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49977/5bd2a47746719ea4.jpg)
秋天的天气真是好,不似夏天的炎热也不像冬天的寒冷。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睁开眼睛起床,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太阳斜斜地照射进房间,撒下一屋的温暖。窗外的桂花开了,淡淡的花香飘进来,整个房间都香了。
阳光好像照进了我的心房,我贪婪地吸着花香,闭着眼享受这一切,心也随之飞扬。真真是花不醉人人自醉啊!
现在的我,不用担心台风有多疯狂,不用怕风雨打湿衣衫。以前的我,不管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要顶着风雨,按时按点去上班。
一碗白粥、一个鸡蛋外加一碟小菜,就着阳光、花香下肚,这样平凡的日子真是幸福啊!
吃完早餐,出门散步,沐着阳光,和着花香,听着鸟叫,漫步在小区里,随手拍下桂花。我想,如果能把这桂花香拍下来,该有多好,可以让我永久保存。
摘几粒桂花放在手中,小小的如米粒儿般,浅浅的黄,柔柔地躺在我的手中。我把手凑到鼻前,淡淡的花香涌入鼻腔,沁人心脾,我希望这香味留久一点,再久一点。
正如宋代词人李清照那般喜爱桂花,说它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清照以群花做衬,以梅花、菊花做比,由衷地赞美桂花,说它虽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不追求繁华眩目,不奢求万人敬赏,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将香气留与人间。
她在词中还责怪屈原当年作《离骚》时,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养德,却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清照为桂花叫屈,毫不客气地批评先贤屈原情思不足。可见清照对桂花的喜爱。
秋高气爽,心情舒畅,每日在小区里漫步。看蝴蝶飞舞,闻桂花之香,享天地之气,好不畅快。
但小区里,这一月先后有两家做着丧事。本地人规矩多,人一死,大摆筵席几天几夜,请来哭丧的,各种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生前不管如何,子女是否孝顺,死后却大大地热闹一番,享受着在人世间最后的存在感。
可这些真的是死者想要的吗?也许死者正飘在空中看着这一切。而这一切与他还有什么相干呢?
先生怕吵着我,要把窗户关了,我拦下他。听着吹拉弹唱倒也热闹,想开了,也没什么可忌讳的。
人都难逃一死的宿命。就如同这花儿,开不了几日就都会跌入泥中。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一个轮回接着一个,只不过花儿来年还可以再开,而人来世间就只有一遭。
但这又如何呢?生而为人的结束,也许就是成仙之旅的开始。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宇宙中罢了。
生而为人短短几十年,我只希望当有人还能想起我的时候,能如桂花香般,淡淡的、柔柔的,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就足够。
西汉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但我想说的是,世人又有几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绝大多数的人是轻于鸿毛罢了。但即使是鸿毛,如果当还有人想起你的时候,这鸿毛能轻轻拂过你的心灵,勾起你一丝丝的回忆也好,感慨也罢,也就足已,还有何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