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里仁篇4.14:是心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19:12 被阅读0次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人总得求點甚麽,或向内,或向外。

孔孟之道,是:‘理民之道’。是讓人們变得越来越贴近理性的:道路了。

讓人們走这條道路,當然要有自己的主张……见解,以及,自己本身,就已经修養成為了一個足够贴近理性的人,自己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個:

够清,够纯,够誠實,够勇敢和善良的人……孔孟之道,就是讓老百姓們,也往誠實,善良,纯粹,和勇气這四方面去发展了。

道理是這様的。所以,对于孔子来説,以及後來的孟子,朱子也一様……我们這些人,究竟的目的是甚么,實際上,這個目的,从2500年以前,就没有變過,那就是:‘理民’了。既:使人民归于理性和清醒這是儒家的唯一也是根本方针

道理是一様的。至于,后世的那些愚忠,那些,同样也是念“四書”、“五经”的,可最后却走上了一條污浊之路的士大夫們……實際上他们已经不能算是孔子门生了而他们走的也不是孔子之道了

道理是這様的。他们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工作而已……纵然,历朝以来的圣者、清者們,都有着:‘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思路,和情怀……

但是,有的人把‘清路’,‘清政’自己的想法、主张,推行出去,讓世界,讓天下人聼到自己的聲音

有的人不行。而有的人可能也不太想推行清政清策就把“四書五经”當作一种改善個人生活條件、与水平的工具、梯子。(在過去……)也有。

也有人,罢“四書”、“五经”,當成是一种‘修养的教材’,修身的教材……等等。認為只修自身就够了。其實,這是對的。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出自《孟子·盡心上》)“殀寿不二,修身以俟之”,说的,就是《論语·里仁4.14》當中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道理是一様的。位置不着急;能不能推行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笔、思路,甚至策略等等,也是次要的。

主要的,是修養自身。《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説:一切的虚名,繁华,甚至眾生百姓们(盡對于‘修養中’或修養前的你個人而言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从天子,以至于庶人(普通人,一般人……),就是:‘修養’二字无疑了。這是儒家的,孔子之道地重要核心理念。

1.

道理是一様的。先看自己找自己再看世界找世界這就叫:知本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這麽大的能耐”,這麽好地想法,這麽清的人品,這麽精进的修養,這麽良好的品质,不被发现怎麽办,别人不知道我,我怎麽办……等等。孔子告诉我们:不要怕。既:“不患莫己知”(出自《論語·里仁4.14》)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求為可知也”(出自,同上),盡力修养就行了

道理是一様的。尽力修养,就可矣了。把你比作一块美玉埋在泥污里……能不能出现以及能不能举世仰望赞叹恭敬那和你是不是一块美玉没有关系

2.

只能説,你的环境变了,有的人,因你的存在,而產生了一些感慨、感想……等等。但是這和你是不是一块儿美玉根本無关

孔子之道,就是讓我们,努力的,盡心的,成为一个:纯粹,清澈,透明的人。

3.

一個‘誠’字,概括了。仅此而已。孔子之道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

道理是這様的。一个‘誠’字,一个‘信’字。誠,就是:透明,而纯粹。

信,信的是内心的理性之光,与向善之聲。可以了。你相信自己内心的:‘向善之聲’,并且,你不断的用你的方式、和方法,朝着你心中的理性之光而前进,前进……那你终将愈来愈誠,愈来愈:清。

4.

你终會成为一块儿:美玉。纯粹,而又皎、洁。无暇、完美极了。

但是,這和你能不能发现被瞩目没有任何的关系你是甚么就是甚么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出自《中庸》)

5.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真實的东西就是真實的东西……剩下的虚名以及环境那只不过是世人們赋予你的他们(指世人們的......)的想象力以及你额外的乐趣罢了

6.

关键是,你有没有這個值得‘被人知’的本事,既:“為可知也。”(出自《論语·里仁4.14》)道理是一様的。你求的,真正的孔门弟子们,以及践行孔子之道地后世儒者们真正要‘求’的,其实,正是:你自己的‘心’。

求自己,問自己,向内求。這是:孔门的‘真義’了。

7.

心。

----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六月初八 于自家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里仁篇4.14:是心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人总得求點甚麽,或向内,或向外。 孔孟之道,是:‘理民之道...

  • 论语心说|里仁篇4.10:問心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与比。” 我们读歷史,遇不公、不平之处,总觉:“啊,要是没有這個人,該...

  • 论语心说|里仁篇4.18:忠孝

    所谓孝字,無非也是一个忠字。道理是一様的。----李宗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孟...

  • 论语心说|里仁篇4.18:适度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這一節,和《论语·学而1.12》當中,有子所講的:“禮之用,...

  • 论语心说|里仁篇4.21: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人之所以会后悔,是因為他心里知道,他知道他从來没有认真的面對...

  • 论语心说|里仁篇4.17:先看自己。

    爱自己,是偉大的开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佛氏讲:‘觀心’,特别好。向内求,求自己;找自己...

  • 论语心说|里仁篇4.16:自清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實際上,孔子并不反對儒生們,去追求钱财,和利益。儒生可以从仕,而且《論語》中也...

  • 论语心说|里仁篇4.25:诚明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儒学是一门格物致知的学问。是向内求,论证到自性的学問。 道理是這樣的。但是,雖然説你所...

  • 论语心说|里仁篇4.5:訓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论语心说|里仁篇4.8:贪著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論语》當中,孔子主张了一种觀點,有人認同這种观点,也有人不認同這様的觀點……這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里仁篇4.14:是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tq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