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思想篇五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09:11 被阅读0次


佛学的教义具有启慧开悟的重要作用,也是承载众生到达觉悟彼岸的工具。

启慧开悟的目的是为了找回本来纯真的自我,佛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因为执念、虚妄等而产生的业障不能明心见性,进而不能见性成佛。

悟有渐悟和顿悟。渐悟指的是通过修行而渐进的觉悟,顿悟指的是在修行过程中,通过某件事启发而顿时觉悟。

悟靠自性自度,无求外法。悟在无相心体,其非大非小、非方非圆、无形无相、不生不灭。悟重在修心,不再被外物所着相,不再执迷不悟,而具有大智慧则需要经过大彻大悟,以达到即世而超然,超然在世间。

悟在修,悟在心,悟在行,不悟无慧,悟者超然。

感悟:佛学上所说的悟,指的是证悟我们的无相心体。悟是通过我们内心世界来感受外部世界的东西,而最终确信的结果。智慧的来源就是靠悟性,有的人先天悟性很高,有的人后天学习而开悟。人生就是悟道的过程,真正开悟了,就不再被外相所迷惑,就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真正开悟了,就不再对世间的事执着了,也就超然了。


相关文章

  • 佛家思想篇五

    悟 佛学的教义具有启慧开悟的重要作用,也是承载众生到达觉悟彼岸的工具。 启慧开悟的目的是为了找回本来纯真的自我,佛...

  • 佛家思想篇三

    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学上理解为色是物质,空是精神,物质里有精神,而精神是通过物质来体现的,两者既合二为一,又...

  • 佛家思想篇四

    静 起心动念,因果业报。起的是善心,动的是善念,必有善业,终有善果。 佛学上强调一个静字,有静心,静坐,静思,静行...

  • 佛家思想篇十

    精 进 一个修持佛法的人,若想有所成就自然离不开六度。 佛学上的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处...

  • 佛家思想篇八

    持 戒 佛学上所说的五戒为佛家人必须遵循的清规戒律,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从佛学方面...

  • 佛家思想篇九

    忍 辱 一忍百忍,百忍成金,考验的是人的忍耐力。小不忍则乱大谋,正是说明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忍不是妥协无奈,也不...

  • 佛家思想篇十一

    禅 定 禅来源于生活,修禅就像吃饭、喝水、睡觉等一样平常。佛学的三学即戒定慧中的定和六度中的禅定意思大致相同,只是...

  • 佛家思想篇七

    布 施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正是佛学所说的行布施之道。布施出去的,收获的是欢乐与幸福,布施的...

  • 佛家思想篇六

    因 果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这句话可理解为一切报...

  • 佛家思想篇十八

    当 下 过去不可留,将来不可得,现在不可有,即为当下。 修习佛法在当下,心存善念在当下,修持善业在当下,修身成业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家思想篇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d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