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散文炼字之道
儒家(3) | 汉儒做了些什么

儒家(3) | 汉儒做了些什么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07:11 被阅读68次
儒教

上一节讲到汉儒,也就是新儒家的确立。

西汉建朝之后,统治者主体意识是黄老之术。他们吸取了秦朝失败的经验,对思想基本上没有管控,儒家因为底子厚,很快又发展起来。董仲舒就是当时的一个大儒,前大半生主要是授课收徒。

但是当时社会经济,国家财富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汉武帝本人也是野心勃勃。

有钱了,谁不燥呢?但是这么一大摊子家业,遵从的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作为一个皇帝,也没有很大的权威,做什么事情还需要尊重臣属,这样感觉是很不爽的。

那么他在得到真正的实权后,急需要一种意识形态来帮助他独裁。

董仲舒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有朋友说对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这个就容易理解,这也是天子这一说的理论基础。

那么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三纲五常是什么?怎么演化的?这是整个儒家在汉朝时代的最大件事。

孔子当初提出的是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

大概的意思呢,就是说,各人的身份也不同,但是要互相友爱,一起建设和谐社会。并没有把差异化体现出来。

但是到了孟子的时候,他就进了一步了。

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个时候虽然有了区分,但是还是相互尊重。

这里有朋友问什么是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啊,就类似于现在的鸡汤。两夫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在一起生活,但是你是你我是我还是得举案齐眉。

这个是五伦,其实还是先秦儒家的仁为先。

但是由于道家老子学说的发展,在汉初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阴阳二元论,董仲舒引入了道家法家改造儒家的过程中,玩了一把偷换概念,不再是阴阳和谐。他认定的大道是贵阳而贱阴,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推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我们随便讲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大家都知道吧?中俄英美法……

不对,是“仁义礼智信”。

早期包括整个汉朝时期对三纲,解释并没有后来那么龌龊。所谓,君为臣纲,其实还是有些孔子的意思,在里面。就是你当皇帝,你得做表率给臣下看,这样你才能叫纲。夫为妻纲也是这个意思,你做的好,我认你老公这个纲。你做的不好,我就给你带绿帽子了。相对来说,还是一种互相选择的地位。

但是五常就不这样了,包括后来还有人提出六纪。这些是在具体的行为上的规范了三纲,在的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和阴阳论变通之下,君,父,夫,就被具象化成阴阳二元论中间的阳,而臣,子,妻就属阴了。配合大道尊阳贱阴,地位的高低就出来了。所以中国的文人自古就非常狡猾,再加上君权神授,儒家就完成了,封建皇帝独裁的理论基础。

我什么都可以做,你什么都得听我的,你说哪个皇帝不愿意用这种条条框框来规划万民?

但是这个也只是理论基础,儒生们作为臣子还是想要尊重的。而汉武帝只需要他自己个人地位的名正言顺的至尊无上,然后实际则使用法家酷吏的手腕统治天下。

所以后来汉武帝就和主父偃一起,找了个比较冤枉的罪名,把董仲舒给安排回家去了。

所以说,新儒家虽然在汉朝基本上是被定为主流意识,但是他真正的成为国教的应该是在宋明时期。

有朋友问董仲舒的罪名。当时董仲舒在江都王那儿当国相,出了异相,好像是皇陵失火吧?这里记不太清了。他写了篇文章,说是因为当今皇帝不宽待下臣,所引起的。但是这篇文章他并没有发出来,然后主父偃当时正到处求人推荐,跑到那个封国去见董仲舒,趁着董仲舒出去拉屎的时候翻了他的书房,把那封书偷出来交给了汉武帝。以文非天子,这就是个大不敬的罪名了。

当然了,这事情,可大可小。不过刘彻那个时候已经看这老头很不顺眼了,而且他需要主父偃这种心黑手狠的人。顺便说一下,主父偃最大的成绩就是推恩令,我们以前聊过的。

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里还要提一个人,可以说是也算是董仲舒的前辈。贾长沙,贾谊。文帝时人。

儒家能够被推到上面去,与这些前辈大家的努力分不开。贾谊当年提出了很多治国的要论,也是儒家治国之术的一个主要体现。但是贾谊被贬长沙之后,写了《鵩鸟赋》,其中道教老庄的思绪非常强。我也有一篇文章,专门写过这个。链接我把它放在文章后面,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这也显示了一点,就是三教合一的态式啊,其实在很早就开始了。三个宗教都是在不断地借鉴,不断的融合中进步。

但是中国的文人有个特色,“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当官了,我要经纬天下,我是儒家。

我被贬了,我要身心逍遥。那我就是道家或者佛家了。

所以我很早之前说过汉民族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民族。这个在宗教这一块体现的特别明显。

以上扯远了。

到了这个时期,儒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融入了法家道家的新儒家。孔子是表象,老子是潜意识,韩非子才是政治手段。新儒家就成为了一种比较完整的意识形态,并且成为了两千年来官场的传统。而由于引入了道家的思想,在哲学思想范畴里,儒家不再是世俗政治学,开始了修身修心的哲学化和神化历程。所以汉儒,我们又称之为“经学”。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一节聊“经学”的没落和一些相关的事故。

论道天地间


喜欢一起聊的同学,可以简信我拉你同聊。

相关文章

  • 儒家(3) | 汉儒做了些什么

    上一节讲到汉儒,也就是新儒家的确立。 西汉建朝之后,统治者主体意识是黄老之术。他们吸取了秦朝失败的经验,对思想基本...

  • 西汉儒家猥琐发育的过程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众所周知,但有人知道在儒家独霸天下时儒家又是怎样的情况? 首先是汉高祖时期,刘邦本...

  • 《大学》与大学之道

    一、《大学》及其作者 《大学》位居《四书》之首,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从古至今,《大学》都受到极高的评价。汉儒郑玄《三...

  • 汉儒

    汉之强大,汉儒多辨华夷,汉初儒者贾谊深耻汉与匈奴和亲,上书汉文帝曰:“天下之势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9】

    儒家的道统: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后,宋儒越过汉儒,独尊韩愈,以韩愈为孔孟之后的道统人物。我们今...

  • 漫谈三教九流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儒,属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

  • 以德报怨?儒家只讲究以直报怨,还有更凶猛的“大复仇”

    前几天写了两篇关于汉儒的文章,没想到还挺受欢迎的。既然大家喜欢,那我就继续写呗。 说到儒家,其实现在的人们有着颇多...

  • 今天做了些什么

    今天收到一句很不错的评论,解决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动。 我在想我一天做了些什么,玩了一会儿手机,看了一会儿电脑。 ...

  • 早起的你今天做了些什么(3)

    今天是早起的第15天啦,早起越来越显得游刃有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必须早起交班完成家庭与爱好当中需要...

  • 《礼记·大学》提要:八条目

    国学经典《大学》中讲了些什么?(二) 《大学》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是秦汉儒者托名曾子所作。经过北宋二程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3) | 汉儒做了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p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