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书,助你成长。大家好,我是海涛,我们今天来刷《幸福超越完美》。
本书中文版201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8.7分,高分书籍。
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在哈佛开设了最受欢迎的“哈佛幸福课”,上周我们刷过他的《幸福的方法》。
这本书也是关于幸福的,泰勒博士区分了两种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这两种行为模式在我们身上都会存在,完美主义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泰勒博士告诉如何从完美主义的苦海中回头,找到幸福的岸。
我们今天主要刷两个内容,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是什么和怎么跨越完美主义的障碍。
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
完美主义者,心理学上有专门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在1980年提出。
所谓完美主义者,指的是一些拥有无法达成的非理性目标的人群。
这里的非理性目标,就是超出了个人能力范围的目标。
我们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完美主义者的痛苦,目标无法达成、非理性,要一直向着目标挣扎,却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
最优主义者是泰勒博士提出的新概念,最优主义者能够接受现实,追求人生中最有可能的、最好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更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完美主义者的三个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完美主义成分含量比较大,这些人一般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恐惧失败。
完美主义者对于实现目标有着超强的欲望,失败对于他们是一个噩梦。而对于非理性目标的追求,让他们很难不失败,这就造成了一个循环,害怕失败,避开挑战,更容易失败。由于这个循环,完美主义者会一直处于焦虑之中。
第二,过于极端。
完美主义者对世界的定义很简单: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让完美主义者非常教条、苛责,如果一件事不能完美执行,他们宁可不做。
比如完美主义者制定了完美的减肥计划,一旦出现偏离计划的行为,比如吃了冰淇淋,他们可能会放弃整个减肥计划。我们在前面刷改变和习惯的书时,很多作者都给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宽容对待计划的例外,宽容自己的偶尔的不坚持,不给自己过度的心理谴责,就是防止自暴自弃。
第三,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目标不切实际。
完美主义者只想要结果,却无法享受到过程带来的快乐。结果成功,还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失败,这件事就完全是个灾难。所以完美主义者体验到的快乐很少。
跨越完美主义障碍
克服完美主义,实际就是践行最优主义。方法的内容很简单,改变自己的观念,把完美主义上述三个特点都掉个头想就行了。当然,做起来可能没那么容易。
第一,接受失败。
有句老话儿: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这句话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正确面对失败是人生的一个大课题。
其实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条波浪线,有波峰也有波谷,有成功有失败,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刘邦和项羽的楚汉相争,除了亥下之战,刘邦一次都没有打败过项羽,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而项羽这次失败后完全失去了斗志,自刎身亡。
失败算不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失败看成人生路上一个个彩蛋,捡起来好好看看还能有点收获。
第二,悦纳情绪。
我们不仅要接受失败,还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人类进行形成的自我保护的方式。在环境变化莫测、充满危险的外界环境里,消极情绪对我们躲避天敌和危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消极情绪会比积极情绪更多、体验更深。
悦纳情绪,就是把情绪看成人性的一部分,欢迎、接纳、体验,这样消极情绪才会慢慢消失。以第三者的角度旁观情绪,可能还会让你对触发情绪的事情有更深的认识。
第三,心存感恩。
感恩,也是我们多次提到的,体验幸福的重要方法。我们感恩时,大脑中会增加积极的记忆。《幸福脑》介绍过,记忆影响人的情绪基调,积极情绪记忆越多,你的情绪基调就越积极。积极的情绪基调,会让我们对幸福更敏感。
我们昨天在《你的幸福曲线》介绍过感恩对提高幸福感的作用,以及如何去感恩,大家可以再看看昨天的内容。
上述这三条内容,是作者在第一章介绍的理论部分,第二章作者介绍了在教育、工作、爱情方面的应用,第三章介绍了十种冥想的方法(没错,又是冥想,你认识到冥想的厉害了吧)。
虽然这本书评分很高,但总体有点口水,内容和《幸福的方法》也有很多重复,大家可以结合《幸福的方法》来刷这本书。
今天就到这里吧。天天刷书,祝你成长,我们明天继续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