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作者: 李伯淳 | 来源:发表于2021-04-04 17:46 被阅读0次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是我们最期待的日子,这时一般都会放假,大人们也暂停各自手里的农活,在这几天好好地招待亲朋好友,好好地享受几日,每个人都是一幅喜庆的模样。

1

我的故乡,地处西北偏远山区,附近有七八个村子,显然都是小村,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独自请一台戏唱,于是搭伙唱戏成了传统。就这样,经过几个村子的协商,每年的戏都被定在位置相对居中的杨村举行。

时值暮春时节,正是北方的春最为迷人的时候。这时气温基本稳定,不再像丰子恺先生描写的那般忽冷忽热或忽晴忽雨。万物生发得更加厉害了,光秃秃的山头也开始披上一层新绿,无论是柳树还是榆树都显得生机勃勃。最美的当属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搭配着绿油油的麦地,仿佛大师笔下的油画作品,如果遇上晴天,那就更美了,蓝天、碧绿、金黄让人移不开眼,心情也愉悦了许多。

这便是前往戏场沿途的见闻了,不过我家离杨村不算太远,但也要翻过一座大山,山路崎岖不已,这时候气温升高,一路走来也让人大汗淋漓。这和鲁迅先生前往赵庄看戏,一路的所见所闻,明显是有差别的,他所在的地方是江南水乡,离海较近的小村庄,是乘着船去看戏的,路上还有美味的罗汉豆可以一饱口福。可像我们这穷乡僻壤,就没有这么好的际遇了。不过只要爬上山顶,就会看到山村暮春的美好,暮霭沉沉、微风习习,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2

对于我们这些贪玩的小孩,看戏不过是看热闹罢了,唯一记忆深刻的也就《金沙滩》这样的戏,出场的人物多,有文戏也有武戏,场面热闹非凡。记忆中的戏场总是人山人海,就是挪动脚步都很吃力,那时乡村中外出务工的人还比较少,人们多是在家里以务农为生,日常娱乐活动基本上十分匮乏,一年一度的社戏也就成了他们一饱眼福的唯一机会了。

至于晚上翻山去看戏的人,多是一些真正的戏迷,我们年纪太小一般没有大人的陪伴是不敢去的。唯有一次,跟随隔壁的赵大哥一同前往。一路上心情舒畅,戏场中的人显然比白天要少,不过多是一些男男女女的年轻人,男的穿戴整齐,个个梳着小分头,头上不知喷了什么东西,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女孩们也浓妆艳抹,身上散发着一股浓厚的香味。

我从口袋中摸出两元钱,买了几袋瓜子和汽水,出神地看着《窦娥冤》的精彩桥段,显然这个戏在晚上看来更是格外的可怖,让人捏了一把冷汗。不经意地一瞥身旁,赵大哥已然不知所踪,想来也是跟着美女们去玩耍了,这下我便傻了眼,想到回去路上的可怖景致,让人心生畏惧,我再也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勇气了,一股脑冲出戏场,向家里跑去,慢慢地跑出了杨庄的村子范围,朝着山顶疾步前行。

等到驻足于山顶,皎洁明亮的月光照满山川大地,仿佛罩着一层薄纱,远处的树木和山脊在月光的照射下黝黑黝黑的,显得十分诡异。山腰处零零星星的小山村,也亮起点点灯光,看起来也十分温馨,或许这才是家的感觉。试想,还有什么能让披星戴月赶路的人,心中萌生出一丝希望呢,或许唯有这点点的灯光吧。我健步如飞,朝着家的方向跑去……

3

虽然每年看戏的时候,没有可口的罗汉豆一饱口福,但还是有一些魂牵梦绕的美食让我神往,因为平常是吃不到这些食物的,这也构成了对于看戏最大的一种期盼。其实这所谓的美食,无非是小商小贩的一些小食品,这其中必有最受我们欢迎的冰棍。通常,可口的冰棍都被装在木制的大箱子里,箱子的内壁包裹着一层棉袄状的东西,那时就想,为何要给冰棍裹上棉袄,这样岂不是会加速它的融化吗!后来学了更多知识,才知道这是为了隔绝热量交换。冰棍一般五颜六色甚是好看,一根根整齐地摆放着,一口下去冰冷拔牙,嘴皮有时都会粘到上面,一用力鲜血也就流了出来,不过就是迷恋这种感觉。

还有便是各种颜色的汽水了,被装在一个个动物状的塑料袋里,鼓鼓的,咬破一个小口,用力吸吮,一股甜甜的滋味冲入口中,有时还有水果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虽然现在想来那些不过都是色素勾兑的垃圾食品,但也构成了儿时对于美食的深刻印象。

这其中最健康的食物,可能就算那种黄馍了,记忆中每年他都会如期出现在戏场中,推着一个用油桶自制的大炉子,刷上油,面饼上放着一层白糖,吃起来香甜可口,麦香味十足。可是这一般不是我们能吃得起的美味,一个饼子就要两元钱,现在想来这人也算心黑得厉害,如今这样一个饼子也就两元而已,不过现在的饼子相比他的要小上许多。

如今,有时间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戏场里多是一些无所事事的老人,他们拿着板凳,聚堆坐在戏台下面。到了晚上人就更少了,年轻的少男少女们早都被城市的灯红酒绿所吸引,晚上或许都在酒吧等地消磨他们的青春去了。

或许,这是社会的进步所致,但乡村在某种意义上的没落已经无法阻挡,今后的孩子们或许永远不会拥有和我们一样的际遇了。这种际遇往往构成了我们对于故乡无法割舍的依恋之情,对于后人,没有如此美好的经历,也便不会生出如此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了。

相关文章

  • 【1+x】八下1课《社戏》完整篇章阅读

    社戏 鲁迅 ...

  • 学生作文《童年趣事》批阅手记

    在写此篇作文前,我恰好教完了《社戏》,《社戏》可以看作“童年趣事》的范文,在《社戏》中,鲁迅先生以看戏为中心事件,...

  • 社戏(二)扮演自己(上)

    昨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社戏,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写《社戏》。 那么鲁迅究竟为什么要写《社戏...

  • 抄录一段话

    暮色里的旧歌戏——《社戏》 告诉小伙伴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课文《社戏》并不是鲁迅先生小说《社戏》的全文,《呐喊》...

  • 社戏

    鸡鸣时分雨潇潇, 门扉础湿苔花小。 新人懒起妆窈窕, 独与梨落唱红棠。

  • 社戏

    粹亮月色下 辽散旷野里 立着一个戏台子 台上的人物 红红绿绿地动 台下的人物 疏疏朗朗地站 台上 铁头老生背插旗 ...

  • 社戏

    大年初三,驱车一百多公里陪家人到平乐古镇游玩。 和这个时节所有的旅游景点一样,本来冷清的古镇此刻人潮喧嚣。好在有条...

  • 社戏

    (一) 这几天,我所居住的酒店后面的小广场上非常热闹。本来是每晚广场舞到10:30,现在,白天也开始热闹了。场地上...

  • 社戏

    社戏 ——刁霜 改编自《牵丝戏》 长安城 又...

  • 社戏

    趁着这农闲时光, 沐浴着淡淡的冬阳。 村民们集资 请外面的戏班到村里, 把早已听熟的戏曲 再唱几场, 戏台就搭在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rl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