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十六)

作者: 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1:47 被阅读5次

012讲:人格特质--你有却不自知的优势!

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十六)

经典案例:两年前,有个工作了十年的学生向我征求意见,他面临一个新的工作选择,但自己拿不定主意。第一个选择,是从过去担任分公司的业务一把手,提升到总公司的职能部门担任领导,在他的体系内算是晋升半级。第二个选择,是同行业的另外一家公司,让他过去独立负责一块新业务,职级上也给得更高。他有点犹豫不定,就来找我商量。

宁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分析。这一课和你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来分析他的人格特质的。引申出管理学理论:

1、什么是“人格特质”

因为人格特质分析,是职业选择分析的主要方面之一。宁老师一直有一个观念,人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是做通才,还是做专才,也就是说是走专业路线,还是走综合管理路线,都和人格特质有关。

所谓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独有的气质,独特的人格特点,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性格上的特征。

比如,一个人遇到事情是不是更容易乐观地看待事情,是不是容易更加自信地看待问题。再比如,一个人是不是从骨子里就更加真诚,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而不是先想到回避。这些都是人格特质。

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几十种特质被学者们反复研究。虽然学者们到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明确的研究结论,但在研究中的一些中间成果,对于指导我们的职业选择和行为方式,是有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的。

2、“内控性”与“外控性”人格特质

有些学者的理论和实践,把人格分为“内控性人格”和“外控性人格”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

a.具有“内控性人格”的人,特点是他一旦遇到事情,会觉得所出现的事情,都是个人能力和处世方式造成的,他的直觉会让他觉得:只要努力,事情就可以掌控。

b.“外控性人格”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刚好相反。他们一旦遇到事情,往往认为事情的出现都是超乎自己掌控的,是周围环境太过复杂导致的。

c.如果你是一个有“外控性”特质的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寻找那些环境比较稳定的工作和岗位,从事一些例行化程度比较高、作业程序相对比较标准的工作。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就会有比较清晰的工作指南、任务标准来作为你行动的支撑。

d.如果你是有“内控性”特质的人,你就应该寻找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你的积极倾向如果此时不用,就有点浪费了。也就是说,对于有内控性人格的人来说,只有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显现出你的能力,以便晋升到更高的位置,处理更加全面复杂的工作。

3、两个决策回路--善用人格特质

为什么在职业选择上,要善于利用自己性格特质上的优势呢?

给你举个例子,讲讲我们的两个决策回路—— “ 本能 ” 回路和 “ 思考 ” 回路。

当你知道了人类行为上的这两个回路,你就能理解利用人格特质的意义了。因为一旦你选择的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你的人格特质,多数时候,你做起事来,就像你躲车那样出于本能,别人没你反应得那么自然,那么快。因为别人可能需要理性系统权衡再三才做出来的事,而你是基于本能一下子就做到了。你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连贯的,由此就可以形成你的职业优势,这种职业优势是别人没办法比过你的。所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选择特定的管理方式,选择特定的工作,有助于你扬长避短,把本能的东西做到极致。

明白了“本能”和“思考”两个回路,我们再来看前沿的研究成果:

a.有内控性特质的人一旦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对同事,甚至是对上级不满意,他们就会不加隐晦地去努力改变这一切,他们有时甚至会声称自己要离职,但他们的离职意愿似乎不一定会转化成离职行动,这一点,有统计数据来支持。但是,在他改变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得罪很多人,即使没有离职,后边的日子一般也不好过。

b.有内控性特质的人,大多喜欢凭本事吃饭,他们的天性决定他们不太注意维系同事关系。所以,这种人在遇到问题时,如果能够及时关闭“本能”回路、开启“思考”回路,注意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说他改变周围环境的时候,不要有意地去得罪那么多人,那就厉害了。

c.一旦内控性特质的人对于薪酬和晋升有所不满的时候,他们将离职意愿转化成离职行动的比例就会特别高,这也有统计上的证据支持,所以如果你是领导就要请你注意,这些内控性特质的人往往都是主动离职,而不是像外控性特质的人,总是等领导谈话之后,才接受被裁掉的现实。

4、不是只有具备某一人格特质才能做大事

人格特质,是一个人的特点所在,没有好和坏之分。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BAT,三家公司的领导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彼此之间非常不同。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三个人在同一个场景下,同样都是坐在主席台上,也同样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但三个人的表现竟然是天壤之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人格特质。

其中,马云是豪放型的,不管谁在那里讲话,他都和旁边的领导大声交谈,我朋友的评价是“旁若无人”,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是什么反应。而李彦宏呢,则完全处于另一个极端,他平静地坐在那,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见到他和旁边的领导有什么耳语,或眼神上的交流,他就像一个默想者。而马化腾则是介于其间,在矜持中和邻座的领导进行着偶尔的、简单的沟通。这三个人的人格特质可能完全不同,但这都不妨碍他们各自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课后思考

1.请分析一下,自己是一个具有内控性特质还是外控性特质的人?

2.你也可以把今天的课以红包分享的方式发给你的关键同事,然后问问他,是不是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你们有没有可能形成互补,共同提高。

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十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d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