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觀过,斯知仁矣。”
甚么是:一丘之貉。就是说,在這‘一丘’里的,都属:貉。
换句话说,稍微有点儿品味、格调,以及正義感的,就不会到这‘一丘’来。
道理是這様的。所以,他们犯的错,也即你犯的错。即便你是后来的,但只要是這‘一丘’上的……都一様。“觀过,斯知仁矣”,就是说:你了解他们这‘一丘’上的,都干过甚么……就能知晓他们有没有:仁。
以及,你有没有‘仁’了。道理是這様的。仁者,不会在明知這‘一丘之貉’曾经做过甚么的情况下,还去接近這‘一丘’。仁者,会在自己觀察、综合判断、独立思考之后选择是否接近這‘一丘’。如果明确知晓了,這‘一丘之貉’是不仁者時,有仁者们,是断不会凑近的。
道理是這様的。不一样的。因為,你一旦凑近了他们,那你便和他们成為了:一丘之貉。而,他们的罪、孽,也会无形,或有形的盖在你头上……這确实是一个:断定你有没有‘仁’的,好机会了。
道理是这样的。《論语》中,记载了很多次,孔子在各国遇到了‘不和’的情况,當然有一言不合,一事不和……等等。《論语》中,有许多孔子因与该国(因种种原因……)不和,而离开的记录。《論语·卫灵公15.1》记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此节属于,《論语》中记载的,孔子因与卫国君一言不合(起码,是在文字记录上,是因“一言不合”......),而选择果断离开的记录。
可见,孔子虽然求仕心切,但孔子并不是一个贪图财、货的人。如果“法缘不合”地话,孔子,也应不会留在那个地方,侍奉那個国家地君王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孔子和很后来的菩提达摩,有相似处。据说,菩提达摩和梁武帝,也是因為“一言不合”,前者就选择:一苇渡江了。
道理是这样的。与《論语·卫灵公15.1》类似的,還有《論语·微子18.3》所记的:“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孔子行(既,离开齐国……)這其中,當然不全是孔子与齐景公两人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既:孔子为何不被齐国所用……对于此事,《孟子》中,也有片段的记述。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出自《孟子·万章下》)“接淅而行”,说明當時离开齐国,是走的很匆忙的。
道理是這様的。《論语》中,记载的這两次孔子行,既:《論语·卫灵公15.1》,与《論语·微子18.3》有孔子自身的原因,既:我不愿意与你成為‘一丘之貉’(比喻)。也有不是孔子的原因,是所在国拒绝了孔子的。
都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出自《論语·微子18.4》)“三日不朝,孔子行”,是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之一。对此,《孟子·告子下》章中,做了更详细的叙述:“曰:‘孔子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出自《孟子·告子下》)“三日不朝”,“燔肉不至”,這两件事,是“四书”當中,所记录的,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出自《論语·万章下》)孔子去齐,‘接淅而行’,去鲁,‘迟迟吾行’……這些‘行’,即:离开……有不舍,有無奈,有一言不合,或“法缘不合”……這些行,是君子所為。這里除了齐国之外,在鲁国,和在卫国……都可以不走。
1.
“卫灵公問陈于孔子”,陈,有可能是一个通假字,通“阵”,阵势、列阵……等等。孔子对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以上,皆出自《論语·卫灵公15.1》)卫灵公問阵,孔子说:我不知道……
那怎麽可能真不知道呢。孔子是给《周易》作“传”(既:《易传》)的人,怎麽可能不懂排兵布阵呢。只是不想说罢了。
2.
道理是這様的。在鲁国,“三日不朝”,“燔肉不至”,如果為了安逸、和地位、名誉和富贵,也许可以忍。但孔子,也没有忍……虽然遗憾,不舍但还是走了。
综合来说,人不必非要挂在某‘一丘’。可以走。就像孔子那様。
道理是一样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五月初一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