里雾里,嘴里小声念着先生读的这两句诗,可他哪里懂得什么是长相思短相思。
先生又长舒了一口气端起那半碗红豆汤一饮而尽,心头却往事涌现。他轻声唱道:
那一年,桥头柳岸送风亭。
却是 卿折柳与我 我赠卿红豆。
我许卿功成名达 ,海角天涯。
卿许我花前月下,青丝变白发。
……
我与云月共归来,黄袍骏马归故里。
送风亭杨柳岸依旧,未见卿之红袖……
却是坟头蒿草正凄凉……
落得个生死两茫茫……
埋葬罢,
也埋了这探花郎,从此再无探花郎……
先生唱完仰着头看着天,眼里却是情思无限。一声深沉冗长的叹息似乎穿越了时空, 在孤寂的夜里彳亍着。
少年不识愁滋味,柳青还只是个孩子哪里懂得这些个忧愁。亦不知先生喝了这红豆汤为何如此悲伤。先生唱的这首小曲儿他从来也没听过,但曲调里淡淡的忧伤一直萦绕在耳旁。他想,长大后先生也会教他唱的。刚开口叫了声“先生”又听先生念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最相思……
自那以后,先生对柳青的功课管得愈加严格了。时常给他讲那些个儒家经典,京城富贵地上的新鲜事儿,也讲一些《山海经》上的奇闻异事。柳青包括他的祖辈打小都没出过这个小村,一辈子在这里勤勤恳恳生活。哪儿知道这些事物。带着少年的好奇他倒是认真的把先生说的这些趣事都记下了。
时间久了,先生说的多了,柳青的学问也随之加深。也算是除了先生之外最有学问的人了。不管在什么时候有学问的人都会受人尊敬,不管他走到哪儿都会有人主动向他打招呼。
除了听先生讲,柳青也常去先生家借书看。不求甚解,只觉得远比在地里抓蛤蟆要有意义。
读的书多了想法自然也多。他常常幻想:“夜幕降临时,长安城华灯初上灯火通明的景象。当风悠悠的吹过,酒肆门口的旗幡会有节奏的飞舞,那些义薄云天的豪侠或许正在某家酒楼里畅快的痛饮,远处的楼阁女子的哼吟伴着几声琵琶温柔的在晚风中荡漾……”每次想到这些,他嘴角会不自觉的上扬幸福的沉浸在想象的美好中。至于那首《红豆》柳青能倒背如流,却不知红豆为何又叫“相思子”那晚的先生为何会如此悲伤。
或许柳青长大后会懂,但先生希望柳青永远不要懂何为相思。这相思思之不得,念之不能,自古相思令人肝肠寸断。
(二)
时光啊,就像柳青喝的那碗红豆汤一样“呲溜”一下就过去了。这些年柳青将先生家的藏书看尽。说话做事也像先生一样有文人风度,举手投足优雅得体得先生真传。
柳青常坐在山坡一个人看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京城的繁华,外面的风光让他向往,总想走出这个村子,见识一下山外的风姿百态。
又是一年春,人们早早的在地里种下了红豆,盼来了几场贵如油的春雨。
风轻轻柔柔,拂过大地。掠过北国的大漠羌笛,吹散了西湖的柳絮。掀起了一阵芳菲,似梦似幻。
先生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人生在世就应该去见识一下世间的万千风情,感受一番人间冷暖。趁年少有用身去爱去奋不顾身,去闯一个自己的世界。
这一年春天,红豆苗长得正旺,一天一个的往上窜。
也正是这一年,柳青要进京赶考了。
柳青娘听说这事可是乐的合不拢嘴,自打柳青爹走后,她辛辛苦苦拉扯儿子长大,现在儿子要上京城赶考,这在村里可是开天辟地第一遭,别提有多光彩了。出门逢人就说:“我家青儿可有出息了,要上京城了。”
柳青娘高兴,村里人也高兴都来嘘寒问暖。
柳青出门赶考的那一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相送。
柳青娘牵着柳青的手,一遍一遍嘱咐:“我儿好好考,娘在家等你回来”一面又往柳青的行囊中塞自己哪怕是过年也舍不得吃的东西。
“娘,我一定会考取功名的,你好好的等我”柳青也是第一次离开娘,他紧紧抱住娘,眼泪顺着脸颊断了线的流下来。
先生送给柳青一件崭新的蓝布长袍,一些碎银子,平静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说道:柳青,此次愿你蟾宫折桂,不负众望。终能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花。”
柳青拭干眼泪,朝着先生点点头。
就这样,柳青在众人的相送下离去,随着牛车消失在了路口。
……
几场雨落了下来,滋润万物,红豆长的愈发好了,漫地的红豆被雨水亲吻过后像极了姑娘用的胭脂,娇艳欲滴。
柳青娘自儿子走后,不管天晴下雨,村里人都会看见她一个人站在路口张望。一天一天,从没有间断过。村里人劝她她道:都这么久了,青儿也该回来了,俺看看心里也就好些了。”村里人都知道老太太是想儿子了,都不在说什么。也是啊,儿子是她的命不管儿子去做什么,她的心都系在儿子的身上。
时光流逝,四季轮回,这转眼啊秋天就到了。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到了红豆丰收的季节,柳青娘千盼万盼的揭榜日子也快到了。
这一天村口一大早便是喜鹊在枝头声声叫不停,接着就是一阵子敲锣打鼓。县太爷满脸红光,亲自送来了喜报,柳青高中,如今乃是皇上钦点的探花郎。
柳青娘知道自家儿子有出息。可她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出息,居然能高中探花郎。她高兴的不知所措,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磕头拜天一会谢地:“感谢老天爷啊,感谢各路神仙,俺家祖宗真的显灵了。”
村子里的人听说了也纷纷赶来,他们也很高兴,这穷山沟子里总算是飞出了只金凤凰,他日出去也好炫耀一番,于是带着礼物登门祝贺。
这十里八乡的也都知道老柳家出了个探花郎,赞叹不已。
当然除了柳青娘,最高兴的自然是先生了。自己教的学生高中了,那心里也是和柳青娘一样比吃了蜜糖还要甜哩!
县太爷也高兴,风水轮流转今年的探花郎竟然落在了自己管理的这小地方,对县太爷来说这也是天大的事儿,他日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县太爷张罗着在本县最大的“水云间”置办了酒席。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比伺候自己的老子爹还要尽心。
酒席上村里一个不少都来了,好不热闹。柳青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们也都不请自来了。一个个都满脸奉承的夸柳青娘生了个好儿子真有出息,说得柳青娘乐得合不拢嘴。
县太爷喝了几杯酒后与柳青勾肩搭背,大发言论,谈天说地:柳青老弟啊,以后啊哥哥我就靠着你了。”一口一个老弟叫的好不亲热。
先生是纯粹为柳青真高兴,对于县太爷那个祖宗无德平时靠屈打成招欺压百姓的混账官,嗤之以鼻。
吃完酒席,火红的炮仗朝天响,柳青也就要新官上任了。
柳青上任后不久把娘接过去想住一回大宅子,也让娘感受一下被人侍候的感觉。本想把先生也接过去,但先生不肯去。柳青娘住不惯那些个富丽堂皇的大宅子,一段时间后就匆匆回家后也就继续守着她的一亩三分地。
柳青能力出众,让满朝文武惊觉后生可畏,皇帝对他也是非常赏识,这一路青云直上加官进爵成了皇帝身前的红人儿。就连那个原来是个芝麻粒大小官县太爷也是一路加官。自己从小长大的村子也被县太爷换了新的村名唤作“探花村”。一切都大变了样,真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三)
最让人抓不住的就是时间,又三年过去了,那些与柳青一般大的,都娶妻生子,孩子都能满地追狗撵鸡了。
田里的豆子收了一茬又一茬儿,村里的许多老人儿都带着一身的辛劳离开了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柳青娘也苍老了许多,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如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额间的皱纹也更深了。夜深人静时常想儿子想到放声大哭,这些年伴随着她的是身体病痛的折磨和时不时就会剧烈的咳嗽。先生的身子骨倒还算是硬朗,继续在村子里教书,但却也没在教出一个像柳青一样能飞出山沟子的金凤凰了。
这天,柳青娘正在做饭。却听见柳青的声音。满怀欣喜的出来,当即怔住了。面前的柳青肤色蜡黄,消瘦的皮包骨头了,仿佛像一根随时可以被风折断的豆苗一般。特别是那双眼睛,涌现出瘆人的孤寂。
“我的儿啊,你这是怎么了”柳青娘一把握住柳青的手一脸心疼。
柳青眼里带着血色疲倦地道:“娘,我累了,我辞官了。”
“儿啊,有娘在呢,累了就回来,咱们不去做官了。”柳青娘摸着柳青的手心疼地道。
“娘,我想吃红豆汤了。”
柳青娘听了连忙拉着儿子进了屋,自己忙去煮好了红豆汤。柳青望着碗里粒粒分明的红豆,内心却是针扎一般痛的厉害,眼角的泪一滴一滴的往下掉。
柳青望着天,此时他是懂那首《红豆》了,也明白了先生所说的相思为何物了。相爱而不得,思念而不能,好一个相思,好一个相思入骨。
自那以后,柳青娘每天都为柳青煮红豆汤,柳青娘也没有问柳青为何辞官,只知道儿子心里苦。疼在儿心痛在娘身,她比儿子更受煎熬。她不敢问,但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为儿子煮红豆汤以及那些来拜访他的人,一一逐出门外。
柳青回来后,除了自己家去的最多的便是先生家了,有时也会坐在后排听先生讲课。
只是每次听学徒们念起《红豆》,柳青便会回忆起那段最美好的时光,心中如刀绞一般,相思相思,思而不得。
先生的学生们不知道这位来自京城的大官为何会同他们坐在一起听课,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希望给这位大人物留下个好印象。
先生依旧将柳青当做他的学生,不管他是声名显赫,还是失意落魄。可能这就是先生以前常和柳青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吧。
这一晃啊,就是冬天了,寒风萧瑟。
沉重而深邃的天空下忽的飘起了雪,漫天飞舞。一团接着一团,一簇拥着一簇。
柳青是个大官儿,回来时间一久,自然引起人们的好奇,都在打听关于这个大人物的消息。各种消息自然如飞雪一般铺天盖地而来。其中有个消息不知从何传来说道是:据说探花郎大官人颇受皇器重,就连当今公主对他也是青睐有加,二人年龄相仿自然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欲私定终身。但不曾想到事世造化弄人。皇室之人,命不由己。公主居然要被嫁到番邦去联姻,而探花郎因此伤心欲绝,再无心做官,也不愿留在京城便辞官回老家了。
这一消息越传越广,人们也都认同。传到柳青耳朵里柳青也没有任何说法,人们愈加相信这是真的了,私底下都为柳青暗暗惋惜。
柳青听到也不做理会,人们也都知趣的不再跑上门来,柳青就看着这漫天飞雪,慢慢的天与地连成了一片,白茫茫一片,风不清,何处是天何处是地。
空中,雪仙子尽情的挥舞着衣袖,柳青的心也跟着起伏……(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