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的觉得时间是一个好东西,一下子一天,一下子一个月,一下子一年。根本不用再掐着手指算着到底走过了多久多久,时间本身就快得让人发慌。
那天自己一个人下楼散步的时候,看着远处一整栋楼的明亮灯光,突然在想那里的人儿们都会对应着怎样的故事或生活,甚至臆想出一派祥和。灯光倒映在江水上的影子多好看啊,在安静的夜晚停驻再在晚风的扰动下跳跃着波光粼粼。
记得前几年大学时疯狂迷恋张爱玲的文字,满满的摘抄都是她那略带伤感的片段,以至于此后迷上陈奕迅的歌《红玫瑰》,多多少少也缘于张爱玲的书《红玫瑰与白玫瑰》。年少的时候,是很容易会把生活和情感带到幻想的世界里面的啊,对每个人都讲故事,对每个人都去倾听故事。就那么快快乐乐的两三年,单纯却也美好。
而如今也不过只是匆匆忙忙的五六年光景之后,重新翻阅曾经写下的文字,却带着一种岁月的沧桑。耳边近两年听闻最多的一个词竟然是“中年危机”。很多人开始很匆忙的对待身边经历的人或是事,从无话不说再到无话与不说似乎只需要两三个月。因为感觉老了,所以决定和选择都必须快准狠,不再带着真心,而只需要带着眼睛,走马观花的生活似乎永远最快乐也最新鲜。
而我们更像是被时间做抛物线运动甩出来的幸运儿,才得以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自己经历过和别人经历过的一切。然而,有时候太理性是多么的不好,你会从不甘心到最后冷笑地看着时间里发生的一切,直至麻木。
很多文章的观点,25岁是一个人的分水岭,25岁以前能够矫情的说出那句“青春正好”,25岁以前也能够对很多事情甚至人带着“随心与快乐”的态度,因为未来还长远,年轻永远都是变数,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也不奢求得到太多的回报,佛系的去生活就好。而一旦25岁一过去,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变了样,开始变得挑剔又贪婪,变得静默变得不再喜欢人满为患的大街,似乎给自己腾出时间躲在几平方的小屋里发上一天的呆也很快乐。不再愿意对谁人掏心掏肺,谁都没有经历过你经历的事情,又谈何自私的要求别人一定要感同身受呢?做一个快乐特质的人儿似乎才能够活得更快乐一点。彼此开玩笑的说着“走在奔三路上”,一转身却都怅然若失。
但是那些握不住的一点一滴迅猛流失的时间,那些必须翻阅日记本才能回忆起来的时间点和回忆,却都觉得好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