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6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过「崇尚为仁」者和「耻于为恶」者。「崇尚为仁」者将为仁看得至高无上;「耻于为恶」者,其仁是体现在洁身自好。有能一整天都努力行仁的吗?我没见过(欲为仁而)力不足者。这种人也许有,反正我没见过。”
【注释】
“好仁者”此处应指喜好为仁、崇尚为仁之人,而非指喜欢仁德之人。
“恶”音“务”,耻也。如《孟子》中的“羞恶之心”。“恶不仁者”此处指耻于为恶之人。“不仁”在此指行不仁、为恶。
“尚”通“上”,尊崇之意。“无以尚之”,意思是将为仁看得至高无上。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里的“不仁者”是指不仁的行为、恶行。整句的意思是不让恶行出现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自己不做恶、洁身自好。
“盖”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评析】
孔子说没见过「崇尚为仁」者,甚至连「耻于为恶」者都没见过。这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吗?那孔子三千弟子算什么?七十二贤人算什么?
孔子这里所指的当然不是天下人。儒家向来主张“君子务本”,因此《论语》中关于“仁”、“德”的很多指向不明的对话,说的其实都是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大V”。在古代,这些人就是为政者、贵族阶层。这些人为善,社会风气就会很快好转;这些人为恶,社会风气就会很快恶化。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一生去过很多国家,“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这使得孔子对于列国的为政者们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发现了“礼崩乐坏”的根源其实就在于为政者鲜有“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这应当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仪封人”才会对孔子弟子们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接下来,孔子分别为“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做了定义。孔子指出,好仁者崇尚为仁,将为仁看得至高无上。这其实就是“里仁为美”;而“恶不仁者”耻于为恶,所行唯洁身自好。这应当也算是一种“仁者安仁”。
人在乱世,邦逢无道,很多时候是根本没有为仁的条件的。此时保持洁身自好,就是为仁的底线。
现在有多少洁身自好的人呢?
孔子在评价颜回和其他弟子时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可见接下来的“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仍是指为政者而言。
为仁在于发心。苟志于仁,哪怕只有呼吸之力,只要念念在仁,亦是为仁。哪里会有欲为仁而力不足者?所谓“力不足者”,其实是其心另有所“尚”,譬如“安逸”、“享乐”、“利益”等等。因为要花力气在这些方面,所以便不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因此,“力不足”根本不能成为不为仁的借口。
孔子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实不乏礼遇,但其“仁道”主张却并不见用。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为政者们对于权力和欲望的喜好与追逐远远超过了“为仁”。这就是孔子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以及“天下之无道也久矣”的原因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