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个“假的日本大学”

作者: 行走天地间的大眼驼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14:27 被阅读76次

    人文底蕴由何而来

    教育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是萦绕在脑中的一个迷雾,即便上过这么多年学,读过四个学位,依旧没有真正想明白其本意。自科举产生以来,中国人悬梁刺股似乎就是为了金榜题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功利性的教育和学习,影响了我们一千多年,直到现在。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多停留在数理化实用学科的重视上,前些年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数理化面前,哲学、文学、美术、音乐、英语、历史、地理这些人文艺术学科很多时候变成了边缘性群体。

    这些以应试为导向的孩子,在上了大学之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实际积累的宽度和厚度远远不够,也就是除了课本之外的东西,所知甚少。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种精英教育模式,在大学中开展人文通识类的教育方法,像英国培养贵族一样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人文底蕴的知识分子。

    近代中国博雅教育的尝试

    虽然在大学也算呆了很多年,可是在念国外的大学之前,从未听说过liberal arts education。这词好像一直没有合适的中文翻译,日语翻译成教养学,权且称作博雅教育或者通才教育吧。

    其实博雅教育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上海有一所中外驰名的大学,圣约翰大学,这所全英文教育的博雅教育大学,学生前两年不选专业,上的是英语和文化基础课,外加礼仪、体育、课外兴趣活动,两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专业。这个大学名气在现在已经不大了,但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一代精英如雷贯耳,林语堂、张爱玲、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刘鸿生、贝聿铭、施肇基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

    由于建国之后由于经济建设和学习苏联的需要,经过院校合并与调整,教会背景的博雅教育大学在中国销声匿迹。

    学习苏联模式,我们更加注重大学的实用性,调整撤销了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专业,建立了一批专业化的理工科院校。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的八大高校就由此应运而生,钢铁,石油,地质,邮电,水利,电力,每个行业部门均建设有一个相对应的大学为之提供工程师等技术型人才。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时代,经济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丰富之后,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就愈加迫切起来。我们需要制造业建筑业软件业工程师,可是我们也需要富有人文主义情怀和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培养的应该是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具有人文素养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阶层。并非考研训练班或者简单的技能训练机构。

    在日本体验博雅教育

    有幸入读日本的博雅教育名校国际基督教大学。总有一种上了一种假的日本大学的感觉。

    虽然列为日本私立大学的一流名校,但这所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与传统日本大学几乎格格不入,拒绝接受政府资助,拒绝与入学的专业分类,拒绝采用跟其他大学一样的入学考试题型,四成课程全英语授课。很多人把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叫Isolated Crazy Utopia。

    与早稻田和上智这样市区内比较紧凑的学校不同,这所学校在东京近郊有一个比迪士尼乐园还大的校区,到处都是原始森林,二里地长的校门大道两侧布满樱花树,三四月间,景色宛若仙境。可是这么大的学校,奉行的是精英教育理念,整个学校只有两千多学生,是一所非常典型的少数人的乌托邦。

    学费在日本也算是高的惊人,每年大约250到300万日元,加上宿舍费和各种杂费,每年接近二十万人民币,四年本科下来,完全可以在日本买一套单身公寓。

    现在两位日本皇室公主,佳子和真子在国际基督教大学,真子公主还在学校遇到了真爱。不过据说两位同窗的婚期延迟,可能的原因据说是男生出身普通家庭,因为就读国际基督教大学几年,家里欠了很多外债。。。看来这学校的确是只适合高帅富。。

    由于实在无法与其他大学进行比较,这所学校在日本不太被人提及,国内也不太有人知道,因为与早庆相比,这所大学的确不具有可比性,教育理念、学生规模、教育方法都截然不同。

    传统日本大学比较刻板严肃,学生也都比较日本风格。

    比如我去京都的立命馆大学参观,路上遇到日本女生,我用英语问路,姑娘很羞涩,紧张的英语组句都有点凌乱。在国际基督教大学,学生非常开放外向,不仅英语流利,而且很热情的把客人领到地方。看到英语这么好,一问才知道,原来因为博雅教育类似的合作机制,学校里大量学生是在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地方交换一两年回来的。

    日本人的英语水平普遍一般,可能跟音域和片假名标音有关。可是这学校是我几乎见到的唯一一个在整个学校里大家基本都使用英语的地方。连食堂打饭的大爷,都能用英语报菜名和问大份小份。

    学生的人文底蕴让我为之侧目,二十来岁年龄的阅读范围很多甚至都超过了我的涉猎,而且阅读的几乎都是英语原版读物。要知道用英语简单日常交流,与阅读英语原版学术著作并在学术交流中有条理地阐述明白自己的观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在专业选择上,这所大学不仅入学头两年不分专业,在三年级之后,只要能hold的住,学生还可以同时选择两个专业方向。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野鸡的学校带给我的惊讶远远不止上面这些,先写到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了个“假的日本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lxxftx.html