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若夫
-1-
前些日子,适逢祖母寿辰,在外的儿孙纷纷回家祝寿,身为厨师的弟弟从成都飞回,张罗了一大桌好菜。许久未有如此热闹之景,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脸上,八十余年的岁月,褶成了一朵花。
祖母破天荒把她平时压箱底的“霞帔”穿在身上,席间一派喜气洋洋。儿孙绕膝,推杯换盏,一 一献上祝寿词,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家中年纪最大的祖父开始故作深沉,待儿孙纷纷尽了孝心,也慢慢悠悠站起身来,用不知谁教他的蹩脚英语祝祖母生日快乐。
祖父语毕,举桌笑声。
席间,祖父在和儿孙碰杯时一不小心把茶洒到了祖母的新衣服上,祖母顿时面有不悦。俏皮的祖父见此情景,像哄小孩一样哄着祖母,连忙从桌上炖好的肉中挑了一块煮烂的红烧肉,喂给生气的祖母。有些不好意思的祖母在儿孙的起哄中吃下了祖父送到嘴边的美食,看着两位牙齿近乎掉光的老人那恩爱之态,桌上又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宾客散尽,我伏在窗前,望着繁星满天,门前流水潺潺, 似乎方才的笑语欢声犹在眼前,滚滚东流的江水也没能带走祖父祖母的60余年的爱情。
-2-
祖母14岁嫁给祖父,一直掌握家中财政大权,却也负责为人妻子分内之事,祖父脾气颇好,寻常小事从不动怒,这让祖母的刚烈本性慢慢消融在祖父的温情中。二老一生渡尽劫波,却恩爱如初,印象里,老头老太太甚少有口舌之争,每次祖母怒气刚起,便被祖父巧妙化解。
多年前祖父曾教我一秘诀,他说,当你爱人和你吵架时,你只需面带笑容静静听之,待对方怒气正盛,你只需语气平和地不停说:“你牙齿里有一颗青菜”方可化解,开始以为是祖父玩笑话,后来用了几次,真的屡试不爽。老人因为彼此各有其法,加上祖父的包容,故而二老一辈子和和气气,时时面有慈容。
年少之时,家中正修新房,我与祖父同床而卧,祖父常常与我讲起他的“驭妻之道”只有两字——珍惜。真正经历爱情,方才明白,祖父祖母的爱情可为范本。
有一年,祖母赶集去买猪崽儿,不料回家途中路过一深沟时,一头猪崽挣脱猪笼掉入沟中不幸身亡,祖母回家大哭不已,毕竟那时一头猪崽需用很多粮食才能换来。祖父问清始末,在祖母哭时也跟着嚎啕大哭,其声之响,惊动众邻。祖母见祖父哭得如此伤心,大有不解。
遂问祖父为何比祖母更为伤心,祖父稍稍整理情绪,对祖母说,我伤心的是原来一头猪崽比我还重要。祖母这才想起,这个一辈子不会做饭的男人还未吃午饭,看到眼前祖父的可怜可爱样,瞬间破涕为笑。
此事一出,多年都为乡邻笑柄,其实众人皆知,祖父是怕祖母为此过于伤心,上演了一出滑稽之戏。懂事时从邻人口中听得此事,捧腹不已。如今再回想起,祖父对祖母的深情,可见一斑。
-3-
几年前祖母病重,我离家最近,第一时间连夜赶回家中,犹记得走进屋前,说起祖母病况,祖父泪流不止,连连说起几日来祖母可怜之态。言语之间,爱入骨髓。
祖母以为自己时日无多,灯油将尽,让祖父在外等候,把我叫到病床前交代后事。
平静的祖母最先说起的便是祖父,言及祖父一生对她的深爱,她最怕离开人世后祖父吃不好,穿不暖,常常叹息为何不是自己在后面离去,这样可以多照顾祖父一程。祖母多次嘱咐我要照料好祖父的吃喝拉撒,碎碎叨叨间,事无巨细,听得我如鲠在喉,后面祖母言及其他,我尽数记下,最后情难自控,涕泗横流。
这是何等地深爱啊,让一个人可以在离开人世时依然为另一半考虑如此之多。所幸,上天眷顾,祖母最后转危为安,长寿至今。
爱本无由,我们常常会说爱情有保质期,故而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之说 ,当爱情经过岁月的淘洗,一切归于平淡之时,便把种种因由归于爱情保质期已过,早已变为亲情。其实不然,我以为,亲情恰恰是爱到深处的显现,是爱情另一种表象而已。
纵观祖父祖母的一生,二老彼此用“珍惜”二字诠释了相爱的真谛。因为懂得珍惜,祖父祖母一生举案齐眉,相濡以沫,才换来长长久久之相伴,赢得平平淡淡之长情。虽身形既衰,发白如雪,却恩爱如初,爱情正鲜。
(转载请联系作者哟)
网友评论
看到这我笑了 只觉得老人智慧啊
PS.第二部分的最后一句“如今再回想起,祖父对祖父的深情,可见一斑。”,应该是“祖父对祖母的深情”。
现代中国,因为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自我父母那一辈,在改革开放新中国刚刚发展伊始,为了生活,纷纷去到外地务工,也是这样悄然的开始了他们的人生转变。
我的叔叔伯伯中有许多这样的人,有的是读了大学跳出“农”门,也有在外艰苦“打工”挣的辛苦钱,他们当初都有着最淳朴的愿望:“总有一天会出人投地”;终得一日,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大城市立住脚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然而,最淳朴的“人情”却不见了。他们这一辈的打拼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我小时候听奶奶故事里的记忆;
小时候的我只知道听故事,只知道他们是亲人,并不知这划时代的一辈人中,变化更多的是人性。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道:中国的家族社会是由血缘和宗族维持,这种关系自古以来很难被打破;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这种“乡土情”像在慢慢变的模糊,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可能是人与人交往后所得的病症,又或许只是“人为意向”的我不想与你交往罢了,因为你之与我没有过多的“交往价值”。
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偶尔听到父母讨论与哪位亲戚借钱亦或是借用关系帮忙说个话,做个事,都是百般求助,而后结果也并不如人意,那时候我经常问父亲:“他不是你的亲人吗?为什么他不愿意帮助你?”父亲以前从不回答这个问题,在我闹腾非得求个结果下反而训斥我:“大人们的事情,你们小孩子不会懂。”当时的我怎么能理解到父亲的意思,父亲在几个兄弟中属于脾气最好、心肠最软的人,可能这样说会有些许的不公平,之于家庭,任何父亲对小范围“家庭”,总是无微不至的。
不过话说大一点,人与人交往,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利益互助还是可以依靠的港湾?如果说是利益互助,那在家庭交往过程中的“你不请,我不愿”的现象也就能理解了,因为除去血缘关系,我们好像也没有任何关系。如若是依靠的港湾,现在很多连父母都不愿意赡养又何来港湾呢?
有句老话我是很赞同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本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家里的老人走过的路比你多,知道的道理自然也比晚辈多”在生活中,老人会给予下辈很多建议,让下辈的生活更好些,更轻松容易些
以往,宗族血缘是维系家族关系的不二法则,现代,仅存的“父母”是维系一个大家庭的纽带,很多时候,家庭中的老人都逝世以后,这种原本好似紧密的血缘关系便随之崩塌;
在现在社会,将“人情”开始不知不觉的划分好像成了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或许你没发现亦或是发现了不敢承认面对,为了心中最后的赤子之心,保留了欺骗自己本心的最后一点能力。
在家庭交往中,除了与你“至亲血肉”的父母兄弟姐妹,其余的连带的叔叔阿姨家的“亲戚血缘”渐渐变得疏远;我们都会认识这种关系背后
的变化,但是很少会去想为什么变了,怎么样才能回归本真的淳朴,是交往压力大么、还是生活很忙,抽不开时间来维系这本该自然而然的情感。
是什么让人性产生变化,又是什么让祖祖辈辈的交往不信任感和自私感不断增加,这恐怕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说上很久了。
人情冷暖,遇事自知,你不过是没对经历一些人情冷暖,才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你可曾想过,原本让你感觉寒冷的,并不是你所谓的“家人”。或许你在很多时候吃了苦,那时候的你为了不然父母担心,选择将这痛吞进肚子里,你慢慢学的会处事,会变通,但是你的那份儿初心,那份当初为了保护家人的初心被你丢在了何处?
我的本意不是想批评那些淡薄的“血缘亲情”,也许,我并不知道,可能我也会踏上上辈们的老路子,但我只愿在这里提醒自己,要学会爱那些该爱的人,正如毕淑敏所说,我们要记得每时每刻提醒幸福。
也许,交往是互相的,价值也是互相的,你之于别人有什么价值?这可能也是青年时期的你慢慢在探索的东西。无论是利益还是感情寄托,有形亦或无形的价值,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假若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好像在进行一场心灵鸡汤似的呐喊,那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016年11月28日晚
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因为,是他们陪伴你走过生命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