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思想篇十六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09:20 被阅读1次


人有七情六欲,物有百转轮回。

欲望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泉,多则贪欲,少则寡欲,能运用并驾驭好欲望才是关键之举。

因人的社会属性,自然不自然都比较在意或热衷追求功名、权力、地位、财富等身外之物,而恰恰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如灵性、感情、爱心等。心逐外物,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容易烦恼重重,深陷贪欲之泥潭,难以自拔,很难解脱;心无外物,摆脱身外之物的羁绊,自然获得身心自由,无拘无束,自在洒脱。

用正念去战胜邪念,用正见去纠正邪见,欲望就像骑着一匹骏马而手中束有缰绳在广阔的草原上任其驰骋。清心可以寡欲,自然才能恬静。

人与自然,不贪不念,克制欲望,超然物外。

感悟:七情分别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分别是指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欲望是与生俱有的,而且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加以合理控制,容易被欲望所奴役。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境界,远离过多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自然就可以驾驭欲望。


相关文章

  • 佛家思想篇十六

    欲 望 人有七情六欲,物有百转轮回。 欲望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泉,多则贪欲,少则寡欲,能运用并驾驭好欲望才是关键之...

  • 佛家思想篇二十六

    平常心 得而勿喜,失而勿忧,正是佛家所说的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对于平衡心态很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面世界,内心能...

  • 佛家思想篇三

    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学上理解为色是物质,空是精神,物质里有精神,而精神是通过物质来体现的,两者既合二为一,又...

  • 佛家思想篇四

    静 起心动念,因果业报。起的是善心,动的是善念,必有善业,终有善果。 佛学上强调一个静字,有静心,静坐,静思,静行...

  • 佛家思想篇十

    精 进 一个修持佛法的人,若想有所成就自然离不开六度。 佛学上的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处...

  • 佛家思想篇八

    持 戒 佛学上所说的五戒为佛家人必须遵循的清规戒律,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从佛学方面...

  • 佛家思想篇九

    忍 辱 一忍百忍,百忍成金,考验的是人的忍耐力。小不忍则乱大谋,正是说明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忍不是妥协无奈,也不...

  • 佛家思想篇十一

    禅 定 禅来源于生活,修禅就像吃饭、喝水、睡觉等一样平常。佛学的三学即戒定慧中的定和六度中的禅定意思大致相同,只是...

  • 佛家思想篇五

    悟 佛学的教义具有启慧开悟的重要作用,也是承载众生到达觉悟彼岸的工具。 启慧开悟的目的是为了找回本来纯真的自我,佛...

  • 佛家思想篇七

    布 施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正是佛学所说的行布施之道。布施出去的,收获的是欢乐与幸福,布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家思想篇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jh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