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等于成就自己。
上学期间曾遇到的拒绝帮助同学的人,现在都怎样了。不管个人成就如何,自己是不在乎的。那些热心帮助过自己的人呢,多年不见,一见面总是温暖萦绕,相谈甚欢。
很多年后,当他遇到事情你可以毫无芥蒂施于帮助,因为他曾经那么不遗余力地帮过你,即使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这便是帮助别人等于成就自己。
站在讲台上,你明白自己是干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关乎全人类幸福的事业。意识到这点,你便更加兢兢业业,不计较得失,慢慢你会发现你所付出的,最初,最大受益的是自己。
这是当老师和学生的区别,老师讲究奉献,而学生不讲究。为什么学生进步慢,或许可以认为他没有付出努力去帮助他人。一个人可以随性学习,而多数是被惰性牵着走。
今日在上台讲课的钟健明同学身上得到印证。观察了下人家的课本笔记是密密麻麻的,各种备注,是的他在上课之前努了一把力,而且承诺帮助大家理解这首《观猎》,讲课说上就上,一点不扭捏,因为是自己想要的。(内驱力)即使昨晚熬夜备课,即使在数学课下课十分钟前倒了下去现在刚醒,顶着一头雾水上来就是讲。大家可以预见讲的内容进步空间大,但值得肯定的是“这篇课文他比班上的任何人都熟悉,了解得更透彻。而且他锻炼了自己上台的胆量,台风还是不错的,勇气可嘉”。当我把赞美及时送到的时候,班上同学向他投来的是钦佩的目光,而我也发现小小的男子汉忽然也长大了。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我知道他的人生路将有崭新的东西拥抱他了。最后不忘强调这便是“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案例,希望我们的课堂能涌现更多这样的人来。”话刚说完,学生底下便有人说吴艺康同学也想上,心里咯噔下: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是真的吗,你真的想尝试?”“想”一句简短有力的声音响彻教室。嗯,我很满意,教书那么多年从来没有那么满意过,这是现在的学生,一度被认为普通班没救的孩子。(呵呵我越来越喜欢的普通孩子)
剩下的半节课老师补充,发现时间也够。哦,原来这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今日我所做到的是:不代替孩子学习。这样的课堂师生都轻松,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老师开始。这也可以回归到家庭教育。付出才有感情,学生对知识付出,大家才会对知识才生“感兴趣”的感情。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便会产生良性循环,学生调动起学习的内驱力,也便不用家长老师求爷爷告奶奶地央求着做作业,抬头听课了。
帮助别人是一种付出,这付出能有如此诸多的益处,老师也乐得轻松,(其实也不轻松,你在下面要做最专注的学生,评课并找优缺点,及时赞美)何乐不为?
Ps
回家发现贤哥也在帮着爸爸在打扫卫生,哇哦,广叔也在践行着:付出才有感情,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事。“妈妈,和爸爸一起扫地”小家伙迫不及待地“邀功”,立马表扬“哇,妈妈看见地板扫得干干净净,让人看了好舒服啊,这都是刘卓贤和爸爸扫的吗?真是太棒了”。走出智慧父母课堂的每一天都充满收获,充满幸福。
广叔也着手看家庭育儿的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