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了大脑的三套脑系统,还有说了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低水平压力和睡眠不足会束缚我们大脑的智力表现。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提高我们的效率呢?作者给我带来了4条建议。
今天的笔记来自解读人邓婕带来的解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3241/a0c0e232ae9cda2c.png)
第一条,离线思考
定期抽出一点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沟通。
小米公司的雷军就有一个7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雷军还说过“少就是多:砍掉90%,只做10%,认认真真把那10%做好就足够好。”
要争取离线,不仅需要坚持不懈,还需要冷酷无情地远离一切不重要的干扰。一般的时间管理,会教你用紧急和重要去区分事件,但实际上,重要的事情通常是不紧急的,要优先安排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以免它们有一天发展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紧急的事要学会拒绝,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永远都不要接受。
找出一天之中,自己思考脑表现最好的时间段,无论你忙碌到几点,请一定给这段时间“优先权”,把最重要的思考放在这段时间里完成。
每天抽出10分钟来安排好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和任务,这个时间点不能晚于睡前一小时,在这10分钟里确定好第二天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记录下来,这样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储存脑会梳理相关的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3241/af5d02c873a4ee60.png)
第二条,批量处理
有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自己无法避免多任务并行的情况,但自己静下来继续观察还有着很多不必要的任务。
合理安排任务的基本原则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切换次数。这样就能为单任务和多任务都留出了空间,在时间上你就能比较游刃有余了。
比如30分钟不受打扰地处理一个任务,效率比3个10分钟要高3倍。如果任务比较复杂,或者多个任务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那么不受打扰的工作效率比多任务并行高4倍。所以,请你拒绝所有干扰,一次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相对完整的一部分,或者把相关的任务化分在一个批次之中,把不相关的任务或者一些琐事放在另一个批次中。
另外,学会在批量处理前给自己日程上标注一个需要处理的时间,每次批量处理结束后给自己适当的休息休息也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3241/97ecd1225342c5d8.png)
第三条,回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白天的时候,我们都很忙,只有在睡眠期间,存储脑才找到机会整理、存储和识别那些还没有消失的信息。要让大脑发挥出最佳潜能,你至少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
有的人可能睡眠质量一直不太好,那么你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建议:
每天坚持在同样的时间入睡、起床。
白天尽量多活动,因为如果疲劳的只有你的大脑,身体却精力旺盛,那么你就更难入睡。
如果你需要在周末补觉,最好提前睡,而不是晚起,这样对睡眠模式和生物钟的干扰更小。
另外,睡前一个小时尽量远离所有的屏幕,包括手机屏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3241/20c40fb22aae0bce.png)
第四条,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压力的强度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长期慢性的低水平压力,可能比一个巨大的短期挑战还要令人疲惫。所以,合理安排任务能够大大地减轻我们的负面压力。另外,在压力失控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减轻负担、增加资源。我们拥有的最大资源是我们自己,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
个人的耐压能力中有一部分和自己的基因、生物学、体格都有关系,它们觉得了我们耐压能力的极限和潜力。但是在极限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比如找朋友聊聊天,去健身房运动运动,或者干脆去大吃一顿等等,通过自己给自己反馈的方式来缓解我们的压力。
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维方式所影响。总是暗示自己可能会失败,那么你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尝试给自己多一些正面的暗示,如“虽然有难度,但我可以试一试”、“虽然挑战难度很大,但这是一个机会我可以学会更多”,让自己更有动力和信心去面对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3241/f840c5971abd439d.png)
最后,改变行为背后的态度,是所有改变的基础。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改变态度,还是像以前一样保持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等等的模式,那么今天笔记讲的这些技巧都不会起作用。
今天学习了解除大脑束缚,提升效率的4个建议。即离线思考、批量处理、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和科学应对负面压力,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我们需要从思想上改变。
好了今天的笔记就到这里,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坚持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